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伤的童话——关于俏俏的艺术文学创作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也许,这就是我的宿命……
从小我就知道,我是个不同寻常的孩子。
可是我多么想寻常一些,至少能享受一些寻常人的幸福……
从小我喜欢写故事。12岁,我创作的童话故事获了石家庄首届动漫节的奖。后来开始慢慢的写小说。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诗,没有人教我,我的诗歌生涯从此一发不可收。
我现在还能记着儿时写出的诗句:
夜,幽深静谧。
雨,淅淅沥沥。
一只猫咪,
在花园里,
淋着雨,
寻寻觅觅。
我给这首诗起名叫《雨夜》这是在一个雨夜里写的,那时12岁的我便懂得了忧伤,便有了诗人的惆怅,便有了同龄人不会有的追求,和他们感受不到的彷徨。
14岁的时候,我们去了一趟安阳的殷墟,当我看着夕阳落在了那长满干草的荒野上的那种景象,谁也没有发现我望着那夕阳抽泣的落泪了。天边有几只苍鹰飞过,凄哀的叫着。我流着泪说了一句:苍苍墓群,苍苍茫,苍穹苍鹰在翱翔。没有人能懂得我的心境,我父母只是催促我快点走了。
第一次接触张爱玲的文章还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从小我饱读诗书,我想如果我现在没有小时候的底子,无论是绘画的底子还是写作的底子。如果没有小时候的这些基础,我不知道自己的心情该怎么去表达,我不知道自己那一丝一缕的情愫该怎么去向人诉说,我无法告诉别人我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精彩。现在,如果我不创作的话我就会无法呼吸。创作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和吃饭睡觉是分不开的。
所以,我希望我能从另一个不为你们知道的层面给大家讲一讲我的创作。
我想每个艺术家的创作是跟他的个人经历分不开的,我更是同样。
曾经写的一首诗《也许,我永远不会长大》最后一句:我是个孩子,是永远纯真的童话。
我是多么拒绝长大啊,多么任性的拒绝!可是最终我迫不得已的长大了。我不再是那永远纯真的童话了,我变成了那个忧伤的童话。
然而我整体的文学和艺术的创作都是那个童话。那个带有梦幻色彩的,那个罗曼蒂克的,但又有些丝丝缕缕的忧伤的童话。我认为这样是最美的,同样也是最能打动我的。
我12岁时就在作文中写过只有打动自己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和观众,类似这样的句子。现在让我重新诠释一下,在我画的每一笔里我都带着感情,每次笔和画布接触的时候我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情。我激动的作画,伤心的作画,浪漫的作画,怀着各种复杂的心情去作画。我在我的绘画作品中表达着我自己,虽然都是我意识不到的。是的,我的作品是我无意识中创作出来的。
部分艺术创作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