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充实与空虚

2016-04-10  本文已影响216人  8f47bffd2192

        昨日回乡,在诸多杂事中静坐与晃悠一整日,心中并无太多的百感交集。因同事离岗聚餐,竟聊至深夜近一点,一向对于打破生理规律的事并无几分好感,出于一种对离去之人的惜别之情,也没有过于表现厌恶不喜之表情,可以谓之为心甘情愿的打坐。今日,本为世人眼中深深期盼欢喜的周末,乡政府在众人嘴碎碎念中,一如既往的决定利用周末进行拆迁、劳动等诸多事宜的处理,调配所有干部,集众人之力想完成本应去年就该完成的任务。我本应倾全力,尽全心,到我刚回到的地儿尽职尽力全心全意的干好工作,奈何在一连串的外语中溃败下来,致浑身力气只得憋至肉身中,压抑之处,只得无奈选择傻坐太阳中。我曾对一个师妹说,在体制中,要拥有随时说走就走的能力。在回想起这句话的时候,联想今日情形,我不尤羞愧至极。

      我本一心向月明,无奈静坐等今酩。在极度空闲之中,对于充实与空虚,竟有了一两不重的思考,或者称之为小感悟。倘若一天之中,有半天或半天以上处于工作状态,对于晚上的学习与锻炼,竟没有了原本强烈的心理暗示和渴望之心。只觉得日子应该是苦难与悠闲并存(姑且讲工作称之为苦难,将无所事事的时间称之为悠闲)。而并不会觉得自己应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去看书以增加一技之长或提高内涵;去锻炼以强身健体,达到保身体无虞,免自我老来之忧的目的,更高者,是利用强健身躯去报效祖国,实现毕身高尚追求。倘若有超过一天自我能掌控的时间,处理完内勤事务,收拾琐碎小事之后,傍晚将至,便会觉得一天无所获,内心竟置于深度恐惧当中,大脑中风暴亦是竞相起,无法平静之中,空虚感便如约而至,于是在自我内心催促下,书和锻炼成了最好的归属。有了这两种解药,空虚感便转化充实感,真是怪哉。

      充实与空虚,在我心中,成了两种交杂的平常感觉,从来没有去深入理解与探讨这两者背后的意义。充实之时,觉得有所获,便高兴,欣喜,亦觉生命有所盼望,有所追求,某一日,还可获得在不知不觉中内涵有提高,文化修养植根已愈深的假象迷惑。空虚之时,风暴来的猛烈一些的时候,就觉生活无所望,愧对自身这么多年的忍耐与追求,被因日子虚度而引发的对亲人殷切希望的辜负愧疚之情时时扰乱心智,几觉自己一无所成还虚妄度日,这种罪恶感便像被恶毒的蛇缠绕紧致到几乎致死的感觉时时围绕周围,但有了书有了事情要处理,轻松感觉便像紧急情况中突然被解围瞬间来到内心中。虽然在二十多年中,充实与虚度二词,时时在脑中浮现,闹市中,静坐中,都避免不了,就如现在一般。但从没仔细推敲过是否需要围绕这二词作出一些对时间对人生的仔细安排,进而改变自己这种进而不能,退而不舍的状态。

       看过许多文章,像长篇小说,像励志人生传奇故事的书写,像世间大家感悟人生而写的散文等等,却从来没有用心感受,用心将他人所作变为自己所有,学习思考他人的逻辑、用词揣度、情感表达方式方法,于是,所有看的大家作文,名人名著都化为了时间上的消耗,心理上的安慰,对空虚感觉的一种神奇抵抗力量。于是,充实也就成了自己内心当中虚幻的感受而已。今日,还未将人生彻底规划好,心之所至,才之所缺在人生日记中还不是那么清晰,但相信,真实解析了这两词在自己心中引起的波澜壮阔,诚实面对所有所做事情不过是围绕情绪变化,就能利用这情绪变化将所有可以做的努力都形成毕生可以遵守的习惯。那么充实与空虚,人们所仰仗的,所教育的两词,都将转为一种无形的,神奇的力量,人生的轨迹便在顿悟中由此改变。

下一篇,希望能对两词有更深更彻底的在行动上的改变,使人生规划上更踏实更能仰仗的力量和才能,而不是仅仅为了取得情绪上的变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