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香与偏见
我走过去买西瓜的时候,小伙子带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并不多话,只说一种西瓜一块八一斤,另一种两块五。我问甜不甜,他说品种不一样。没有天花乱坠地保证自己的瓜如何汁多味甘,加上之前他对狗狗的宠溺,我对他更多了一层信任,于是任由他为我挑了一个贵的品种,切了一半儿,捧了回家。
“买了西瓜,在咱小区口。”我一进门,便对爱人说。
“那个河南小孩儿?”爱人一副老大爷的派头。
“对呀!他养了一条金毛,听说才半年。”我提起了那条狗,“可活泼了,跟咱们团团半岁的时候一个样。”
“可是金毛没有萨摩耶好,太能流口水,毛也太长,还凶,虽然不咬人,但是咬狗。”爱人吧嗒吧嗒说着金毛的不是。
“我没看出来,这条狗挺干净的,许是还小的缘故。”我说,“因为他喂着狗,我才买他的西瓜,都是爱狗人士嘛!”
“也是。”爱人一边说,一边拿勺子挖了一勺西瓜,吧砸吧砸嘴,“真甜,好吃!”
“对呀,河南人实诚。你不记得那年我们去焦作,烩面馆的店小二给我们端上来的一大碗烩面?面那么多,乳白的浓汤都向外溢出来了。”我记得的是河南人的实诚,那满溢的一大烩面印象深刻。
“你记不得那饭桌上聚了黑压压的苍蝇,服务员把碗往桌上一扽,忽地飞起来一大片,嗡嗡嗡地瘆人?”爱人一脸嫌弃。
“不太记得。”我撇撇嘴说。
“你不记得了咱们住店的时候,刚刚办理好手续进了房间……”
我想起来了。那时候我们刚刚办了婚礼,但没领结婚证,住酒店的时候只得开了两个房间。爱人在自己的房间脱了外衣随手扔到床上,转身出来到我的房间,还没等坐下,忽然想起来口袋里有钱,赶快返回去那个房间,发现里面的五百块钱已经不翼而飞。我也跟着过来,看到楼道里匆匆走出去一个男人。但是苦于没有亲眼见到,没抓个现行,而且人生地不熟,这事儿也就认了。要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的工资才每月一百多!五百块钱,得三四个月挣回来。
这个事记忆也非常深刻,但是我好像有这个能力,一些不愉快的事儿自觉选择性遗忘,假装没有它,也不会反复咀嚼。
“那也不能说明河南人怎么样,而且,那一定是河南人偷的吗?我们当时不也是外地人到河南去了吗?”我反驳得有点无力,心想,除了当地人,其他地方的敢那么做的还真概率极低。
“反正河南人名声在外,许多公司企业不想雇佣河南人。”他还在说。
“哪里就那么偏激!……”
我开始历数我认识的好多出色的河南人:上一届刘琳琳的妈妈,漂亮聪明,勤劳能干,看了养眼,处了养性,饭做得精致美味,家务活利索,还会做东阿阿胶,销路很好,给家庭带来好多收入。最让我佩服的是除了照顾孩子上下学全家的吃喝和家庭卫生,以及做阿胶挣钱外,她还早起锻炼身体,朋友圈里常有她发来的天色微明时公园跑步的照片,文案类似: 只要你起得早,公园里随便跑……非常乐观幽默。还有,她居然两三个月内抽空摸缝给爱人俩孩子妹妹婶婶朋友等等各织了毛衣背心毛裤袜子手套等等毛线制品,那朋友圈发出来的成品能羡煞你,简直就是第八个仙织女下凡!
还有小区里那个能干的卖菜的,丈夫不在了,一个人拖儿带女,硬是在凤庆小区站稳了脚跟,垄断了整个小区的菜市场。她的菜铺里不管有多少人,她都不慌不乱,动作麻利,那脑子比电脑还快还调理,一个个顾客该收多少钱心里跟明镜似的,手里还不停地给下一个顾客称菜,帮再一个顾客取食品袋,和走过来的其他人说话。那场面,仿佛她脑子里装着无数台电脑,身上长着三头六臂,简直比孙悟空还神!
更别说河南的考生,那分数,哪个省的人能比?
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河南人,喜欢那个卖西瓜的宠溺狗狗的河南小伙儿——爱人打岔也不行!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