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感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冯萌萌

我喜欢看的脱口秀大会又开始了,第一期的关键词是“存在感”,听完演员们的演讲,让我开始思索“存在感”这三个字对于孩子的意义。

哲学家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存在感,应该是一种心理感受,与它对立的,应该是被忽略感,有被忽略感受的人,经常会怒刷存在感。

成人的世界,存在感危机经常出现。刷脸、刷屏、刷朋友圈、刷微博、刷抖音……成人有很多种刷存在感的方式。

但是,孩子并没有那么多种刷存在感的方式,他们又不能装个微信每天看有多少人给他们点赞。所以孩子有时会采用一种大人看来是极端行为的方式来寻求关注,比如尖叫、哭喊、故意破坏。孩子的存在感更多的是希望家庭成员的关注,从而建立内在的安全感和外在的自信心。

所以,当一岁的孩子哭闹时,当三岁的孩子故意破坏时,当七岁的孩子用语言和行动表达他们的意见和不满时,大人要多关注深层次的原因。(一岁的孩子需要的是全宇宙围着他转,哭一哭就有吃有喝。三岁孩子需要的是我不断触碰世界的界限,你要一遍遍告诉我界限在哪里并无条件善后。七岁的孩子虽然还需要很久才长大,但是他们迫切需要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看待,他们希望能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希望被当做一个成人一样被尊重。)很多时候,家长把这种不明就里突如其来歇斯底里的情绪,统一归结于娃在胡闹,其实不然,他们只是在怒刷存在感而已。

所以,希望我们大人,有时候可以正确看待孩子的哭闹,探索孩子的心理,给予关注,给予他们的存在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