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给人力量的文字读书让生活美好

再讲《为什么是毛泽东》

2025-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蒲公英的春天

文/梁树丽

禾光读书会第99期

《为什么是毛泽东》这本书我在我们老梁读书会上分享过,这次我要在禾光读书会再次分享,虽然是第二次分享,但我在内容上做了变动,毕竟线上和线下分享不同,这次的线下分享我要把重心放在更多的互动交流。

在分享前,我先用问题和大家互动,比如我们对伟人了解多少?我们是否给孩子讲过他的故事?等等,除了用问题追问,我也设计了五道党史学习测试题,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大家有一个意识,一个重视自己国家历史,读懂自己国家历史的意识,否则我们谈不上文化自信。

课件分享

在《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中我们会读到一篇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在文章中主席深刻批评了很多人对于自己的东西不读,不懂,只去追求外国的故事,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读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深有感触,别说是外国故事,单单拿歌曲来说,我们的孩子们有多少喜欢红色歌曲的,有的孩子甚至连国歌都唱不好,这是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但讲好故事的前提是读好中国故事,否则我们讲什么,拿什么去讲。

很多人不愿意去读历史方面的书,觉得这些书没有故事和小说有趣,但历史,尤其是中国几百年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讲的是真实的故事,我们读这些故事,我们机会发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们需要去思考一个问题,在和毛泽东主席同期的大人物当中,为什么只有他领导中国革命成功?我们需要去书中寻找他成功的深层原因 当我们弄明白WHY的时候,我们就能懂得WHAT。

我读《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我竟然读了一夜,书带给我的能量比喝咖啡更有用,我对主席十分崇拜,我发现他身上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

他的书法,他的诗词,他的读书,他的领导力,他的军事天分,甚至他的养生之道……这里面哪一个拿出来都够我们学习一辈子。

但是毛泽东主席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却说“所谓的伟大——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导师这个词——就是教员。”他说自己不是天才,他本来是想当一名教书先生。

历史选择了他,当然也是他造就了自己的成功,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从小就目标坚定,为了培养自己的韧性和品质,他坚持每天用凉水洗澡,他是一个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的人,而且他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改造中国与世界”,虽然这是他28岁才确立的,但确立之后他再也没有变过,他为实现这一宏达目标确立路线方针政策,他寻找力量,更把握住力量。

当他写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时候,他已经走在了别人的最前面,他以他最独特的思维方式,实践精神和战略眼光为自己更远的行走奠定了基础。

他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虽然他大专毕业,从未出国深造,但是他立足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他形成自己的思想,这一点特别了不起。

课件分享

在那个战争年代,他从未停止过写作,读他的文,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写文,比如语言要简洁,问题要突出,观点要明确,说理要有据,气势要磅礴等等。

课件分享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邀请小朋友朗读,我们大家一起朗读毛泽东的诗词,我们从他的诗词中读出了他的文化自信,读出了他的无惧无畏。

课件分享

孔老师朗读《沁园春·长沙》的时候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他读出了力量和气势,读出了真挚与热爱,“不读诗,无以言”,果然古诗词最能滋养灵魂。

分享中

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谈《论持久战》,大家也一致认为《论持久战》是毛泽东战略思维、战略领导的代表作,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全国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是:这场战争能不能胜利?怎样争取胜利?是毛泽东同志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在一九三八年发表的《论持久战》一文,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国土小人口少,我国土大人口多、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准确地预见了抗日战争由防御到相持、最后到反攻的三个阶段,系统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依靠力量和战略战术,使全国人民对抗战的进程和前途有了清晰的认识,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柴大哥告诉我们四渡赤水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得意之作,他运用高超军事战略书写了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真可谓战役的背后是战略,战争的尽头是哲学。

我们要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像我们读书,我们用自己的热爱点燃更多人的热爱。

感恩!

禾光读书会第99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