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月亮
昨晚看到这轮明月,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拍的。每年这天,称为中元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在今天及其以前在这段时间要祭拜祖先。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也有这种习俗,现在所有地区都开始慢慢淡泊,有些地方已经没有痕迹。这是活着的人,为逝去的先人过的节。
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字,阴阳。七月半这个节日就是阳和阴的交融。已故的人到哪里去了?去阴间了。活着的人在阳间,虽然已故的亲人与家人阴阳相隔,但是七月半可以通过焚香烧纸传递到阴间,阴与阳之间,阳世活着的人可以跟祖先说说话,祝愿祖先在另一个世界活的开心幸福,这一习俗千年流传,生生不息,目的是让后人记住先人,不忘根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然后又会像先人一样,归于同一个世界。这里必须面对的就是生死
生,来到这个世间,自己在哭,亲人在笑;死,自己沉睡,亲人在哭。
面对生死,确实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说到生死,大多数凡人,都挺畏惧的。除了英雄、仁人志士,对生死显得那么淡定。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英雄世间有,但是绝不是遍地都是英雄,英雄辈出,就是有别于懦夫成堆。共工触不周山,陆秀夫跳崖,谭嗣同为了一个时代甘愿受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对于生死,听过很多高僧大德原籍的故事,什么时候走,提前安排好了,后事交代得很清楚,什么时候离开这个世界,然后到另一个世界,事前还要嘱咐要做好哪些事情,来去清楚,生死明白。有多少人的修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
每一个凡人都会面对生死。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不能证明后代与祖先对话,是否有效,活着的人可以与死去的祖先交流,烧香化钱,祈求许愿。至于能不能够让死去的先人收到享受?目前确实找不到答案。不过,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我们凡人也参不透其中的玄机,靠愚钝资质也不能揭开其中种种奥秘,我们就抱着对祖先的追思和传承,与先人对话,去正确面对生死,毕竟生死有命。生死就是来了去了,去了来了。这世间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传承至今。
昨晚看到这轮明月,对应的日子,正是中元节,佛教又称为盂兰盆节。这轮月亮与大地相伴,已经千年万年。不变的是天地日月,多变的是生死枯荣。有死亡之旅,就有新生之舟。
中元节祭拜就是一次阴阳的相融,生死的对话,家风的传承。我们不去讨论是精华还是糟粕,其实就是在虚拟的世界里,其实就是在虚拟的阴阳世界里,让祖先回家看看后辈儿孙的生活状况,通过这种形式,让后辈儿孙学习思考,缅怀先人,传承其精华。
看到的这轮月亮,正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浅浅地聊一下生死,聊一下祖先,聊一下后代,聊一下阴阳,聊一下家。
昨晚月亮还是今晚月亮,还是圆的,但是又会慢慢缺,然后又慢慢圆;昨天的天地还是今天的天地,风吹过来,云又吹走了;昨天的自己还是今天的自己,拿起了,放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83906/eeba93c1ce217de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