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自己悟到的,给你你也拿不住
达芬奇有一幅名画《蒙娜丽莎》,这幅画最有意思的在于画中人物的“微笑”。
若仅仅只是看第一眼,我们会觉得蒙娜丽莎在微笑,而且她的微笑非常温暖,似乎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又会发现并非如此。若是将蒙娜丽莎的嘴唇遮掉,单纯只是看她的眼睛,我们似乎感觉不到这个女人的笑意;可是,当我们看着她的眼睛,感受她脸颊的阴影时,又能够感觉到她微笑的冲动。
蒙娜丽莎这种神秘的微笑,既欣喜又悲伤,既惆怅又憧憬,似乎总在变化,每一个角度都呈现出不同的内涵,烘托出她丰富复杂的情感、变幻莫测的心境,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联想,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
研究人员认为:蒙娜丽莎的微笑,有83%的高兴,整体来说是代表着微笑。但是在微笑之外,蒙娜丽莎还带有9%的厌恶以及6%的恐惧。这些细微的表现融入到了微笑中,让人有些不明觉厉。最让人敬佩的是通过表情观察理论,我们甚至还能从中感受到2%的愤怒。
那么,蒙娜丽莎她到底有没有微笑?她在微笑什么?或者她在厌恶什么?恐惧什么?再或者,她真的是一个女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蒙娜丽莎就在那里,不言不语,似笑非笑。
众人所言,非其本意,皆为自身之心境也。
《学经》说:
圣人之书,圣人阅之,无相无字;贤人读之,谨而行之;达人观之,警而世之。好利之人言有利,好辩之人得其辩,妄念之人断其意,不善之人言其邪,心障之人言其魔。
圣人并没有什么意思,所有的一切都是每个人自己的想法罢了。
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看问题角度不同,经历不同,想法也自然不同。
有一个人开车喜欢单手开车,但是他用的是左手,一般单手开车的人大多是右手,这样左手可以搭在车窗处。
为什么这个人习惯于用左手开车呢?
有几个人思来想去,最后得出来了一个结论:
如果他不是左撇子,就是习惯了开手动挡的车,因为右手要操作档位。
而实际呢?
这个人确实喜欢单手开车,也喜欢把另一只手搭在车窗处,但是,他之前是在香港生活,而香港的车是右舵的。
这个答案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只因为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边界。
有人说:很多事情,言语断道,一说就错,一想就谬。
正如《道德经》所言:
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可以解释为:道是可以说的,但是你一说出口,就已经不是那个道了。
很多人喜欢上课,喜欢时不时地给自己充电,这点很好,但依然是有问题的。
很多道理需要自己“悟”,需要自己思考,而不是不断地让别人“给”、“喂”。
《天道》中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多么真实的领悟啊!
我认为,人不能不学习,但是也不能光学习,更不能依靠学习去领悟,领悟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他人“醍醐灌顶”的教导,远远不如自我的独立思考。脱离了独立思考,就算泡在智慧的海洋中,也是望梅止渴。
别人的教导无论是以话语的方式还是以文字的方式,都只能代表他的领悟,他的理解,他的思考。
你觉得他说的对,你认同,但是你不思考、不行动,就是零。
所以,不要因为听到一个新的知识、新的观点,就感觉自己人生得到了升华,真正的升华需要自己觉到、悟到、做到。
《学经》说:
言者,心之声也,心者,情之境也,神之舍也,心有声而得发者,言自在也。言之道,莫以新知为贵。新则不识,知而不明,是为贱也。贱卑之物,天下人弃而不用。
所以,很多时候,你以为你理解了,你掌握了很可能是你以为,因为知道与真正悟到隔着十万八千里呢。
那么,怎么悟到?
方法很简单。
在不断地实践中思考。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