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导致孩子学习成绩差距的真正原因是它
齐帆齐微课
年度进阶营第140篇,1046字数,共累积185859字数。
在现实生活中,细心观察一下,就可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总会出现这两种声音:
一种是:你怎么这么笨,怎么教都教不会,你的脑袋是猪脑袋么。
另外一种是:宝贝,你真聪明,爸爸妈妈一教就会,你是天才吗?
人们总会以聪明、蠢笨来评价小孩的学习成绩,觉得这个学习成绩是遗传的,天生的,跟爸爸妈妈又关。
脑力劳动者家庭的孩子,比如教师的孩子的学习能力一般都要比工薪阶层即打工者家庭的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好。
那是因为脑力劳动者比较聪明,同时把他们的学习能力、天资遗传给了自己的孩子。
我一直以为也是这样的,直到今天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名叫《父母的语言》,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达娜·萨斯金德、贝丝·萨斯金德和莱斯利·勒万特-萨斯金德共同写成的。
这3位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
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和她的团队发现,在孩子三岁前,父母对他们说的话直接影响其大脑发育。换句话说:父母的语言,直接塑造着孩子的大脑。
因此,可以说是父母的语言在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为什么脑力劳动者的孩子与工薪阶层父母的孩子之间的差距如此大?
通过调查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在三岁前听到的单词数量远远少于高学历家庭的孩子。
这才是低收入家庭和高学历家庭的孩子之间造成学习成绩差距的真正原因。
书中还指出: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并不是他们家境富有,或者报了多少课外班,而是他们一出生,就能够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熏陶。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造成孩子之间学习成绩差距的原因跟家境富有、上了多少补习班等都无关,真正的原因是,在孩子刚出生时,即3岁之前,是否生活在语言丰富、积极正面的环境中,父母是孩子沟通的语言是否有达到3000万的词汇。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欣欣和磊磊是同班同学,欣欣的妈妈是个老师,而磊磊的爸爸是一个企业的老板。
欣欣没有去上过课外班,成绩总能位居前茅,而磊磊的爸爸给磊磊报了各种补习班,请了优秀的家庭教师,但磊磊的成绩总处在中等水平,进步空间不大。
结果为何会这样呢?一问才知道:
欣欣的妈妈从欣欣一出生开始就给她读唐诗,经常在女儿面前自言自语,一岁到三岁时也经常用语言跟她互动沟通。
而磊磊出生后不久,就把磊磊交给爷爷奶奶带,老人不懂如何育儿,以为只管小孩吃饱就可,而爸爸妈妈常常因为工作忙得早出晚归,几乎没有什么时间跟磊磊互动交流。
这才明白,原来他们之间成绩差距的真正原因是,三岁之前父母的语言对他们大脑发育的影响。
因此,我们若想以后教育轻松一点,请重视孩子三岁之前的语言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