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一下自己的健康
网文分享。
第一种情况:脾虚湿症。就会出现乏力,倦怠,肢体沉重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这些药里面含有补气药人参、黄芪,白术)。
当湿气比较重的时候,就会存在痰湿阻滞中焦,这个时候就会脾气虚弱,气运行的不太顺畅,这个时候再加上补气的药,就会不受补,不吸收,会出现排斥的反应,就会上火,有湿就会存在气机郁滞痰气郁结,这个时候要用一些祛湿和疏肝的药物,常用的茯苓、猪苓,这些药去湿邪,+木香,疏肝理气,这样通过功补兼施,用一部分是疏肝理气的药物,祛湿的药物,来疏通这些郁滞,之后再适当的补补气,这样才能使气血正常的运行起来。就不会出现郁滞,上火的情况了。
第二种情况:肝气郁滞。就两个变化:一个是心烦易怒,肝火比较旺。另一种情况就是肝气郁滞之后导致情绪低落→悲伤欲哭,默默不语,一些低等能量的表现,就会没有劲,精神头不好。这就是气机郁滞了。这个时候大量的吃补气的药,会加重郁滞。要以疏肝为主,再疏肝的同时可以补血,因为肝藏血,这个时候可以+当归+红花+丹参,等养血的药物,养血揉肝,肝气揉和了,更好的疏通,那些低落的情绪自然就得到治疗了。
第三种最复杂的情况:上热下寒。再复杂一点就是虚阳浮越。
就是说身体一部分寒气从外面来的,寒气从下往上来的,当寒气比较重的时候,从下往上来的时候,人体的阳气就会被隔到上面来,这个时候如果病人下面比较寒,上面比较热,用大量温热药的时候,就会导致上焦更热,治疗起来比较复杂,中医有句话叫:引火归元 。可以用附子,肉桂,也可以加牛膝,引血引热下行,来引火归元。
在用药的同时,要考虑患者具体情况,也要看看患者的反应,应该先用少剂量药物看看患者的反应,有些患者反应比较明显,用了一点点量,上焦就会热的不行,干燥的不行,身体就会口舌生疮,这个时候可以适当加一点清上焦热的药,比如:黄芩,麦冬,金银花,这样性质相对平和,能够清上焦热的药;
如果上焦感觉特别热,口苦咽干的不行,这个时候如果用大量的黄连或是石膏,这个时候可能又会引起下焦的冷痛。这个时候在寒热的配比上,要有医生丰富的经验,根据患者病情慢慢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