读书想法心理

一辈子的亲子冲突

2024-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沐一布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曼跟我诉苦,说老公又和家里的老人发生冲突了,饭桌上两个人差点打起来 。

事情的起因是:老人逼迫孩子吃饭,她老公看孩子被逼得难受,就提醒老人,孩子想吃什么就自己决定,孩子大了,有自己的判断。

小曼说,可能老公的口气不好,惹得老人发怒。老人明明是关心孩子,怎么还不落好了,气不打一处来,就提高嗓门争执,结果谁都不认输,把孩子也吓哭了。直到小曼把老公叫住,才停了下来。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家也经常发生,看似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引发的战争,实则是这个家庭的关系一直就有问题。

1、亲子关系的后遗症

老人虽然年岁已高,仍然坚持一贯的作风,认为孩子就得听父母的,不管对不对,父母都是为孩子好。

这是一套强盗逻辑,相信很多家庭都有这套逻辑,也常常让孩子苦不堪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并没有成长,可孩子却因为身心的成长,想要摆脱父母的管控,变得叛逆。

2、观念不同

小曼的老公是不认同父母的教育方式的,她老公关注到了孩子的感受,而老人认为孩子就应该管教,至于感受不感受的不重要,因为他们就是这么教育她老公的。所以这一点才是导火索。

她老公看似在为孩子辩解,其实是在借由孩子的问题发泄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也经历过同样的遭遇——被父母逼迫。

小曼说,老公跟他的父亲从来都是水火不容,只要老公跟父亲讲道理,他父亲就会立刻反驳,根本就无法沟通。

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母亲不从中协调,反而和父亲一起来压制他,让老公一次又一次对他们失望。后来就变成,只要两个老人“合伙”来教育他,他就会本能地做出对抗。其实他对抗的,是从小一直被压抑的感受。

3、没有解决之道

假如与父母的冲突,是从小堆积起来的,那么解决起来会很难。

小曼说自己曾试图从中协调他们的关系,可是都没用,一旦起了争执,谁劝都没用。因为他们家的相处模式,都是对彼此的指责,并没有想过为关系作出让步,而是一定要争个输赢。

小曼这一次做了一些改变,大家吵完后,她先是去安慰孩子,这个时候大家才注意到了孩子,把声音都放低了。

小曼故意说:宝贝,不是你的错,我们没有怪你 。

说完又看向老公说:是爸爸控制不了情绪,有什么话应该要好好说,不能动不动就发脾气。

大家听小曼说完,都纷纷来安慰孩子。

小曼又趁机说:其实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孩子也会学习大人之间的相处方式,人与人之间都会有矛盾,但是大人要给孩子做榜样,怎么样解决矛盾。

小曼继续看着老公说:大家每次都在吵,遇到问题都没有想过要怎么来沟通,怎么来解决,而是各说各有道理,都想争个对错,那么问题就永远在那里,也永远解决不了。

见大家都沉默,小曼不再说话。

不知道这次对话,每个人都作何感想,小曼担心孩子被吓到,长期的激烈争吵让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就一直跟孩子沟通:

“宝贝,他们的争吵吓到你了吗?”

“其实他们吵架不是因为你,而是他们不懂得好好沟通,都是他们之间问题,与你无关。”

“如果他们下次再吵,你就说你们别吵了,大家好好说话不行吗?”

孩子看妈妈玩笑式的吼叫声,脸上才笑逐颜开。

假如一个家庭的矛盾无法改变,尽量不要让孩子参与其中,而是要远离。

如果孩子生病了,那么这个家庭一定出现了问题。因为孩子是最敏感的雷达,会接收到各种负面信息,而且是导致他们滋生心理问题的信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