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正在杀死一个孩子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是做教育的,最近一段时间,朋友圈都在关注“冷暴力”。
那我们就来谈谈什么是“冷暴力”?
心理学家对“冷暴力”的定义是:
所谓“冷暴力”,即“精神虐待”,指无需通过现实中的肢体暴力,而是靠日复一日地对某一特定对象贬低、羞辱、嘲讽、排挤,而造成心理创伤。
一、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道伤,它来自父母
给大家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的我,是个害怕见陌生人,寡言少语的孩子,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
“话都不会说有什么用!”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不能赚钱有什么用!”
这些是父亲常常用来斥责我的话。
因为被贴上了“你没有用”的标签,所以我无论做什么事,都会产生自我怀疑:
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这样做他应该满意了吧?我读书不是为了赚钱!
最终,在疑惑和痛苦中,我变得十分极端:既自卑又自负。
可孩子不是因为没用被父母贬责,而是因为父母的贬责才变得没用的。
一些朋友的经历中,也常被父母这样训骂:
“你真笨,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不好好读书,画什么破画,能当饭吃吗!”
但我听过最残忍的话是:“考那么差,你怎么不去死!”
这一系列的对话里,父母其实是“精神+心理”式的施虐者,而孩子是受虐者。
这种冷暴力通过否定孩子人格和自我价值,摧毁他的自尊,使其产生恐慌,退缩,自卑,抑郁等心理情绪。
每一个受虐的孩子实质上都有着想和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欲望,因为父母可能是孩子来到这世上,遇到困难时的第一位求助对象。
学步摔倒的孩子比如孩子在“学步”时期,他第一次想凭自己的力量站起来。尽管如此,但当他跌倒时,也希望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帮助。
然而,他的父母却很生气,甚至边打他屁股边斥责:“让你不听话!让你不听话!现在摔倒了吧!”
被打疼的孩子嚎啕大哭。
父母却会说:这是爱,是为了让他长记性。
父母常常以爱为名,口腹蜜剑。但俗话说得好:刀伤有治,舌伤无医;话已出口,覆水难收。
于是,孩子哭完就会形成这样的认知:我以后得听父母的话,不然就会摔倒,而且还要被骂被打。
这是因为许多施虐者在被虐者向他们发起挑战时,施虐者为了维护其权威性,总是肆意地凌驾于被虐者之上: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因为我是你爸(妈)!”
这种语言冷暴力环境下培养长大的孩子,在遇到事情时,多半会依赖父母,难以完成“分离个体化”这个成长过程。
而且,这种语言伤害的持久性,让你难以想象。即便孩子成年后,从原生家庭脱离出来,它也会像影子一样伴随孩子一生。
也许,你正在用你的语言杀死一个孩子。
鼓励孩子但是,聪明的父母却会把摔倒的孩子扶起来,然后鼓励他:
“嗯,你真棒,但是要慢慢走,小心摔倒哦,没事儿,别害怕,有妈妈(爸爸)在。”
二、你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毁了一个天才
校园里的语言冷暴力,主要来自同学和老师:
“哈哈,看他那怂样!”
“你不知道,他有神经病!”
“你是猪脑吗!我教了这么多遍还不会做!”
“你不想听就坐最后一排,不要影响成绩好的同学!”
教师的语言在孩子的成长中,举足轻重:他们无意间的一句话,能造就一个人才,也能毁灭一个天才。
一些教师会很明显地在班级里划分学生等级:差生、中等生和优等生,并分别用三种不同语言风格对他们进行区别对待:
1.辱骂恐吓:给我滚出去!我的课堂不欢迎你种人!
2.耐心鼓励:慢慢来,不急,你这么聪明一定可以做出来。
3.欣慰表扬:嗯,非常好,大家要向他学习啊!
语言的冷暴力在这种不公平待遇的影响下,或许,有些孩子会越挫越勇。
他通过承认过去自己的无能(虽然这种“无能”的标签常常是父母或其他人为他设定的),和正视现在的不平等,来拯救自己的自尊,使自己变得更强。
不幸的是,绝大多数孩子都成了弱者。
别忘了,除了上述提到的“家庭冷暴力”和“校园冷暴力”之外,他们还必须经历一个冷暴力,即“职场冷暴力”。
如果一个人总被整个世界(家庭、校园和社会)的恶意所包围,那他极有可能性格分裂和心理病态,并通过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犯罪(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吸毒、自杀......
因此,请善待每一个孩子,只有当他们都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理,才能更坚强地面对长大后的各种人生冷暴力。
别让你的孩子,死于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