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课》:书都不会“抄”,谈什么写作?
文学作品是个人成长所必须的精神养分。不管是不是从事文学事业,多数人都曾有过一个热爱文学的阶段。往往就是读过的文学作品,奠定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故事》一书的作者罗伯特•麦基指出,随着人们对传统意识形态的信仰日益消减,人们转而从故事,也就是文学作品中,探索“一个人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这样的重大命题。剧作家让•阿努伊也曾说过:“小说赋予人生以形式。”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怀疑:那些不识字的人该怎么办?大家想想《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就好了。他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全,但他从小就爱听说书,熟知《说岳》《三国》等文学作品,算是通过“二手”文学作品奠定了自己的“三观”。
文学作品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真正从阅读中获益呢?美国学者托马斯·福斯特《文学课:如何轻松理解伟大作品》一书,就是专为青少年及文学爱好者而写的一个文学阅读指南。
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作家,专长20世纪英国、爱尔兰及美国文学,教授经典文学和当代文学课程以及创意写作,他的文学课在美国广受欢迎。在本书中,他提出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只用眼睛去读,你要了解文学创作的根本规律。
不要只用眼睛阅读
托马斯·福斯特认为,阅读文学作品,最表层的是掌握故事情节。他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花园茶会》为例,介绍阅读文学作品的几个层次。
一个初级阅读者看到的是,一个住在山上的富裕家庭,在举办花园茶会期间,一位住在山下的工人在附近不幸遇难。这家的小女孩、善良的劳拉觉得应该取消这个茶会,但被母亲拒绝了。事后,她接受母亲的委托,把花园茶会剩下的食物送到新丧的寡妇家里,表达安慰。
更高级一点的阅读者会体会到,《花园茶会》表现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冲突。劳拉去了工人家里,明白了阶级差异和势利行为在她的世界里所扮演的角色;它还表现了人们如何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隔离开,如何在两者之间挂上绝缘的幕帘。
但这还不够。托马斯·福斯特指出,一个资深的阅读者,应该通过结构与意象的把握,看到一部文学作品里的历史厚度与文化传承。他是怎样解读《花园茶会》的呢?
他指出,劳拉去山下的工人家走了一趟,实际上暗合了神话中珀尔塞福涅去冥界的故事结构,而劳拉妈妈就是珀尔塞福涅的母亲德墨忒耳。他是如何得出这样的解读呢?通过意象来把握。
神话中珀尔塞福涅的母亲德墨忒耳是掌管农业、婚姻、生育的女神,而劳拉妈妈在故事中就是掌管食物、鲜花、儿童的主妇;劳拉从山上走到山下,穿过一条大路,经过一段充满阴影、烟雾和黑暗世界的旅途,而珀尔塞福涅必须穿过斯堤克斯河才能进入冥府,还必须经过把守冥府的三头犬刻耳柏洛斯,劳拉恰巧在遇难者家门口也遇到了一条狗;珀尔塞福涅这个神话讲的是一个少女如何踏进成人世界——要想成为成人,她必须对性爱(她和冥神哈德斯结婚了)和死亡(她的冥府之旅)有基本了解,而劳拉在遇难者家中,发现死去的男人很美丽——她的这一反应牵扯到死亡和性爱两个方面。
通过这样的解读,福斯特认为,《花园茶会》主题其实是“一个少女进入充满性爱和死亡的成人世界的故事。它是对家庭关系的一种有趣的探索。它讲的是一个孩子在父母强大而无法抗拒的影响下,挣扎着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感人故事。”
经过这样的解读,一部情节简单的小说,是不是立马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文本?就文学欣赏来说,不要只看到“故事”本身;要透过文本,看到背后的框架结构与人文内涵,才是真正的阅读。
“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
《圣经》说过:“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托马斯·福斯特也非常郑重地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故事。”
他说:
“无论何处,无论何时,无论你是用钢笔在白纸上书写,还是用手和键盘创作,甚或是以鹅毛笔在羊皮纸上书写,你的灵感都源自那一个故事,你的作品也是对那个故事的回应。”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作者指出:
“那是一个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是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故事。”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写的,所以,不管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也不管什么人写、怎么写,作家都不可能有真正的、绝对的原创。
从文字学角度来讲,作家使用的文字、单词,都是前人所创造的,即使是莎士比亚,也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单词来写作。
从故事结构来说,不管作家有意无意,他都是在重复前人的框架。有些是直接借鉴和重写经典:歌德的《浮士德》取材于民间浮士德传说,莎士比亚戏剧有很多都是改编原有故事和戏剧;《金瓶梅》从《水浒传》故事演绎出来的;《三国演义》以《三国志》为底本加工;鲁迅的《故事新编》,直接重写古代神话。
那些看起来是新创造的故事与人物形象怎么解释?比方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总该是前所未有的吧?托马斯·福斯特认为不然。他列出耶稣的19个人生特点,发现圣地亚哥老人有很多重合:工作卑微,是个渔民(耶稣出身卑微,有同渔民打交道的经历);一直不太走运,没有人相信他(耶稣也是);有一个小男孩例外,一直相信他,这位老人和儿童相处愉快(耶稣善于和孩童相处);他独自一人忍受各种各样痛苦(耶稣一人承担世人的罪);他用一些至理名言鼓励着自己,比如:“人是不能随随便便服输的。人可以被摧毁,但不能被打败。”(耶稣名言更多);最后,他肩上扛着船的桅杆走回家,筋疲力尽躺在床上,双臂在身体两旁张开着,身上多处受伤(想想耶稣最后受难的场景)。
经过这样的分析,托马斯·福斯特认为,海明威实际上借鉴《圣经》里耶稣形象,塑造了一个“耶稣(基督)式的人物”。
正所谓“天下文章一大抄”,不仅经典故事不断地被重新阐释与写作,故事结构、人物形象也会被一代代作家借鉴,甚至经典的意象,也是在不断被重复利用的。
怎样“抄”才能避免抄袭与洗稿?
近年来,网络抄袭、洗稿成风,引起人们对于“原创”问题的高度关注。几乎每一个写作课老师,都要强调“原创”。
但《文学课》告诉我们,绝对原创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脱胎于其他的文学作品。”
“故事都是衍生于别的故事,诗歌也是衍生于别的诗歌。”
对于作家来说,“从别的地方借来一些素材,充实自己的故事,使之有血有肉,骨骼丰满”,不是一件坏事。
巧妙借鉴前人的题材进行再创作,如果运用得好,对于作者和读者都有好处:对于读者来说,当发现正在读的作品和莎士比亚有关联时,就会把自己关于莎翁作品的知识引入故事,读者和作者一起赋予故事新的含义;看到著作之间的联系,对它们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故事的意义也会因此更加丰富。读者不仅对新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甚至会对旧作品有新认识。
从阅读的角度来说,读者希望故事里能有新奇的东西,但同时也希望能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希望阅读一本全新的小说,也希望它和以前读过的故事有类似的地方,以便更好地理解它的含义。
如果一本书能兼顾这两个方面,即新颖性和熟悉度,那么,就会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旧瓶装新酒”,故事有深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这里的“抄”,加上个引号,其实是借鉴的意思。
那么,怎样“抄”才能避免“抄袭”与“洗稿”?简单来说,就是要“抄”经典,要“抄”得有格局。
越是经典作家,越值得“抄”。以莎士比亚为例,托马斯·福斯特指出: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作家,都在重新塑造莎士比亚。”
伍迪·艾伦把《仲夏夜之梦》拍成电影《仲夏夜绮梦》;《西区故事》(1957)这部音乐剧改编自《罗密欧与朱丽叶》,剧中一对注定诀别的恋人因偏见和暴力各奔东西;沙伦.M.德雷珀的小说《罗密艾与胡里奥》(1999),讲的是一对来自不同种族的恋人罗密艾和胡里奥,受到坚持种族隔离的黑帮反对而陷入危机的故事。
越是宏大故事,越值得“抄”。比方说约翰·弥尔顿的伟大史诗三部曲直接改写圣经故事,没人说他“抄袭”“洗稿”吧?一个有历史修养的人,恐怕不会看不出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里面俄狄浦斯王的影子吧?科幻经典《黑客帝国》,就是一个上帝创世的故事(没看出来的请自行复习电影三遍);而《复仇者联盟(3)》里的灭霸,不也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旧约》“上帝”的形象么?
所以,《文学课》这本书不仅是阅读指南,其实也为今天的写作者指点了一个“方便法门”:要多读经典、多“抄”经典,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当代流行的文字上(一不小心就会惹上抄袭官司)。还可以补充一点:如果想写出经典,就请把出版不足20年的作品从你的书单中拿掉。
ps:这本书的翻译耍了一点小花招。作者原副标题是如何“专业”(like a professor,意即“像专家那样”)地读文学作品,要求很高。翻译者有可能为了销售,改为“轻松”。其实,要达到作者的要求,才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