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读书历史

三十岁,结个婚吧!| 礼记内则

2017-03-13  本文已影响317人  屡空

礼记是记录周王朝的礼仪之书,相传是孔子及其弟子与其他典籍的汇编。商朝开创青铜文明,物质文明发达,但精神文化对比却是远远落后了,问神占卜,统治残暴,失德失民。周作为一个小国,国力远不如商,但以德服人,最后发生了有名的“牧野之战”决战,商朝70万军队阵前倒戈,一个六百多年的王朝轰然倒塌。

胜利后,周武王和周公整晚都在反思,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呢?结论就是周公通过治礼作乐来治理国家教化百姓,通过道德把贵族和平民等都联系到一起。周公的这套礼乐文化是非常先进的和有生命力的,也被尊为儒家文化开端。

经常有同学问“古希腊的神话非常灿烂、非常丰富,我们中国的神话却很贫乏、很单调,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告诉他们说,这恰恰是我们值得自豪的地方。为什么?因为古希腊一直到我们战国时代才走出神话时代,进入人本主义时代,在此之前,它还生活在神的阴影之下。

—— 彭林《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

国有礼仪,家有规矩。内则就是主要讲家庭成员之间的礼节,虽有部分内容不适用了,但其核心思想和有些观点都可以借鉴一二。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父母怒、不说,而挞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

—— 《礼节 内则》

父母的过错,子女要择机指出,而不能因此而不孝不敬。否则错误放大,使父母的罪祸及家庭以外,就变成自己的大过错了。

孺子蚤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 《礼节 内则》

根据朱熹《家礼·居家杂礼》“七岁以下谓之孺子,早寝晏起,食无时。” 与此句对应。理解为7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不用早睡早起,可以充分睡眠,饮食上也以保证营养为主,不用太拘泥礼节等。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裤,礼帅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四十始仕,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服官政。七十致事。

—— 《礼节 内则》

这里指出了一个男生人生的一个模版。当然现代女生也可以借鉴。同样在礼记曲礼上有类似表述: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

—— 《礼节 曲礼上》

都这样表述,10岁就可以外出学习了,大概是三年级。20岁表示成年了,举行冠礼,学习礼,勤勉专学但不可为人师。30岁可以成家,博学无类,交友并尝试自己的兴趣。40岁可以做官员或者参与社会事务。50岁可以独当一面。60岁可以指挥别人了。70可以退休了。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对照起来才能理解。“而立”原义并非指成家立业。子曰:“不知礼,无以立”指知礼。当然据说孔子19岁就遵母命结婚成家了,也没等到30岁。现代语境对三十而立有了新的解读,大意指有独立精神,可以始立于世了。

但是,礼记已经说了,三十岁,还是先有室吧。修身齐家平天下,没室没家不知礼,何以“立”。四十岁五十岁再发挥吧!

这个两千多年前的时间表是否还适用当下呢?从礼的角度,知礼还需要实践;从家的角度,对父母,夫妻之间,对子女的相处之礼,来理解这个社会之礼吧。

三十岁,结个婚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