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丨“儿童的语文”内涵解读、路径表达与教学展望
原创 吴昌龙 创意故事工坊 2022-11-22 21:22 发表于江苏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儿童的语文”内涵、路径与展望
摘要:“儿童的语文”是适切性语文,是成长性语文,以涵养儿童母语品质为旨归。剖析“儿童的语文”的内涵、教学实施路径,对于指导教师树立“儿童本位”的语文教学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不可或缺的当代价值。本文在深刻研读于永正老师重要教育教学著述的基础上,以解读、丰富“儿童的语文”内涵、实施路径为旨归,给当下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可借鉴的价值范本。
关键词:儿童的语文 路径 儿童教育
卢梭说:“世界上有一门学问最重要又最不完备,这门学问就是关于人的学问。”推而知之,研究儿童的学问便是教育上最值得研究,也是最不完备的学问。苏霍姆林斯基认定:“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险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1】然而,儿童热爱自然、追求自由、探索世界,获得知识显然是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的。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儿童自由成长的“牧场”,探索富有成长思维、成长意识的儿童的语文教育教学生态,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
于永正老师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更是一位通晓儿童教育的代表性人物。陆志平先生评价于永正的语文教学就是五个字:“儿童的语文”。陆志平先生中肯地评价不仅获得了于永正老师的高度认可,还获得了广大教师地一致认同。于永正老师50余年探索儿童成长的语文教育教学思想,对于当下乃至今后儿童的语文教育教学都具有的宝贵财富。
一.“儿童的语文”的内涵解读
图片
江苏省教委周德藩主任说,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小学语文不但姓“语”,还姓“小”。应该说,周德潘主任很好地诠释了“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和学习对象。关于于氏“儿童的语文”的内涵?张光鉴先生说:“于永正蹲下来看学生,他和学生相似,所以他成功了。”张光鉴先生的话很有画面感和形象感。于永正的课堂总是充满了童趣,他蹲下来就和学生相似,他课堂上装猫变狗,把课堂经营的声声色色,他的话学生听得懂,乐意接受,他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袁浩先生说:“于永正是成人派往儿童世界的使者。这样的使者,容易被孩子接受。一个老师怎么能让孩子接受、喜欢,这是一门学问。”于永正老师说:“‘儿童的语文’的确是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一张名片。”【2】 著名教育学者成尚荣先生曾撰文“儿童生活有‘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理想世界、虚拟世界。‘三个世界’相互整合,互相融通,彼此之间又相互冲突,时常陷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困惑中去。”【3】儿童在还原世界本源的同时,思维又天马行空,容易产生奇思幻想。认识儿童,就应当关注儿童的“整个世界”,进行价值观的澄清与引领,统整“三个世界”,实现儿童价值意义的生长。于氏“儿童的语文”的教育教学思想善于把握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能够尊重儿童心理,呵护童心,与儿童平等对话。
二.“儿童的语文”的路径表达
1.隐性备课最重要,是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体察和追问的基础
于永正指出:“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隐性备课最重要。”【4】对于儿童而言,很难发现文本中隐含的信息。这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体察和追问。在执教《藤野先生》一课时,于老师完美地诠释了“隐性备课”的重要性。
生读课文: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于老师:“什么时间让我抄写讲义?”
学生:“周六。”
于老师:“什么时间把改好的讲义还我?”
学生:“第二三天便还我。”
于老师:“第二三天是哪一天?”
学生:“大概周日或周一。”
于老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惊讶)原来藤野先生牺牲了休息时间去批改作业。”
于老师:“(顺势点拨)简单的几个时间点,就把严谨认真的藤野先生给展现出来了。”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隐性备课发挥了重要作用。于老师抓住几个时间点,重锤敲打,层层追问。藤野先生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批改作业的“严谨认真”的精神顿时水落石出,跃然眼前。“隐性备课”展示了“文本细读”的功效,使阅读教学迈向了对文本意义的追寻。“隐性备课”与“意义追寻”,凸显了师生在与文本的较量中获取、丰富和积累了阅读经验。这对于引领学生避免很多随意和肤浅的阅读,以及获取更多有意义的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示范很重要,是师生之间“表意传情”的桥梁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所模仿。教师具有鲜明的、显性的示范作用。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鲜明地指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去唤醒一颗颗幼小的种子,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去慢慢影响儿童,让儿童能够幸福成长。
纵观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其示范引领之处比比皆是,尤为以朗读最为显著,于老师的朗读总是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017年人教社杯教师暑期朗读大赛活动,邀请于永正老师示范朗读了一篇一年级课文《一分钟》。大家在深深折服于老师高超的朗读艺术的同时,又纷纷求解朗读之道。于老师指出:“备朗读,一是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二是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平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诵,这对提高我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5】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对学生的指导也就更具有弹性了。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示范引领?徐世英先生认为“朗读如同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是融贯、显现。朗读既能意会生情,又能表意传情。”【6】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抓住朗读示范的契机,及时构建师生之间“表意传情”的桥梁。当然,教师的示范引领也应减少单一机械的“标本”示范,更可能地提升示范的“艺术性”,以巧妙的教学智慧对示范内容和示范方式进行融汇与发展。
3.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是师生课堂和谐共融的活化剂
于永正老师在《如何把课上得有意思?》一文中指出课堂“有意思”的四个方面:一是课堂轻松幽默,有意思。上课要举重若轻、要风趣幽默、要尝试游戏;二是教出“恍然大悟”来,有意思。词语教学要结合生活、写字教学要多些形象感;三是多多范读,有意思;四是学有收获,有意思。学习要获得语言、情感、能力、兴趣习惯。
在于永正大部分的教学课例中,“游戏表演”应该是他让课堂“有意思”的首要法宝。《狐假虎威》一课,他读于情,演于形,让课堂赋予了神奇的魔力;古诗《草》,他别出心裁地将教学环节引入生活情境,化身“奶奶”“弟弟”设疑问难;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他设置表演情景,演起了“喷雾器”......“语言幽默”是他的又一法宝。教学《翠鸟》,他设置情景:“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学生回答道“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只能伸进一只小手。”于老师幽默地说:“你们的家门太小了,再看看于老师(摸着自己的大肚子)的身材(同学们被于老师幽默的语言逗得哈哈大笑),进不去啊!翠鸟们就给我介绍一下你们的家吧。”于永正老师的课堂犹如一个个魔力泡泡,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完全给激活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灵魂的陶冶和思维的训练。
“儿童的语文”是“游戏表演”的语文,是“语言幽默”的语文。有趣的游戏,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营造儿童言语智慧成长的生命场。正如成尚荣先生强调“尊重游戏方式,就是尊重儿童的生命;维护游戏机会,就是维护儿童的权利;引导游戏活动,就是引领儿童成长;研究游戏的过程,就是研究儿童发展的规律。”【7】
4.积累就像布云彩,只有云层厚了才会下更大的雨
儿童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母语涵养的过程。“涵养”也就是“积累”。但是,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师们过分强调教学理念的标新和教学技法的立异,忽视了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特点,教学上忽略了对儿童语言材料积累、语言经验的丰富。
儿童学习语文如何积累?如果总是机械般“死记硬背”,儿童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就会消失殆尽。《红楼梦》“香菱学诗”,黛玉指出“应先细心揣摩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计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应、刘、谢、阮、瘐、鲍等人的一看”。可见,“积累”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取法乎上”。
于永正老师指出“语言哪里来?走进校门以前,是听来的,是在“听说“的实践中“习得“的。进了校门则主要是从书本中读来的,在读、写的实践中“学得”的。语言靠积累,能力靠实践。”【8】他将积累分为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并指出语言的积累要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要重视课外阅读;生活和情感的积累要多接触大自然,多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积累中增强感受。
图片
三.“儿童教育” 的意义追问
理查德·洛夫写下《林间最后的小孩》,他用“自然缺失症”描述与自然逐渐脱节的孩子们。如何弥补“自然缺失症”?……关键在于唤醒、引导,用心感受万物和四季,敬畏大自然。需要我们对“儿童教育”观进行追寻、慎思--如何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认可儿童?
1.如何“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也可以称为“儿童理解”。指基于儿童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而对儿童言语、心理,行为表现进行认知的一种范畴。儿童理解的意义在于对儿童表现,特别是差异性表现能够保持客观的认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各有差异。好比在一个开满鲜花的花园里,花期有先有后,不能因为有的花期晚而主观否认某一种“花”存在的客观性。“理解儿童”,就是要对儿童在学习领域实施差别对待。“理解儿童”,就“要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的成功的乐趣。”【9】
2.如何“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建立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之上。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对儿童的理解,就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对儿童保持一颗宽容之心,敬畏之心。尊重儿童,关键要呵护童心。儿童对自然和社会中的事物和现象总是抱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认识事物怀有满满的期望。面对儿童天马行空,甚至匪夷所思的问题,教师应用赞赏的眼光、鼓舞的话语去表扬、去激励。并打破师生关系壁垒,与儿童建立联系,关注儿童的成长,引领儿童的进步,成为儿童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3.如何“认可儿童”
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在于时刻要面临一群心灵脆弱,极易受到伤害的儿童。教师对儿童的态度关乎着儿童的未来。当儿童像早晨八九点钟的鲜花一样迈进校园的时候,或许,有的儿童的心灵就开始“蠕动”了:“为什么我的学习总是那么吃力?为什么我的作业总是无法获得老师的表扬?为什么老师总喜欢把我和最优秀的孩子进行比较?为什么我付出了那么多努力,老师还是批评?”这种“蠕动”或许会变得更加“纠结”、“粗暴”,进而开始了槽糕的一天。这一类儿童的“悲剧”源自教师对儿童表现的漠视。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其首要任务应该在精神上对儿童施加积极地教育影响,及时地给予儿童认可,充分让评价变成有分量的事。
图片
四.“儿童的语文” 的教学展望
“儿童的语文”,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儿童学习的语文”。“儿童的语文”,一定要把儿童放归到语文的丛林中去,让儿童去发现语文的“河流”、“森林”、“鲜花”、“虾米虫鱼”……在儿童探寻“语文”这部“大自然丛书”时,尊重儿童、理解儿童,认可儿童便成了实施“儿童的语文”的最优解。
1.着眼于儿童价值观的引领
“知识就是力量”。诠释了知识的巨大价值,知识承载着思想,蕴含着情感,塑造着人格。“儿童的语文”应将儿童的情感培养、人格塑造摆在价值观教育的首要位置。“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教育,主要是诉诸情感的教育。人的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教育的起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0】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双线组元。依据“人文主题”编排了“英雄人物”“祖国河山”“传统文化”等学习单元。这些单元的安排,在六年的学习过程中螺旋递进,强化巩固。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趣,逐步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素养。
2.着眼于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是人作为社会人所必备的、最为核心的关键能力之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把“语文要素”作为语文教学重点要学习的目标。“语文要素”涵盖了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语文知识目标、语文学习习惯和情感,阅读和写作技能等关键能力。“儿童的语文”的路径表达需要基于儿童不同的年段特点,不同的教材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如第一学段关注字词和句子教学,重视游戏和情趣;第二学段关注段的学习和训练,重视语言情境的创建;第三学段对篇章阅读技能和写作能力进行教学,重视对学生理性思辨和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相互衔接,互相融通,共同致力于儿童言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3.着眼于儿童人生未来的发展
人们常说“文学即人学”,其实也可以说“语文亦人生”。在核心素养时代,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将“语文”变成一种实用“工具”,更在于通过学习语文为自己的人生奠基。“儿童的语文”的愿景应该用成长性思维去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用成长性思维去直面当下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致力于“满足个人‘优质生活’需要,协助国民获得个人成功的人生,以营造‘成功的个人生活’,更可以有助于建立功能健全的社会。”【11】因此,审视“儿童的语文”的内涵与价值,一定要建立儿童与人生、儿童与未来,儿童与社会紧密联系。把“儿童的语文”看作人的成长的奠基工程、人生工程,幸福工程。
儿童是一部“大书”,他有许多未知的秘密去探索;儿童是一粒沙,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于永正老师是研究儿童的高手,其“儿童的语文”思想具有指导当下小学语文教师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追寻“儿童的语文”,需要教师理解其内涵、探索其路径,追寻其意义;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其素养、训练其技能,提高其能力。如此,“儿童的语文”的教育思想才能继往开来,传承不息,历久弥新。儿童才能获得母语的涵养,品质的提升。
图片
参考文献:
[1][9].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杜殿坤编译.1984:2-58.
[2].于永正.“儿童的语文”的价值追求——于永正教学思想高峰论坛研讨纪实:对“儿童的语文”的几点思考[J].小学语文教师.2017(9).11-15.
[4][5][6][8].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主编.儿童的语文: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精义[M].2018.
[3][7].成尚荣.儿童研究是教师“第一专业”[J].基础教育论坛. 2016(6X):59-60
[10].杨再隋.认知和情感结合--语文教学的规律[J].小学教学(语文版).2020(04):4-5.
[11].黄光雄.蔡清田.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5.
作者:吴昌龙,一线教师。近年来致力于项目化学习、读写一体化课程建设。先后主持全国、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7项,累计在人大复印期刊《小学语文教与学》等刊物发表文章2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