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大别山红色教育_新县县名的故事

2020-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红色教育基地

大别山红色教育,培训咨询:17637673888(刘老师),大别山红色教育以弘扬大别山精神,传播红色文化为中心,大别山红色教育基地在新县及新县周边的大别山地区开展红色教育培训,利用大别山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各单位提供多种主题教育培训服务。今天大别山红色教育给大家讲述新县县名的故事。

新县

地名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意义,其背后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历史。我们走过了新县的山山水水,探寻各个地方地名的故事。

这是一片深沉而又厚重的红色土地,它以鄂豫皖苏区首府的诞生而重写历史,因传奇将军许世友的故乡而远近闻名;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春季山花烂漫,秋季层林尽染,这就是因绿秀美、因红扬名,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的豫南明珠-新县。

新县位于河南省信阳市东南部,大别山腹地,鄂豫两省交界地带,东西长61.6公里,南北宽40.7公里,全县总面积161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206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

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新县是中国土地革命时期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近百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领导干部,是全国著名,河南唯一的将军县。

新县许世友将军故里

新县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素有三省通衢,中原南门之称。京九铁路、大广高速穿境而过,距离武汉天河机场100公里,区位和交通优势日益凸显。新县处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南北气候过渡带上,气候干湿适宜,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物产丰富。享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它是全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全国板栗主产地,大别山银杏主产区。走进新县,城在山中、水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如此美景,怎能不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新县二字动之以情。

那为什么叫新县,这还要从“新”字说起。要想了解新县,新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927年到1929年间,大别山地区先后爆发了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最终建立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1931年2月,新集被红军攻克后,鄂豫皖苏区党、政、军等机关单位相继迁入或在此建立,新集也就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那么新集为什么又被改名为经扶县呢?这还得从1932年秋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这段经历说起。1932年秋天,红四方面军在反第四次围剿中失利,9月9日被迫撤出新集,西出平汉县到外围作战,准备寻找机会再返回新集,结果一去就没有再返回,而是西征川陕,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国 民 党政府为了加强对这块红色根据地的统治,从河南的光山,湖北的黄安、麻城,各切割一部分组成了一个新的县,以新集为县治,叫做经扶县。1947年8月底,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率领下,渡过淮河,千里挺进大别山。8月28日,六纵一部解放了经扶县城新集,当时很多人提议说县名不能再叫经扶县,建议改名为“焕先县”、“泽民县”或“伯承县”,县委书记稂明德向刘伯承司令员汇报了把县名改名为“伯承县”的意见,刘伯承司令员听后立即表示说:人民群众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革命的胜利是所有人民的胜利,绝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些人的功绩,经扶县的县城叫做新集镇,含有一个“新”字,人民建立新政权,开始新生活,直接就叫“新县”吧。

大别山红色教育基地

新县这个具有深刻含义的名字载入了革命史册,刘伯承司令员改县名的故事也广为传颂。如今的新县,这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山水红城,各方面都在朝气蓬勃的发展,勤劳朴实的新县人民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激情演绎更加精彩的故事,谱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别山是一座革命的山,英雄的山。大别山被誉为“将军的故乡,红军的摇篮”。全国十大将军县,大别山占据了五个。这里走出了三支主力红军部队,分别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大别山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培训,是在信阳新县,新县是河南省唯一的将军县。波澜壮阔的大别山革命史,崇高伟大的大别山精神,是开展红色教育的活教材。“读史以明鉴,鉴古而知今。”创造明天,先要读懂昨天,对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有助于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通过大别山红色教育培训学习,能够在大别山重温革命历史中,不断汲取党性营养,从而加强对党忠诚,团结奋斗的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力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