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研究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爱国主义压过兴趣。
2019年1月16日,一代巨星陨落。
因为他,中国弥补了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因为他,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枚氢弹;
因为他,中国有了挺直腰板的底气。
因为他,以及他们这一代科研工作者,现在的中国人可以无忧无虑,不用担心战争的发生。
这个人就是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氢弹之父于敏,2019年1月16日去世,享年93岁。
图文发自简书App一
1926年8月,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小职员,家里有个姐姐,一家四口靠父亲微薄收入勉强过活。
于敏童年时代的天津是日占区,他的童年是在日本人的炮火中度过的。
12岁时,他差点儿差点儿遭到一辆横冲直撞的日本军车碾压。
那年,他刚学会骑自行车。有一次,他骑自行车去别人家,路上遇到一个日本人。
日本人开着吉普车,看见骑着自行车的于敏,加速撞了过来,
“如果要撞上,可能我就一命难保。”
他没有被撞到,但是这一次的经历,让他清楚的意识到了,中国人受到的欺辱与压迫。
在那个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于敏明白,弱小,落后,换来的只能是挨打。
从那以后,于敏暗自发誓,一定要要努力学习,科学报国!
1944年,于敏高中毕业,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
1945年,在美国的原子弹投放之后,二战结束。人们意识到了核武器的恐怖力量。
于敏也认识到了科学救国的重要性,于是他转专业到物理系。
在物理系,于敏如鱼得水。
在一次代数考试中,由于试题极难,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而有一张成绩单,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于敏,100分!
从此,于敏的大名在北大校园,总是跟“天才”二字连在一起。
他虽被称为天才,但他更勤奋!
没有路费,寒暑假也从不回家,留在学校学习;
有时跑到景山顶上去,拿着课本、习题乘着风学习;
冬天,同学们在宿舍里打牌、聊天,他披件旧大衣在旁边安静地看书。
导师张宗遂都陈赞说:我教学了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于敏此时大学毕业进入北京大学成为助教,继续攻读物理系研究生。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次记者会上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不排除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武器。”
面对二战美国的原子弹和朝鲜战争美国总统的底气,中国人意识到,如果没有自己的核武器,中国将永远无法成为强国大国。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先驱,彭桓武先生找到了于敏,推荐他去了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
在这里,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发生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大事。
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深知氢弹研究的难度,虽然都是核物理,但中国人对氢弹一无所知,核大国对技术又绝对保密!
他自己没有留过学,对氢弹更是一无所知。
在这样艰难的状况下,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而在此之前,他已在原子核理论领域辛勤耕耘了10年,期间发表过论文、著作、译著等20 多篇册!
后来谈到临危受命研制氢弹的经历,他曾经说,
图文发自简书App我也许有点天赋,但不是很聪明。氢弹很难,涉及很多学科,不是很符合我的兴趣,但爱国主义压过兴趣,当时我就答应了。
他毅然放弃了荣誉和前途,隐姓埋名,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这一隐,就是28年!他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一起成为国家最高机密!
三
中国人没有任何技术支持,只有自己不断地摸索,科研工作人员身上背负着千斤重担!
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赤裸裸地讲: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
于敏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要全力以赴研制出氢弹来!
可中国的科研环境太差了。
设备无法可和其他大国相比,国内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穷人有穷办法,于敏记忆力惊人,他领导下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
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到了钱三强的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
四年中,于敏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
1964 年9 月,于敏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于敏高兴地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
兴奋的于敏当即和邓稼先通了一个“暗语”电话:
于:“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邓:“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
于:“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邓:“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仅用五年不到的时间,于敏硬是靠着独立自主,突破了核大国对氢弹理论技术的封锁,
更用轰动世界的“于敏方案”,为中国研制氢弹,打开了一扇大门。
接下来就是核试验。
核试验的场所在罗布泊沙漠腹地,那里风沙漫天,条件十分艰苦。
艰苦可以克服,可是科研人员的压力太大了。
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着整个屋子。
这时,只听到: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于敏和其他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所有人真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四
1967年,罗布泊上一架飞机扔下一个伞包,随后伞包爆炸,巨大的火球仿佛一个太阳升起,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我们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掌握氢弹技术的国家!
突破氢弹后,为了研发二代核武器,于敏再一次深藏四川的大山里,日夜无休的进行着科研工作,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这都没有阻挡他的脚步!
邓稼先当时因为核辐射住院,于敏经常去探望,两人共同探讨核试验的进展。
图文发自简书App于敏和已经处于生命最后阶段的邓稼先,共同写下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邓稼先逝世后,于敏带着团队,将自己邓稼先共同的规划一步步实现,为我国核武器发展战略和国防高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于敏做了这么多工作,因为核试验的保密性,他的名字一直没有被公开。
终于,在1999年9月18日,于敏、邓稼先、程开甲、王淦昌等功勋科学家,隐藏30年的身份被解密!
妻子孙玉芹得知于敏所做的贡献后方才恍然大悟:“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保持着谦逊。
他被称为“氢弹之父”,但他拒绝这个称谓。
五
对于自己隐姓埋名这件事,他说:
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2015年1月9日上午,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图文发自简书App2018年,12月18日上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但他本人却没有到场。
2019年,1月16日,一代巨星陨落!
上世纪60年代,有太多像于敏一样的核试验工作者,他们为了国家,放弃了个人利益,甘愿一辈子做个无名之士,用自己的心血和热情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的生活。
感谢他们!
吾辈仍需努力,于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