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雨我的故事随笔散文

我的经商之路(一)艰苦创业,白手起家

2018-09-13  本文已影响134人  高山之树

我从创建昆仑公司以来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已经整整25年了。25年中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每一声的笑声里都夹着凄苦,每一个光环的背后都镶嵌着血泪。这条道是自己的选择,这是一条充满荆棘的不归之路。

1、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指明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我的心又一次被鼓动了,我决定探索直接抓经济工作的新道路,我向县委提出从青龙港回城工作,想到县经济部门工作。

1993年3月,我任中共海门县委统战部副部长兼海门县第三产业办公室主任和海门第三产业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我如鱼得水,兴奋至极,努力开拓。组织上没有一分钱给我,只是给了个允许机关办企业的政策和第三产业开发总公司的牌子,可我拥有一腔热血,带着自己的3000元积蓄,在创业的路上起步了。

结果,到了1996年改制时,第三产业开发总公司下面的关联公司——海门昆仑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经赢利700多万元,可谓棋开得胜,初战告捷。

1999年,第三产业开发总公司和海门昆仑房地产开发公司彻底改制,凡是利润全部被原股东分走。我和员工们一起购买了海门昆仑房地产公司股权,成了16个股东之一。从此,海门昆仑房地产开发公司彻底民营了,机制活了,但是又没有钱了,股东们出资的一百万元钱仅仅买到了昆仑公司的无形资产——壳子公司。公司面临再一次从头起。

改制后,我们的营业执照又处于注册资金不到位的尴尬状态,后来,我到处借钱,注册资金800万到账后,营业执照才又批了下来。进驻临汾挽救扁担巷小区项目开发,这既是组织上对我们的信任,也是我们从头再起的机遇。

我到处借钱,向银行贷款;组织了800多人马,奔赴山西临汾市。我们日夜奋战,克服千难万险,化了18个月时间,终于完成了扁担巷小区50000多平方米的开发任务。历时5年完成了销售任务,为海门县财政挽回了700多万元损失。

2、

自从1996年改制以后,我带着昆仑公司的全体员工,转战祖国沿海城市,寻找适合自己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先后到了山西临汾、辽宁沈阳、江苏宿迁、江苏盐城、江苏南通、南通如东等城市,共建造了百万平方米左右房子。实现了范仲淹式的心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齐欢颜”。我公司所建造的房屋,都是所在地区当时最好的作品。我们公司也一般都是当地政府的纳税大户。

我们在山西临汾市开发的50000多平方米扁担巷住宅小区,为临汾市房地产开发作了示范,得到了当时市委书记王春元的表扬。在盐城射阳县开发的40000平方米的昆仑花园,提出了五十年不落后的口号,商品房外墙瓷砖外贴,性价比很高,兄弟单位的作品无法与之相比。在南通如东开发的50000平方米的昆仑大市场,是个建材和农贸的鸳鸯市场,别墅风情,美观实用,成了如东创建文明城市的一朵玫瑰。在南通港闸区北大街开发的73000平方米的美丽华商业广场,成了北大街的标志性高楼。它的落成,引来了万科、万达、华强、华润各个大公司前来开发造城,并为他们各个大家提供了安营扎寨的地方。现在的北大街商圈,名家林立,可和南大街比美。

多年来,我们的工作创造了很多物质财富,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较好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