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感悟成长型思维
7号时不晚邀请我今天做个分享,我立马就答应了。在写完初稿后就开始忐忑了,因为我不是什么大咖,也没有什么专长,只讲我自己的故事大家会在意吗?说白了我怕了,怕冷。时不晚劝导我,这不是演讲,只是分享我的经历。说的太对啦,瞬间淡定了!
今天中午的分享本来计划念稿子的。上午又看了一遍《终身成长》,德韦克教授让我们回忆有没有以前不会做的现在做的不错的事?我意识到今天的分享是个机会,如果我能脱稿分享是不是也算进步了?于是我就跟时不晚讲,中午分享脱稿了,不用转文字了,很感谢她的支持!
我结合我的故事,分享我的成长型思维培养过程。我是在去年双十一的时候买的樊登读书会会员,听的第一本书就是《终身成长》,听完真的有热泪盈眶的感觉。当天就在工作中使用,以前经常用没有写材料的天赋为由,拒绝写作。这不就是固定型思维在作怪。怕写的不好被嘲笑,怕写的不好被批评。我对自己说,写的不好没关系,我在练习,会有写好的时候。就这样,坚持下来,效果还是有一些的。
回望高中时学打篮球,也是利用了成长行思维。当时班里有80%的同学喜欢篮球,喜欢NBA。来自农村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乔丹、科比。而同学们聊得最多也是NBA。不会、不知道没关系,学就好,练就好。最难突破的就是心里的障碍,好多女同学都喜欢篮球,好几位还打的不错呢!蹩脚的技术、不协调的动作,就是场上的笑点。当时也不觉得丢人,练呗。大早上一个人在球场上练运球,练上篮,练投篮。现在想想,这不也是成长型思维么?
成长型思维在婚姻生活中对我的帮助。结婚没多久,我和妻子经常吵架,时常冷战。从热恋到婚姻,我们从彼此欣赏转到彼此竞争、挑毛病。经常固执的认为,她应该为了我改变自己。这不都是固定型思维的表现么?听了亲密关系,开始实践,争吵时我会停下来问自己,如果我是爱她的我会怎么做?于是我就从做家务开始,她洗衣服我就拖地,她做饭我就洗碗,她带孩子我就洗尿布。就这样,渐渐的争吵少了,看着她哄孩子睡觉,真的能感觉到爱意在我们之间流动。这不就是成长型思维吗?
在孩子的教育中运用成长型思维。女儿茂茂4岁了,讲话还是不清楚。一直以为她是天生嘴笨,在听了《父母的语言》、《刻意练习》后,我意识到茂茂讲话不清楚的原因在我身上,但还有补救的机会。于是我买了国学经典10小册,带她朗读《声律启蒙》、《千字文》、《弟子规》等,效果很好,现在她慢慢讲话很清楚。真的很感激樊登读书会,让我看到这个补救的机会,这不也是成长型思维么?
我还想和大家分享我最感动的电影《银河补习班》。其中有几个场景我历历在目,马浩文一家子在学校门口的对话,马飞的母亲说:年级前十,他就没长前十的脸。马浩文问道:年级前十都长什么脸?长脸、方脸、圆脸、瓜子脸?这不就是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对话。第二个难忘的情节是父子两人从珠海航展回家路上,遇到洪水。马飞被困在洪水中,马浩文站在大堤上拿着喇叭大喊,“马飞,如果你能听到?就看看你的周围,转动你的脑袋,自己救自己!”最终,马飞用手电照亮了自己的位置,用门板作舟,自救成功。看完这部电影,我就一直思考,我有什么能教给我的女儿,能让她在关键时刻独当一面?能让她们更好的生活?
多番思量,我想到了邓小平的那句名言: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想我找到了能传给她们的价值观,要让她们爱这脚下的土地,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文字,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要培养她们的成长型思维,让她们相信通过努力,能力是可以提高的;要让她们相信爱,在见过这社会的苟且后,依然相信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谢谢大家的聆听!祝各位书友成为更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