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论语》002:由内而外的修为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有若(有氏,名若,字子有(一说字子若),世称“有子”,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被尊为儒学圣贤。《史记》载:“孔子即殁,弟子思慕。有若状如孔子,弟子相与并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1、儒家讲究由内向外扩展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一个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又喜欢作奸犯科,这样的人不多见。
这等于让好人诚心去干坏事,不太可能呀!
因为他有道德心在约束自己,所以不会犯上,更不会作乱。
儒家的思路很多都是这种由内向外扩展开,比如著名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这个路子。
孝敬爸妈是个大问题,儒家有一套严苛的标准。
从我自己的实践来看,不符合“孝子”。
早年栖息父母身边,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事还要抱怨几句:自己咋不是富二代?
长大了,因为自己的小家庭关系,好不容易长点心了,却发现与父母心理距离越来越远,空悲叹。
目前只能靠“心血来潮”孝顺:老爸脚冷,赶紧买个最好的泡脚盆。
老爸不能抽烟了,只有酒和茶,没事就网上订购寄回家里。
感觉老爸缺钱,赶紧往账号里打点款,也就如此了!
老夫子教导我们说:“不敬,何以别乎?”
孝顺的路上,还需要“敬”字当头,继续陪伴好父母的余生。
2、本质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先把自己立正了,道就产生了。得道了,你就是君子了。孝悌之人就是仁的根本呀!
身正不怕影子斜,流言蜚语都是暴风雨,会自己停止的!公关啥的,都是皮,时间会抹平一切舆论!
看阿里巴巴的创业历程,很有这个意思。不是公关无用,别误会!而是把价值观立正了,其他手段才有用。
关键问题是自己能够做到问心无愧!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将心比心。我喜欢的别人也喜欢,我讨厌的别人也讨厌。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们的实际行动是把这个反过来做。大部分时候,基本秉承一种“你牛逼,你上!”的流氓思维。我们坐在一旁骂:“SB”,多么痛快呀!
那么,到底什么是“本”呢?
本,据甲骨文字形本为树的根与末相对,末文树梢。
本就是生发其他事物的源头。
孝顺父母,友爱兄妹就是人世间的本。
儒家认为,从身边离你最近的事情做起,慢慢扩展,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
为什么一定要成为君子呢?
当小人没人跟你玩啊!谁愿意跟小人一起玩呀?
不是小人,不一定是君子。
君子是“文”而“化”之的结果,小人先要经过文化成为大人,大人的道德修为够高,被成为“君子”。
我们要努力争做“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