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平定淮西
诸军讨淮西,四年不克,馈运疲弊,民至有以驴耕者。上亦病之,以问宰相。李逢吉等竞言师老财竭,意欲罢兵。裴度独无言,上问之,对曰:“臣请自往督战。”乙卯,上复谓度曰:“卿真能为朕行乎?”对曰:“臣誓不与此贼俱生!臣比观吴元济表,势实窘蹙,但诸将心不壹,不并力迫之,故未降耳。若臣自诣行营,诸将恐臣夺其功,必争进破贼矣。”上悦,丙戌,以度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义节度使,仍充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
丁丑(十八日),李愬派遣方城镇遏使李荣宗攻克青喜城。每当李愬得到归降的士兵,一定要亲自领来询问淮西的底细,因此他对敌方的地形和兵力分布都了解清楚。李愬优待吴秀琳,与他策划夺取蔡州。吴秀琳说:“如果您打算夺取蔡州,非有李祐不可,我是无能为力的。”李祐是淮西的骑兵将领,勇敢而有谋略,防守兴桥栅,经常侵凌欺辱官军。庚辰(二十一日),李祐率领士兵在张柴村收割麦子,李愬叫来厢虞候史用诚,告诫他说:“你带领骑兵三百人在那片树林中埋伏下来,再让人在前面摇动旗帜,做出将要焚烧他们麦堆的样子。李祐平时小看官军,肯定会率领轻装的骑兵前来驱逐他们。这时,你便派骑兵袭取他,肯定能够将他擒获。”史用诚按照李愬的吩咐前往,活捉李祐而回。由于李祐往日杀害许多官军,将士们争着请求将他杀掉。李愬不肯答应,给他松绑,以宾客的礼节对待他。当时,李愬准备掩袭蔡州,谋划更为隐秘。他单独叫来李祐和李忠义,屏退外人后才进行交谈,有时谈话一直延续到夜半,别人都不能够参与商议。各将领担心李祐制造变故,往往规劝李愬,而李愬对待李祐更为优厚。士兵们也不高兴,各军每天都有文书声称李祐是淮西的内应,而且说是听敌方奸细讲的。李愬担心诽谤事先传到朝廷,自己来不及搭救李祐,便握着李祐的手哭泣着说:“难道是上天不愿意平定这伙贼人吗?为什么你我二人相互了解得如此深切,但就是不能够制服众人的议论呢?”因而,李愬对大家说:“既然诸位怀疑李祐,请大家让他到天子那里接受死刑吧!”于是,李愬给李祐加上枷锁,将他送往京城,事先暗中上表讲清具体情况,而且说:“如果杀了李祐,就无法取得成功。”宪宗颁诏释放李祐,将他还给李愬。李愬见到李祐时,高兴地握着李祐的手说:“你得以保全,这是社稷的威灵有知啊!”李愬便任命李祐为散兵马使,让他带着佩刀,巡视警戒,在自己的帐中往来。有时,李愬与他一同就寝,秘密交谈,直到透出曙色也不入睡,有人在帐外暗中偷听,只能听到李祐感动的哭泣声。当时,唐州、随州节度使牙卫队三千人,号称六院兵马,都是山南东道精悍勇锐的军队,李愬又任命李祐为六院兵马使。原先的军令规定,对留宿敌方奸细的人,要屠杀他的全家。李愬除去这一军令,让人们优待敌人的奸细,奸细反而将实情报告给李愬,李愬愈发了解敌人的情况。乙酉(二十六日),李愬派兵攻打朗山,淮西兵前去援救,官军失利。大家又惆帐,又恼恨,只有李愬欢快地说:“这正是我的计策啊!”于是,李愬募集敢死之士三千人,号称突将,天天亲自教练他们,让他们经常做好出发的准备,李愬就是打算以这支军队袭击蔡州。适值多日落雨,到处积满雨水,这一计划没有实现。
闰五月,己亥(初十),程异从江淮地区回朝,得到供应军需的钱有一百八十五万缗。谏议大夫韦绶兼任太子侍读,往往拿珍贵的食品请太子吃,又说些诙谐逗趣的话取悦太子。宪宗得知这一消息,丁未(十八日),便免除韦绶太子侍读的职务,不久,又将他斥逐为虔州刺史。韦绶是京兆人。
吴元济看到部下屡次背叛自己,军事形势日益紧迫,六月,壬戌(初四),他上表认罪,表示愿意亲自回朝投案。宪宗派遣中使向他颁赐诏书,答应可以免他一死。然而,吴元济被自己的亲信和大将董重质等人所控制,无法离开蔡州。
秋季七月,发生严重的水灾,有些地区平地水深两丈。当初,国子祭酒孔戣担任华州刺史,明州每年进贡蚶子、蛤蜊、淡菜等,水陆长途转运的人夫既劳苦,又多耗费,孔戣奏请免除这项进贡。甲辰(十七日),岭南节度使崔咏去世,宰相上奏所拟定的几个代替崔咏的人选,宪宗一概不用,还说:“不久前有一个劝阻进献蚶子、哈蜊和淡菜的人是谁啊,可以找到此人,就将崔咏的职务交给他吧!”庚戌(二十三日),宪宗任命孔戣为岭南节度使。
诸军讨伐淮西蔡州,历时四年,没有攻克,物资转运使人们疲惫不堪,以至于有些百姓只好用驴来耕种田地。宪宗也为此忧虑,便就此事询问宰相。李逢吉等人争着说军中士气低落,财物消耗已尽,意思是打算停止用兵。唯独裴度一言不发,宪宗征求他的意见,他回答说:“臣请求亲自前去督战。”乙卯(二十八日),宪宗又对裴度说:“卿果真能够为朕去走一遭吧?”裴度回答说:“臣发誓不与这些贼人一起生存。近日臣看吴元济的奏表,他面临的形势实在已经窘困紧迫,但是各将领心不齐,不能够合力紧逼他,所以他还没有降顺。如果臣亲自前往行营,各将领惟恐臣夺去他们的功劳,肯定争先进军破敌。”宪宗大悦,丙戌,任命裴度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兼彰义节度使,还充任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同时任命户部侍郎崔群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书下达后,裴度因韩弘已经出任都统,不打算再担当招讨使,请求只称宣慰处置使。他还奏请由刑部侍郎马总担任宣慰副使,右庶子韩愈担任彰义行军司马,叛官、书记等职,都由朝廷选派,宪宗全部依从他。在将要启程时,裴度对宪宗说:“倘若贼人覆灭,臣不久就会前来朝见陛下;倘若贼人尚在,臣就不会回到朝廷中来。”宪宗听得此言,不禁流下眼泪。八月,庚申(初三),裴度前往淮西,宪宗驾临通化门为他送行。右神武将军张茂和是张茂昭的弟弟,曾经在裴度面前夸耀自己的胆识才略,裴度上表请求任命他为都押牙。张茂和以身染疾病推辞,裴度上奏请求将他斩杀。宪宗说:“此人出于忠心顺命的人家,朕为你将他贬官到远方吧。”辛酉(初四),宪宗将张茂和贬为永州司马,任命嘉王傅高承简为都押牙。高承简是高崇文的儿子。
李逢吉不愿意讨伐蔡州,而翰林学士令狐楚与李逢吉交好。裴度担心他们二人将内廷与外朝的势力合起来阻挠战事,便请求在制书上改动几个字,并且说令孤楚起草制书言辞失当。壬戌(初五),宪宗将令狐楚罢免为中书舍人。
李光颜与乌重胤与淮西交战,癸亥(初六),二人在贾店战败。裴度经过襄城南面的白草原时,淮西军派出骁勇的骑兵七百人前来截击他。镇将楚丘人曹华事先得到消息,做好准备,便将他们击退。虽然裴度辞去招讨的名称,实际上是行使元帅的职事,他选定郾城作为自己的官署。甲申(二十七日),裴度来到郾城。在此之前,诸道都有中使监督战阵,军队的行动不能由主将做主。打了胜仗,中使率先使人向朝廷报捷;作战失利,中使便对将帅百般凌辱。裴度奏请将各处监督战阵的中使全部罢除,各将领这才得以专力办理军中事务,在作战中经常取胜。
九月,庚子(十四日),淮西兵马侵犯水镇,斩杀三员将领,烧掉喂养牲畜的干草以后便撤离。
当初,宪宗在当广陵王时,平民张宿因能言善辩而得到宠爱。及至宪宗即位以来,张宿历经升迁,做到比部员外郎。张宿在外面招揽权力,收受贿赂,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逢吉很讨厌他。宪宗准备任命张宿为谏议大夫,李逢吉说:“谏议大夫是一个重要的职任,必须是能够裁断朝廷政务的人士,才适于担当这一职务。张宿是一个小人,怎么能够窃居贤能之士的官位!如果陛下一定要任用张宿,请罢去臣的职务才有可能。”宪宗因此心中不快。李逢吉又与裴度持有不同的意见,而宪宗正在倚靠裴度去平定蔡州。丁未(二十一日),宪宗将李逢吉罢免为东川节度使。
甲寅(二十八日),李愬准备攻打吴房县。诸将领都说:“今天是不利前往的亡日啊。”李愬说:“我们兵马为数较少,正面作战,兵力不够用的,适于采取出其不意的行动。敌人因今天是往亡日便不会戒备我们,这正是可以进击的时候。”于是,李愬率军前往,攻克吴房的外城,斩首一千余级。剩下来的吴房兵马防守内城,不敢出战。李愬率领兵马撤回,以便诱使吴房兵马出动,淮西将领孙献忠果然率领骁勇的骑兵五百人在背后追击。大家惊惶失措,准备逃走,李愬跳下马来,靠在胡床上,下达命令说:“有胆敢退却的,一概斩杀!”大家回军尽力作战,孙献忠阵亡,淮西兵马这才撤退。有人劝说愬李乘胜攻打吴房的内城,认为是能够攻克的。李愬说:“这不是我的计策。”于是,李愬率领兵马返回营地。
李祐向李愬进言说:“蔡州的精锐兵马全都被派往洄曲及四周的边境上,在那里防御守备。防守蔡州城的兵力都是老弱残兵,可以乘蔡州空虚,直接抵达蔡州城。及至敌军将领得知消息时,吴元济已经就擒。”李愬认为言之有理。冬季,十月,甲子(初八),李愬派遣掌书记郑澥前往郾城,秘密禀报裴度。裴度说:“用兵打仗,不出奇兵,不能取胜,李常侍提出一个很好的计划啊。”
宪宗到底还是要任张宿为谏议大夫。崔群与王涯再三劝谏,宪宗不肯听从。他们便请求任命张宿为权知谏议大夫,宪宗答应他们。张宿由此怨恨执掌政务的官员和品行正直的人士,并与皇甫镈相互勾结,诬陷这些人,使他们离位而去。
裴度率僚佐在沱口观看修筑城墙,董重质率领骑兵从五沟出发,前来拦击裴度,大声呼喊着向前进军,搭着弓弩,拔出兵器,兵锋将要危及裴度。李光颜与田布尽力作战,抵御董重质,裴度才得以进入沱口城中。敌军撤退时,田布扼守敌军在沟中的退路,敌人下马翻越沟堑,摔死压死的有一千多人。
辛未(十五日),李愬命令马步都虞候、随州刺史史旻留下来镇守文城,命令李祐与李忠义率领由敢死之士组成的突将三千人作为前导,自己与监军率领三千人作为中军,命令田进诚率领三千人居于军队的后部。军队出发以后,还不知道是往哪里开进。李愬说;“只须向着东方行进!”军队走了六十里路,夜晚来到张柴村,将屯戍村中的淮西士兵和守候烽火的人员全部杀死,占领敌军的栅垒。李愬命令将士稍作休息,吃些干饭,整顿马具,将义成军的五百人留下来镇守张柴村,以便截断洄曲与各条道路间的桥梁。李愬又连夜率领兵马出了张柴村的栅门,各位将领请示进军目标,李愬说:“到蔡州去捉拿吴元济!”各位将领都大惊失色。监军哭着说;“果然中李祐的奸计!”当时,风雪大作,旗帜破裂,冻死的战士与马匹到处可见。加之,天色阴暗,由张柴村往东去的道路,都是官军从来没有走过的,人人都暗自以为肯定活不成。但是,他们畏惧李愬,不敢违抗命令。到半夜,雪下得更大。官军走了七十里路,来到蔡州城下。靠近城边有一处喂养鹅鸭的池塘,李愬命令哄打鹅鸭,以便遮掩军队行走的声音。自从吴少诚抗拒朝命,官军不到蔡州城下已经有三十多年,所以蔡州人没有防备。壬申(十六日),四更时,李愬来到蔡州城下,敌军无人知晓。李祐和李忠义用锄头在城墙上掘出坑坎,率先登城,强壮的士兵便跟在他们身后。看守蔡州城门的士兵正在熟睡,李祐等人将他们全部杀掉,只将巡夜打更的人留下来,让他依然如故地去敲打木梆。于是,李祐等人打开城门,让大家进去。来到内城时,也是采用这种办法,城中的人们都没有发觉官军。鸡叫时,雪停,这时李愬已经进入吴元济的外宅。有人向吴元济报告说:“官军到啦!”吴元济还在躺着,笑着说:“不过是被俘的囚徒在做盗窃行径罢了!天亮后我会把他们都杀了。”又有前来报告的人说:“州城陷落啦!”吴元济说:“这肯定是洄曲的后生们到我这里来要求发放冬季服装的。”他站起身来,走到院子中向外聆听,听到李愬军在发布号令说:“常侍传话。”响应号令的有将近一万人。吴元济这才害怕地说:“这是个什么样的常侍,竟能够到此地来呢!”于是,吴元济率领亲信,登上牙城,抵御官军。
当时,董重质拥有精锐兵马一万多人,占据着洄曲。李愬说:“吴元济盼望的事情,只是董重质前来援救而已!”于是,李愬寻找到董重质的家人,深深地抚慰他们,派遣他的儿子董传道带着书信前去规劝董重质,董重质便单人匹马前往李愬处投降。
李愬派遣李进诚攻打牙城,毁去牙城的外门,得到兵甲仓库,取出军用器具。癸酉(十七日),李进诚再次攻打牙城,火烧牙城的南门,百姓争着背来柴草帮助官军,射向城上的箭象刺猥毛一样密集。到申时,城门毁环,吴元济在城上请罪,李进诚用梯子将他接下来。甲戌(十八日),李愬用囚车将吴元济送往京城,并且向裴度作报告。这一天,申、光二州以及各城镇军两万多人相继前来归降。
自从吴元济被擒获后,李愬没有杀戮任何一人。凡是吴元济的官吏及帐下、厨房、马厩的士兵,李愬一概恢复他们的职事,使他们没有疑虑。然后,李愬便在鞠球场上驻屯兵马,等候裴度前来。
宪宗任命淮南节度使李鄘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己卯(二十三日),淮西行营奏称俘获吴元济。光禄少卿杨元卿向宪宗进言说:“淮西有许多珍宝,我知道它们,让我前去寻取,一定能够得到。”宪宗说:“朕讨伐淮西,是为民除害,朕并不是要在那里寻求珍宝啊。”
董重质离开洄曲军后,李光颜奔进他的营垒,将他的兵马全部招降。庚辰(二十四日),裴度派遣马总率先进入蔡州抚慰将士。辛巳(二十五日),裴度手执彰义军的符节,带领投降的士兵一万多人进入蔡州城,李愬全副武装,出来迎接,在道路左侧向裴度行礼。裴度准备避开李愬的拜礼,李愬说:“蔡州人愚妄悖逆,不懂得长官与下属的名分,已经有几十年,希望您就此显示给他们,使他们知道朝廷的尊严。”于是,裴度接受拜礼。李愬返回文城栅驻扎。各位将领请教说:“起初,您在朗山战败,但并不发愁;在吴房取胜,但并不夺取吴房;冒着大风暴雪,但并不肯停止行军;带着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敌境,但并不畏惧。然而,您终于因此获得成功,这都是大家所不明白的,请让我们冒昧地询问其中的原由。”李愬说:“朗山失利,敌人便轻视我们,因而不作防备。夺取吴房,吴房的人马便要逃奔蔡州,合力坚守,所以我将吴房留下来,以便分散敌人的兵力。急风暴雪,天色昏暗,便不能够用烽火取得联系,敌人就不会知道我们已经到来。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敌境,人们便都献身效死,打起仗来自然就会加倍出力。一般说来,眺望远处的人不必顾及近处,计虑大事的人不必知悉细事。倘若夸耀小小的胜利,顾惜小小的失败,首先就把自己搅乱,哪里还有余暇去建立功劳呢!”大家都服气。李愬生活节俭,但对将士的供养却是丰厚的;他了解到一个人是贤能的,就不对他疑心;他见到可以实行的事,便能做出决断;这就是他获得成功的原由。
裴度任用蔡州的士卒为牙兵,有人规劝他说:“蔡州人中间反复不定的人为数还很多,不能不加以防备。”裴度笑着说:“我是彰义节度使,首恶已被擒获,蔡州人就是我的人啊,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蔡州人得知此言,感动得哭了。在此之前,吴少阳、吴元济父子拥兵淮西,禁止人们在道路上相对私语,不许在夜间点燃灯烛,若有人以酒饭相互往来,便要处以死罪。裴度任职以后,下达命令,只须禁止盗窃,其余一概不加过问,人们相互往来,没有白天黑夜的限制,蔡州人初次感到做百姓的快乐。
甲申(二十八日),宪宗颁诏命令韩弘与裴度逐条罗列平定蔡州将士的立功情况,以及归降的蔡州将士的情况,一概区别等级,上报朝廷。淮西各州县百姓,免除赋役两年。邻近淮西的陈、许、颍、唐四州,免去下一年的夏税。阵亡的官军,一概予以收殓安葬,向他们的家属供应五年的衣服与口粮。那些由于作战受伤而残废的官军,不可停止衣服口粮的供应。
十一月,宪宗驾临兴安门,接受战俘,便以吴元济献祭宗庙社稷,将他在独柳下斩杀。
当初,淮西百姓遭受李希烈与吴少诚威压虐待,无法从中摆脱出来,时间久了,老一辈的人们衰弱下去,少一辈的人们强壮起来,他们在悖乱忤逆的环境中心安理得,不知道还有朝廷在上。从吴少诚以来,派遣诸将领外出打仗,一概不用法令制度约束他们,听任他们见机行事,各自为战,所以各将领得以人尽其才。韩全义在溵水战败时,淮西军在韩全义的营帐中得到朝廷权贵写给他的相互问候的书信,吴少诚将书信捆成一束,呈示在大家面前说:“这些都是公卿们嘱托韩全义的书信,说是在打破蔡州时,要得到一位将士的妻子或女儿作为婢女姬妾。”因此,大家都心怀愤怒,誓死为叛军效力。虽然蔡州地居中原,但民间的风尚猛悍暴戾超过异族。所以,吴元济凭着蔡、光、申三州人众作乱,朝廷发动全国的兵力将他包围起来,四面攻打,经过四年时间才将他制服。官军准备攻克吴元济时,李师道召募人员出使蔡州,察看蔡州的发展趋势,牙前虞候刘晏平响应召募,取道汴州与宋州之间,暗中来到蔡州。吴元济非常高兴,以丰厚的礼物打发他回返郓州。刘晏平回到郓州后,李师道屏退周围的人们,向他询问蔡州的情形,刘晏平说:“吴元济将数万兵众暴露在外,面临如此危难的局面,却天天与仆从姬妾在内游戏下棋,安闲佚乐,没有一点忧愁的神色。在我看来,吴元济必定要灭亡,时间不会太长!”李师道平时依靠淮西作为救援的力量,听了这一席话,又吃惊,又恼怒。不久,李师道诬称刘晏平犯别的过失,将他杖打而死。
戊子(初三),宪宗任命李愬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赐给凉国公的爵位,加封韩弘兼侍中,对李光颜、乌重胤等人也分别晋升官职各有等次。
以往的制度规定,应当以两名监察御史掌管驿站。壬辰(初七),宪宗颁诏任命宦官为馆驿使。左补阙裴潾进谏说:“内廷的臣属和外朝的事务,职事与名分各不相同。要紧的是应该堵塞侵犯职守的根源,杜绝越出官位的苗头。遇有办理失宜的事情,一定要在最初便引起警惕;如果颁布的命令有所妨碍,不一定非要事关重大才予以纠正。”宪宗不肯听从。
甲午(初九),恩王李连去世。辛丑(十六日),宪宗任唐、随兵马使李祐为神武将军,执掌军中事务。
裴度让马总担任彰义留后。癸丑(二十八日),裴度从蔡州出发。宪宗将两把宝剑赐给梁守谦,让他去诛杀吴元济往日的将领。裴度来到郾城时,遇到梁守谦,便又与梁守谦一起进入蔡州。他酌量罪情,施以刑罚,并没有完全执行诏书的旨意,还进献奏疏陈述自己的处理意见。
十二月,壬戌(初七),宪宗赐给裴度晋国公的爵位,让他再入朝执掌朝廷政务,任命马总为淮西节度使。
当初,吐突承璀正身居显贵,得宠握权,担任淮南监军。李鄜是淮南节度使,性情刚正严峻,与吐突承璀互相敬畏,所以不曾相互失和。吐突承璀回朝后,便引荐李鄜出任宰相。李鄜以通过宦官升官为耻辱,及至将领们为他饯行送别,音乐奏起时,李鄜落着眼泪说:“我老了,已经安心在外面的军镇上任职了,宰相可不是我所能胜任的啊!”戊寅(二十三日),李鄜来到京城,上报有病,不去入朝晋见,不肯任职办事,百官到家中看望他,他一概推辞,不肯接见。
庚辰(二十五日),宪宗将淮西的投诚将领董重质贬为春州司户。董重质是吴元济的主谋人,屡次打败官军,宪宗打算将他杀掉,李愬奏称他事先已经应许董重质不会将他处死。
元和十三年(戊戌,公元818元)春季正月,乙酉朔(初一),大赦天下。当初,李师道策划叛逆时,判官高沐与同僚郭昈、李公度屡次劝阻他。判官李文会与孔目官林英平时为李师道所亲近信任,他们哭泣着向李师道进言说:“我等竭尽心力为您操持家中事务,反而遭到高沐等人的忌恨,您怎么能够不爱惜淄青的十二州土地,反而要成就高沐等人的功劳与名声呢!”从此,李师道便疏远高沐等人,还斥逐高沐前去代理莱州事务。适值林英入朝奏报事情,便让呈进奏疏的吏人暗中报告李师道说:“高沐偷偷地向朝廷表示诚意。”李文会借此设计陷害高沐,于是李师道便杀死高沐,并且囚禁郭昈,凡是劝说李师道投诚的军中将领,李文会一概将他们指斥为高沐的同伙,将他们囚禁起来。及至淮西平定后,李师道既担忧,又恐惧,不知道应该怎样应付。李公度以及牙将李英昙乘着李师道内心恐惧来劝说他,让他向朝廷交纳人质、进献土地,以此赎罪。李师道听从他们的意见,派遣使者上表,请求让他的长子入朝侍卫,并且献出沂、密、海三州,宪宗应允他的请求,乙巳(二十一日),宪宗派遣左常侍李逊前往郓州安抚将士。
宪宗命令六军整饰麟德殿。右龙武统军张奉国与大将军李文悦认为淮西刚刚平定,修建工程太多,便禀告宰相,希望宰相能够陈论劝阻。裴度因而在奏报事情时讲到这一问题,宪宗大怒。二月,丁卯(十三日),宪宗任命张奉国为鸿胪卿。壬申(十八日),任命李文悦为右武卫大将军,充任威远营使。于是,疏浚龙首池、兴建承晖殿,土木工程逐渐兴起。
李愬上奏请求朝廷任命判官、大将以下的官员计有一百五十员,宪宗不甚高兴,便对裴度说:“李愬诚然立下奇功,但上奏请求任命的官员太多。假使他立下李晟、浑瑊那样的功劳,又该怎么办呢!”于是,宪宗将李愬的奏疏留在禁中,不再下达。
李鄘坚决推辞宰相的职位,戊戌,宪宗任命李鄘为户部尚书,任命御史大夫李夷简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当初,渤海僖王大言义去世,他的弟弟简王大明忠即位,更改年号为太始。大明忠在位一年便去世,他的叔父大仁秀即位,更改年号为建兴。乙巳,大仁秀派遣使者前来通报丧事。
横海节度使程权认为自己世代承袭沧景节度使的职务,与河朔三镇没有区别,内心感到不安。己酉,程权派遣使者上表,请求全家族入京朝见,宪宗答应他的请求。横海将士喜欢自占一方,不肯让程权离去,掌书记林蕴向大家讲明祸福的道理,程权才得以离开横海。宪宗颁诏任命林蕴为礼部员外郎。
裴度坐镇淮西时,平民柏耆向韩愈献计说:“吴元济被擒获后,王承宗吓破胆。我希望携带裴丞相的书信前去劝说他,可以不用烦劳兵马便使他归服。”韩愈禀告裴度,裴度便写书信,让他前往。王承宗害怕,向田弘正乞怜,请求以两个儿子作为人质,并将德、棣二州献给朝廷,向朝廷交纳赋税,请朝廷任命官吏。田弘正为他上奏请求,宪宗起初不肯答应。田弘正便一次接一次地上表,宪宗不愿意违背田弘正的心意,便答应他。夏季,四月,甲寅朔(初一),魏博派遣使者将王承宗的儿子王知感和王知信以及德、棣两州的版图与印符送到京城。幽州大将谭忠劝说刘总说:“自从元和年间以来,刘辟、李锜、田季安、卢从史、吴元济等人依仗着手中的军队,凭借着险要的地形,自认为根基坚牢得不可动摇,天下的兵力都不能危害他们。然而,正在他们得意地左顾右盼时,却身败家亡,还全然不知道事情是怎样发生的。这不是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恐怕是上天要诛戮他们吧。况且,当今的天子神圣威武,竭力操劳,忧心苦思,节俭衣食,以赡养战斗之士,有这样的志向,怎么会有片刻忘记天下呢!现在,官军迅速向北开进,王承宗已经向朝廷献上十二座城邑,我是深切地为您担忧啊。”刘总一边哭泣,一边行着礼说:“听了先生这一席话,我的主意已定。”于是,刘总一心一意地归向朝廷。
戊辰(十五日),内廷拿出废置印符两方,赐给左、右三军辟仗使。以往的制度规定,由宦官担任六军辟仗使,作用犹如节度使的监军使,但并不发给印信。及至张奉国获罪后,才颁赐印信,辟仗使可以举发并惩处军政的过失,其事务可以直接向皇上奏报。
庚戌,宪宗颁诏为王承宗以及成德将士平反,恢复他们的官职与爵位。
李师道愚昧而又懦弱,对于幕府中重大的事情,只与妻子魏氏、家奴胡惟堪、杨自温、婢女蒲氏和袁氏以及孔目官王再千等人谋划,大将以及幕府的僚属都不能参与。魏氏不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入朝充当人质,便与蒲氏和袁氏向李师道进言说:“从我们已故的司徒以来,李氏便据有这十二个州,怎么能够毫无原由地献给朝廷呢!现在,算来淄青境内的兵力不少于数十万人,不进献沂、密、海三州,朝廷只不过派兵马前来讨伐。倘若尽力接战不能够取胜,那时再献上三州也不算太迟。”于是,李师道非常后悔,打算将李公度杀掉。幕府的僚属贾直言对李师道管事的家奴说:“现在大祸将要来临,这难道不是高沐的冤气造成的吗!如果再将李公度杀掉,恐怕幕府就危险!”于是,李师道便将李公度囚禁起来,将李英昙贬至莱州。李英昙还没有到任,便被勒死。李逊来到郓州时,李师道布列盛大军容迎接他。李逊神色严肃,向他陈说孰祸孰福,要求他一言为定,准备禀报宪宗。李师道回去后,与他的同党商议此事,同党们都说:“尽管答应他好了,以后只要麻烦一纸书表来排解纷乱罢了。”于是,李师道向李逊道歉说:“以往由于父子间的私情,并且迫于将士的压力,所以把事情拖延下来,没有遣送儿子入朝。现在,又麻烦朝廷的使者为此奔走,怎么敢再做反复无常的事情呢!”李逊看出李师道没有诚意,回到朝廷后,便向宪宗进言说:“李师道顽劣愚昧,反复无常,恐怕必须用兵。”不久,李师道上表陈述军中情形,说是将士们不肯让他交送人质与割让土地。宪宗大怒,决心讨伐李师道。贾直言冒着被杀害的危险向李师道劝谏两次,抬着棺材向李师道劝谏一次,还画一幅李师道被绑在囚车里、妻子儿女都被缚结着的图画献给李师道。李师道恼怒,便将他囚禁起来。
五月,丙申(十三日),宪宗任命忠武节度使李光颜为义成节度使,谋划讨伐李师道。又任命淮西节度使马总为忠武节度使和陈、许、溵、蔡各州观察使,将申州隶属给鄂岳,将光州隶属给淮南。
辛丑(十八日),朝廷将主持勃海国事务的大仁秀封为勃海王。宪宗任命河阳都知兵马使曹华为棣州刺史,降诏命令河阳兵马将他护送到棣州的河县。适逢河县被平卢李师道的兵马攻陷,曹华将平卢兵马击退,杀掉两千多人,收复该县,上报朝廷。宪宗颁诏加封曹华为横海节度副使。
丁丑(二十五日),宪宗又任命乌重胤兼任怀州刺史,镇守河阳。秋季七月,癸未朔(初一),宪宗将李愬改任为武宁节度使。乙酉(初三),宪宗颁布制书罗列李师道的罪状,命令宣武、魏博、义成、武宁、横海的兵马共同讨伐他,还任命宣歙观察使王遂为供军使。王遂是王方庆的孙子。
宪宗将用兵之事委托给裴度,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李夷简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如裴度,便要求出任节度使。辛丑(二十八日),宪宗任命李夷简为同平章事,充任淮南节度使。
八月,壬子朔(初一),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涯被罢免为兵部侍郎。
吴元济被平定后,韩弘心怀恐惧。九月,韩弘亲自带领兵马进击李师道,包围曹州。
平定淮西后,宪宗逐渐骄傲奢侈起来。户部侍郎、判度支皇甫镈与卫尉卿、盐铁转运使程异晓得宪宗的心意,屡次进献额外税收,供给宪宗花销,因此两人都得到宪宗的宠爱。皇甫镈还用大量的贿赂来交结吐突承璀。甲辰(二十三日),皇甫镈以本来的官职,程异以工部侍郎的职务一并同平章事,兼任使职一如既往。制书颁布后,朝廷与民间都感到惊异,连市肆中担货贩卖之人也在嗤笑他们。裴度与崔群极力陈述任命二人为相是不适当的,宪宗不肯听从。裴度以与小人同事为耻辱,上表请求致仕,宪宗不肯答应。裴度又上疏认为:“皇甫镈与程异都是掌管钱财与谷物的官吏,是奸诈机巧的小人,陛下突然将他们安置在宰相的职位上,朝廷内外没有人不诧异、不讥笑的。何况,皇甫镈掌管度支,专作多取少给的事情,凡是朝廷内外需依赖度支供给的人们,无人不想吃他的肉。近来,皇甫镈裁减淮西官员的禄粮,惹得将士们愤怨不满。适值臣来到淮西行营开导、劝慰和勉励他们,这才没有发生溃散作乱的事情。现在,那些原来讨伐淮西的将士全部开向淄青,得知皇甫镈担任宰相后,肯定人人惊惶忧恐,知道自己没有可以申诉的地方。程异虽然人品平庸低下,但是考虑事情心平气和,可以让他处理繁杂的事务,不适合出任宰相。至于皇甫镈,天性狡猾诡诈,天下无人不知,唯独能够使陛下的明察善断受到迷惑,足以看出他奸佞邪恶到达极点。倘若臣不肯致仕,天下的人们便要说臣不知廉耻;倘若臣不发言,天下的人们就会说臣辜负陛下的恩宠。现在,陛下既不允许臣致仕,又不肯听从臣的意见,臣感到就象烈火烧心,乱箭穿身。可惜的是,淮西荡平,河北归于安宁,王承宗拱手割让土地,韩弘抱病登车讨伐贼人,难道是朝廷的力量能够控制他们吗?只是因为对他们安排处理得当,能够使他们心服而已。陛下建立天下太平的基业,已经达到十分之八九,怎么能够忍心再自行毁坏,使各地心灰意冷呢!”宪宗认为裴度属于朋党集团,对他的意见便不肯予以考虑。
皇甫镈知道自己不被大家所赞同,愈发作巧伪阿谀的事情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奏请削减朝廷内外官员的薪俸来资助国家的用度。给事中崔植将诏书封合退还,经过极力论说,才没有实行皇甫镈的建议。崔植是崔祐甫弟弟的儿子。
当时,内廷拿出积存多年的丝帛交付度支出卖,皇甫镈用高价全部买下这些丝帛,用以供给边疆的军队。那些丝帛朽蚀腐败,用手一碰,就会破裂,边疆军队将这些丝帛堆积起来烧掉。裴度借奏报事情的机会谈到此事,皇甫镈在皇帝面前伸出他的脚来说:“这双靴子也是由内库中来的,我用两千钱买下它们。这靴子坚固结实,可以穿很长时间。裴度说的话并不可信。”宪宗认为讲得很对。从此,皇甫镈更加无所忌惮。程异也知道自己不得人心,但是他能够廉洁谨慎,谦逊自抑。他出任宰相一个多月,不敢掌管印信,执笔断事,所以最终得以免除祸殃。
五坊使杨朝汶胡乱捉拿囚禁百姓,刑讯拷打,索取利钱,使他们相互诬告牵连,被拘禁的将近一千人。中丞萧俛上奏揭发这一状况,裴度与崔群也就此进言。宪宗说:“朕且与你们谈论用兵的大事,这点小事由朕自己处理。”裴度说:“用兵的事情才是小事,让人担忧的不过是崤山以东而已。而五坊使强暴蛮横,恐怕会扰乱京城。”宪宗不高兴。退朝后,宪宗传召杨朝汶,斥责他说:“由于你的原故,让朕不好意思见宰相!”冬季,十月,宪宗赐杨朝汶自裁而死,将他囚禁的人全部释放。
宪宗晚年喜欢神仙不老之术,颁诏在全国寻求方术之士。宗正卿李道古先前担任鄂岳观察使,以贪婪残暴闻名,担心终究要被治罪,寻求向皇上献媚的办法,于是通过皇甫镈,推荐山人柳泌,说他能够制作长生的药物。甲戌(二十四月),宪宗颁诏让柳泌住在兴唐观中炼制药物。
十一月,辛巳朔(初一),盐州奏称吐蕃侵犯河曲与夏州,灵武奏称在长乐州打败吐蕃,攻克长乐州的外城。
柳泌向宪宗进言说:“天台山是神仙聚集的地方,有许多灵草,虽然臣能够识别,但是没有力量将它们弄到手。如果臣能够去做那里的长官,可能会找到它们。”宪宗相信他的话。丁亥(初七),宪宗让柳泌权且代理台州刺史,还赐给他金鱼袋和紫色的朝服。谏官争着上奏认为:“君主喜欢方术之士,但还没有让方术之士治理百姓,处理政务的先例。”宪宗说:“烦劳一个州的力量,就能够为君主带来长生,做臣子的又有什么可吝惜的呢!”从此,群臣都不敢谈论此事。
甲午(十四日),盐州奏称吐蕃逃走。壬寅(二十二日),宪宗任命河阳节度使乌重胤为横海节度使。丁未(二十七日),任命华州刺史令狐楚为河阳节度使。乌重胤率领河阳精锐兵马三千人前往横海,河阳士兵不愿意离开家乡,中途溃散,返回河阳,又不敢进城,便在城北驻扎着,准备大肆抢劫。恰好令狐楚来到河阳,便单人匹马地出城,前去慰问安抚他们,与他们一同回城。
在此之前,田弘正请求由黎阳横渡黄河,会合义成节度使李光颜,前去讨伐李师道。裴度说:“魏博的军队渡过黄河后,就不能够再撤退回去,必须立刻进军出击,才能取得成功。魏博的军队来到滑州后,便要依靠度支供应,朝廷空有供给军饷的烦劳,魏博军却会重新产生观望的态势。田弘正或许再与李光颜互相猜疑,就益发会导致战机拖延。与其渡过黄河而不进军,还不如在黄河以北蓄养声威。应当让田弘正暂时饱喂战马,砥砺兵器,待到霜降后河水下落时,由杨刘横渡黄河,径直奔赴郓州,可以前往阳设置营盘,军队的声势自然就会变得盛大起来,敌军便会人心动摇。”宪宗听从裴度的意见。就在本月,田弘正率领全军由杨刘渡过黄河,在距离郓州四十里处修筑营垒,敌军大为震惊。
功德使进言说:“凤翔法门寺的塔中有释迦牟尼佛的手指骨,相传寺塔三十年开放一次,开放时就会年成丰熟,人民安宁。明年法门寺塔正当开放,请去迎接佛指骨。”十二月,庚戌朔(初一),宪宗派遣中使率领僧众迎接佛指骨。
戊辰(十九日),宪宗任命春州司户董重质为试太子詹事,将他交付武宁军驱遣,这是应李愬请求作出的决定。戊寅(二十九日),魏博、义成两军将俘获的李师道的都知兵马使夏侯澄等四十七人送往京城,宪宗对他们一律释放不杀,分别交付俘获他们的行营以供驱遣,还说:“如果有人需要照料父母,打算回家,就从优发给盘费,打发他们回去。朕要诛杀的人,只有李师道一人罢了。”于是,敌军将士得知这一消息,前来投诚的人接连不断。当初,李文会与哥哥李元规都在李师古的幕府中供事。李师古去世,李师道袭位,李元规辞职离去,李文会嘱托李师道的亲信同党请求把自己留下。李元规准备启行时,对李文会说:“我离开,便因抽身引退而获得安全。你留下来,肯定会因地位骤然显贵而遭受祸殃。”及至官军从四面开来,平卢军队的形势日益窘迫,将士们吵吵嚷嚷,都说:“高沐、郭昈和李存为李司空忠心谋划,而李文会诡诈而谄谀,是他杀死高沐,囚禁郭昈和李存,以至招致这一祸忠。”李师道迫不得已,将李文会斥逐为摄登州刺史,把郭昈和李存召回幕府。
宪宗经常告诉宰相们说:“人臣应当努力向善,怎么能够喜欢树立朋党集团呢!朕是非常憎恶朋党集团的。”裴度回答说:“事情的原则是以门类相聚合,事物是以群体相区分。君子与小人各自志趣相同,从情势上说就一定各自相会。君子们成为同一类人,叫做同德;小人们成为同一类人,叫做朋党。表面上虽然相互近似,实质上实在相差甚远。这就在于圣明的君主能够辨别他们做的事情是邪恶的,还是正直的。”
武宁节度使李愬与平卢兵马交战十一次,都取得胜利。己卯晦(三十日),李愬进军攻打并攻克金乡。李师道生性胆小怕事,自从官军前来讨伐,只要得知有些小小的失败以及失去城镇邑落,总是忧恐惊吓得生一场病,因此他的亲信都隐瞒战况,不把实际情况禀告给他。金乡是兗州的险要之地,失去金乡以后,金乡刺史派遣驿站的士兵骑马前来告急,李师道的亲信不给通报,所以李师道直到死去,竟然不知道金乡的失陷。
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819年)春季正月,辛巳(初二),韩弘攻克考城,杀掉两千多人。丙戌(初七),李师道所署任的沐阳县令梁洞率领全县向楚州刺史李听投诚。
吐蕃派遣使者论短立藏等人前来与唐朝重归于好,使者还没有返回,吐蕃便前来侵犯河曲。宪宗说:“他们的国家失去信用,派来的使者有什么罪过!”庚寅(十一日),宪宗打发吐蕃使者回国。
壬辰(十三日),武宁节度使李愬攻克鱼台。
中使将佛骨迎接到京城,宪宗让佛骨在宫禁中停留三天,于是遍送各寺。上自王公,下至士子与庶民,人人瞻仰供奉,施舍钱财,惟恐不能赶上。有人将全部家产充当布施,也有人在胳膊与头顶上点燃香火供养佛骨。刑部侍郎韩愈上表直言极谏,他认为:“佛,是夷狄的一种法而已。由黄帝以至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年高寿长,百姓安宁快活,那个时候,是没有佛的。东汉明帝时期,开始有佛法。此后,中国变乱危亡接连不断,朝廷的命运与福气都不甚久长。宋、齐、梁、陈、北魏以后,对佛的侍奉逐渐恭敬起来,而这些朝代存在的年代尤其短促。只有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他曾前后三次舍身去当寺院的家奴,最终却遭受侯景的逼迫,在台城饿死,不久以后国家也灭亡。侍奉佛是为祈求福缘,但梁武帝却反而招致祸殃。由此看来,佛不值得使人相信,也是清楚可见的!百姓愚昧无知,冥顽不化,容易受到迷感,难以晓谕开导,如果看到陛下都这样去做,都说:‘天子尚且专心一意地敬佛信佛,我们老百姓低微下贱,对待佛难道还能够顾惜性命吗?’佛本来就是夷狄人氏,口中不讲先代帝王留传下来的合乎礼法的言论,身上不穿先代帝王规定下来的标准的中国服装,不懂得君臣之间的大义,不明白父子之间的恩情。假如佛本身尚在人世,接受本国的命令前来京城朝拜,陛下宽容地接待他,只不过在宣政殿见他一面,在礼宾院设上一宴,赐给他衣服一套,派人护卫他走出国境,是不会让他迷惑众人的。何况佛本身久已故去,剩下来的枯朽的骸骨,怎么宜于将它请进宫殿!古代的诸侯在国内举行吊唁,还要先使巫师用桃树与苕帚去驱除不吉祥的鬼魂,现在陛下没由来地拿腐朽秽浊的东西亲自观看,事先不让巫师降神祈福,不用桃树与苕帚除凶去垢,群臣不议论这种做法的错误,御史不纠举这种做法的罪责,臣实在为此感到羞耻!请求陛下将此佛骨交付给有关部门,将它丢到水里火里消灭掉,永远断绝此事的本源,切断天下的疑问,杜绝后世的迷惑,使天下的人们知道大圣人做出的事情,超过平凡人物的千万倍,这难道不是盛大的事情吗!如果佛有灵性,能够制造祸福,一切灾殃与罪责,都加在我的身上好了。”
宪宗得到上表,非常恼怒,拿出来给宰相们传阅,准备以最严厉的刑罚处治韩愈。裴度与崔群为韩愈进言说:“韩愈虽然狂妄,但他所言发自内心的忠诚,陛下应当对他宽容,以开通言路。”癸巳(十四日),宪宗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
自从战国时代以来,老子、庄子与儒家较量胜负,交相议论我是你非。及至东汉末年,又增加佛家,但是喜好佛家的为数尚少。晋、宋年间以来,佛家日益繁盛,由帝王以至于士子庶民,没有不尊崇信奉佛家的。庸俗的人们害怕得罪,羡慕福缘,清高的人们谈论空泛诘难实有。唯独韩愈憎恶佛家损耗资财,迷惑百姓,尽力排斥佛家,他的话往往过于偏激。只有他的《送文畅师序》论述最得要领,文章说:“大凡飞禽低下头来啄食,仰起头来四面张望,走兽在深密之处藏身,很少出来走动,这是害怕有些物种危害自己,但仍然不能幸免。弱者的血肉,就是强者的食物。现在我与文畅安心地居住着,悠闲地饮食着,从生到死都过着闲逸自得的生活,与飞禽走兽面临的境状不同,怎么能够不知道这是从哪里得来的呢!”
丙申(十七日),田弘正奏称在东阿打败淄青兵马,斩杀一万多人。
沧州刺史李宗奭与横海节度使郑权不和,不肯接受郑权的调度管束,郑权奏报李宗奭的情况。宪宗派遣中使调他回朝,李宗奭让军中将士挽留自己,自己上表声称害怕造成变乱,不敢离开沧州。宪宗颁诏以乌重胤替代郑权,沧州将吏恐惧,便驱逐李宗奭,李宗奭只好逃奔京城。辛丑(二十二日),李宗奭被斩杀于独柳下。
丙午,田弘正奏败平卢兵于阳谷。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己亥,公元819年),二月,李听出兵袭击海州,攻克东海、朐山、怀仁等县。李愬率军在沂州击败平卢兵,攻克丞县。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听说唐官军日益逼近,于是征发民夫修治郓州城池,加强防守。又征发妇女,百姓更加恐惧怨恨。都知兵马使刘悟,即唐肃宗朝平卢节度使刘正臣的孙子。李师道命悟率兵万余人屯驻阳,以拒抗官军。刘悟治军宽厚,使士卒人人自便,不加约束,军中称誉他为“刘父”。及至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率军南渡黄河,进攻淄青,刘悟军无准备,出战屡败。有人对李师道说:“刘悟不修军法,专意收买人心,恐有异志,应早有防备。”于是,李师道托言商议军事,召刘悟来郓州,想借机把刘悟杀死。有人劝李师道说:“今官军四面围攻淄青,刘悟尚未有谋反的迹象,听信一人之言就把他杀死,诸将中谁肯为您效力!这是自除爪牙。”李师道认为言之有理,留刘悟在郓州十日后,命他仍回阳谷,并赠送大批金帛加以安抚。刘悟知李师道已怀疑自己,返回军营后,秘密做防守准备。李师道因刘悟率兵在外,任命他的儿子刘从谏为门下别奏,留在郓州。刘从谏每天与李师道家奴游玩,获悉李师道阴谋,写密信转告父亲。部下又有人对李师道说:“刘悟终必谋反,不如早日除掉他。”丙辰(初八),李师道密派亲信二人带手令前往阳谷,命行营兵马副使张暹杀掉刘悟,割下他的头送郓州查验,然后由张暹代领行营兵马。这时,刘悟正在一块高地上树立帐幕,设置酒宴,离开军营二三里。二使到阳谷军营后,密将李师道手令授予张暹。张暹向来和刘悟相好,便假装与使者商议说:“刘悟从郓州节度使府回来后,已有防备,此事不可匆忙。请先让我去报告刘悟,假称‘李师道派人来尉问将士,带来大批赏赐物品,请都头速归军营,一同接受指令’。这样,刘悟必然不疑,然后可乘机下手。”二使同意张暹的意见。于是,张暹把李师道手令揣在怀中,到刘悟饮宴处,命随从退下,交刘悟观看。刘悟得知李师道阴谋后,秘密派人擒杀二使。这时,天已傍晚,刘悟乘马缓行回营,坐于帐中,重兵把守,严加防备。随后,召集众位将领,声色严厉地说:“我和你们不顾死活抗击官军,确实对得起李师道。今李师道听信谗言,派人来杀我。如果我死,你们随后也会被杀。当朝天子发兵围攻淄青,声明只杀李师道一人。如今我军形势日渐窘迫,我等为什么要随他一同被灭族!现在,我和大家商议,打算卷旗束甲袭击郓州,奉行天子之命,杀李师道,不仅可免我等危亡,而且可图富贵。大家认为如何?”兵马使赵垂棘站在诸将前头,沉默很久,说:“不知此事能否成功?”刘悟应声骂道:“难道你要与李师道同谋吗?”即命斩首。接着,挨个询问,诸将凡迟疑不言者,一律斩首,并斩杀军中向来为众所憎恶者,共三十余人,尸首列于帐前。其余诸将都两腿发抖,说:“愿听都头命令,尽死效力!于是,刘悟下达出兵命令,对士卒说:“攻入郓州,每人赏钱一百缗。除军库外,凡节度使住宅及其他叛党家财,允许你们任意掠取,有仇者许可报仇。”接着,命士卒饱食一顿,每人携带兵器,半夜时分,听鼓声三响后出发。将士口衔枚,军马缚口,防止喧哗;凡遇行人,都执留军中,以防走漏消息。军行所至,人都不知。距郓州数里时,天还未亮,刘悟命将士就地待命,听城上巡逻的木邦声停止后,派十人先行抵城下,言称“刘都头奉节度使手令入城”。守门人请大家稍候,正想写书简秉告李师道时,十人突然拔刀欲斩,守门人一哄而逃。刘悟率大军随后赶到。城中听说有兵马袭击,喧哗动地,一片混乱。等到刘悟入城时,内城已被攻开。只有李师道所住的牙城还在抗拒坚守。刘悟下令纵火焚烧,用大斧辟开城门,将士一齐涌入。城中亲兵不过数百人,开始还有人发箭抵抗,后知寡不敌众,都投弓箭于地而降。刘悟率将士入淄青节度使府,命搜捕李师道。李师道和他的两个儿子藏在侧面的床下,被士卒搜出。刘悟命把李师道父子押到节度使府门外的空地上,派人对他说:“刘都头奉天子密诏,打算将您送到京城面见皇上,但是您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皇上呢!”这时,李师道仍想能幸免一死,他的儿子李弘方仰面叹道:“事已至此,盼求快死为幸!”随后,父子三人都被斩首。从清晨到中午,刘悟命令左、右都虞候巡行街坊和集市,禁止将士焚掠,到下午,城内很快安定。于是,刘悟命将士和百姓到鞠场集中,亲自乘马绕场一周,安抚慰劳众人。然后,下令处斩与李师道一起叛乱者,共二十余家,文武将吏目睹叛乱者被杀,又怕又喜。刘悟与李公度相见,二人握手哭泣。又命把贾直言从狱中放出,置于幕府参议军事。在刘悟率军从阳出发袭击郓州前,曾暗中派人把行动计划转告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约定:“如果事成,就举烽火相告;万一城中有防备不能攻入,请率兵相助。事成之后,全部归功于您,我不敢据功为己有。”同时,请求田弘正率军进据阳谷营地。这时,田弘正看到烽火,知道郓州已被刘悟攻克,便派使者前往祝贺。刘悟把李师道父子三人的首级放入盒中,派人送到田弘正军营,弘正大喜,写文告上报朝廷。至此,淄、青等十二州全部平定。起初,田弘正得李师道首级,怀疑是否真实,于是,命夏侯澄前来辨识。夏侯澄仔细看后,大声痛哭很久,悲痛欲绝,接着,将李师道首级捧起,用舌尖舐净眼睛中的灰尘,然后又大声哭泣。田弘正见此情景,不免受到感染,认为夏侯澄忠心重义,也不责备。
壬戌(十四日),田弘正奏捷文告送到京城。乙丑(十七日),唐宪任命户部侍郎杨於陵为淄青宣抚使。已巳(二十一日),装着李师道首级的盒子送至京城。自从唐代宗广德元年(年)以来,蕃镇在河南、河北三十余州割据跋扈,自命官吏,不向朝廷上供赋税,将近六十余年,至此全部重新遵守朝廷法令。唐宪宗命杨於陵分割李师道淄青十二州。於陵阅视淄青地图和户籍后,根据各州土地的远近,士卒和军马的多少,以及仓库虚实,拟分为三道,使各方面情况比较平均:以郓州、曹州、濮州为一道;淄州、青州、齐州、登州、莱州为一道;兖州、海州、沂州、密州为一道。宪宗准奏。
刘悟根据当初发布的讨伐李师道诏书所说“如果部将有人能杀李师道,率军投降朝廷,即以师道官爵授予此人”,认为自己应该为淄青节度使,尽得淄青十二州。于是,开始擅自任命文武将吏,更换州县官吏。他对部下说:“军府政事,一切遵循旧制。今后,我和大家抱子弄孙,长享富贵,还有什么可以忧愁的呢!”唐宪宗拟把刘悟调离淄青,但恐怕刘悟拒不从命,而不得不再次用兵。于是,下密诏给田弘正,命他观察刘悟的言行,看他是否可能拒诏。田弘正接到宪宗的密诏后,每天派人前往郓州,借口与刘悟交好,实际上是观察他的言行。刘悟力大无比,喜欢摔跤,攻克郓州三天后,就教军中壮士练习摔跤,他和魏博的使者在庭院中观看。刘悟一边观看,一边挽袖捋臂,有时还离座呐喊助威。田弘正听说后,哑然失笑,说:“像他这个样子,如果调动的诏书下达,肯定会立即成行,不可能有什么作为。”庚午(二十二日),唐宪宗诏命刘悟为义成节度使,刘悟接诏后,惊慌失措。第二天,就上路赴任。这天,田弘正率众将为刘悟送行,到郓州城西二里时,在驿站与刘悟相见,刘悟接受义成节度使旌节,征召李公度、李存、郭昈、贾直言为幕僚,赶赴滑州上任。
刘悟向来和李文会相好,当初攻克郓州后,曾派人到登州去请李文会。李文会尚未到郓州,郭昈、李存听说刘悟即将调往他地,二人商议说:“文会是奸佞小人,由于他的缘故,致使淄青败乱,李师道遭灭族之灾,众人无不以他为仇人!如果不乘此良机把他杀掉,等田弘正来后,肯定以宽大为怀,那时,将怎样来报大家的这个仇恨呢!于是,二人伪作刘悟手令,派人出使登州,命杀李文会,割下他的头回来报告。使者在齐州东南方向的丰齐驿碰到李文会,将他杀死后,回到郓州。这时,刘悟已经和郭昈、李存等人离开郓州前往滑州,使者无法再报告。李文会有两个儿子,一个逃亡,一个死在狱中,他的家产全都被人掠去,田地和庄宅被朝廷没收。
唐宪宗下诏,命淄青行营副使张暹为戎州刺史。癸酉(二十五日),唐宪宗加封田弘正为检校司徒、同平章事。
当初,李师道在败亡前的几个月,紧张多疑,听到风吹鸟飞,就怀疑有什么变故,于是下令禁止郓州人在一起饮宴相聚,以及行人悄声私语,如有违犯,就严刑惩处。田弘正来到郓州后,下令除去这些严苛的禁令,放纵百姓们游乐,寒食节七昼夜不禁行人往来。有人劝田弘正说:“郓州人随同李师道数年,与朝廷为敌,现虽已平定,人心尚未安定,不可不防。”田弘正说:“如今淄青暴乱为首者已经诛除,应当施行惠政,如果仍以严刑为政,那就好比是以夏桀来代替夏桀,又有什么改善呢?”
起初,在元和十年时,朝廷数万官军围攻淮西吴元济,叛贼多次派人潜入潼关,截断皇陵门戟,焚烧官仓粮储,甚至用箭把恐吓信射入京城,制造混乱,吓唬朝廷和百姓,以便阻挠官军的进攻。朝廷严令有关部门搜查,潼关官吏甚至把来往行人的背包和箱子都打开查看,但始终未能禁绝这类不测事件的发生。等到田弘正进入郓州后,翻阅李师道的文书,发现其中有赏赐杀宰相武元衡的刺客王士元等人的记载,以及赏赐潼关、蒲津官吏、士卒的案卷,这才知道以往种种不测事件,都是由于官吏、士卒受敌贿赂,容纳叛贼作乱。
裴度把朝廷对淮西、淄青用兵以来,唐宪宗勤勉为政、日理万机的情形编纂成册,在陪伴宪宗饮宴时,乘机献上,奏请宪宗盖印,然后交付史官。宪宗说:“如果这样做,就会使史官产生错觉,以为是朕指派你编纂的,其实,这并非朕的本意。”于是没有准许。
三月,戊子(初十),唐宪宗命华州刺史马总为郓、曹、濮等州节度使。己丑(十一日),命义成节度使薛平为平卢节度使和淄、青、齐、登、莱等州观察使。命淄青四面行营供军使王遂为沂、海、兖、密等州观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