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世界•老子《道德经》爱世界•文化传媒

三愚讲经|《道德经》的缘起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9人  素养天然
三愚讲经|《道德经》的缘起

访问实证国学版《道德经》新译 作者 张  三愚

    老子的《道德经》 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的中华文化瑰宝。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传承与发展成为国家战略,弘扬实践国学,推动的重大举措。在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灿烂的文化,而《道德经》就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在世界各国都有广泛和长远的影响。

改造世界的能力,取决于认知世界的水平。《道德经》言简意赅,内容宏大。大至宇宙,小至微尘,有修身,有长生,有用兵,有治国,更有无为取天下。所以,《道德经》之妙在于用,可为当今世界一指路明灯。

实践国学版《道德经》新译本侧重于实用,不是讲“道理”,而是讲“道”。道理服务于头脑,道服务于心,支持于行动,实践出真理。

实践国学版与之前版本的《道德经》有何区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新译实证版《道德经》作者张三愚。

记者:请问实践国学版《道德经》与之前版本的《道德经》有什么区别?写作的机缘是什么?

张三愚:《道德经》自古到今已经有五千多个版本和一万多种翻译。所有的翻译和版本都各有特色。但侧重点都有不同,如尹喜翻译的《道德经》侧重于养生,吕洞宾翻译的《道德经》侧重于炼丹修行,王弼翻译的《道德经》侧重于文译,憨山大师翻译的《道德经》侧重于佛学,南怀瑾翻译的《道德经》侧重于国学和修行。

      这让我体悟到,一个人在每个不同的意识和能量状态、不同的年龄、经历下对《道德经》的感悟都是不一样,这并没有对错,重要的是他当下的感悟可以支持到他当下的生命成长。真正的经典是一个“活体”,应该让每个人自己去感悟。

      而在我创办老子  学  院的发展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大道至简”和“返璞归真”。“道”的本质就是那么简单——就如同一杯水、一口气罢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次决定用源头的思维重新释译《道德经》。

记者:什么是源头的思维?

张三愚:源头就是对谁都有效的“解析和定义”。这次新译,我对《道德经》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使其更接近于“本义”,更能接近于“道”的本源,让上至专家学者,下至平民百姓都可“看得懂”“立可行”,让“道”成“路”。

记者:与之前的《道德经》版本有什么区别呢?

张三愚:此次《道德经》新译,在几个方面作了重大调整:

第一,对《道德经》的八十一章排序做了调整。过去所有版本都把“道可道,非常道”作为第一章,而我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放在第一章。因为《道德经》的“道”篇,首先要引出“道”,才能讲道。八十一章重新调序后,分九篇内容,每篇九章,更具承前启后的逻辑关系性,《道德经》的脉络思想更加清晰。

第二,对《道德经》很多篇章的文字断句做了调整。正是因为许多断句的差异,造成了很多世人误解了《道德经》的本意。《道德经》作为万经之首,应该与所有其他的经典相合,而不是相冲。比如大家一直都在争议的就是《道德经》里面提到“圣人不仁和天地不仁”。这好像和儒家讲的圣人要“仁”,做一个仁人,天地是慈悲的相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的争执?就是因为在过去翻译断句的时候出现了偏差。比如原文我做了新的断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新断句的翻译是: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不因为(某些)万物拿刍狗供奉他就特别对待;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不因为(某个)百姓拿刍狗供奉他(比喻送礼或阿谀奉承)就特别对待。

      同样的,关于“绝圣弃智”一直是过去几千年不同的版本都公认的,觉得要杜绝圣人,要去掉百姓的智慧。同样,好像是圣人要把智慧丢弃,实际这里也有一些偏差。“绝圣”就是不要圣人的虚名,而不是不要圣人的智慧,其实是要和后面的词结合起来。“绝圣,弃智民,复孝慈”。这样区分的意思会有什么不同。

大家看一下,我既然不标榜圣人的虚名,当然百姓也不会花费心思去做一个虚伪的圣人了,这个时候老百姓都回到自然而然的状态。绝圣和弃智民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绝圣弃智,是让圣人把智慧放掉。圣人有智慧,但他不拿智慧来利用民,不拿智慧来统治和利用你。同样的,民可以有智慧,但不是用智慧去做一个虚伪的善人或者伪人,所以叫弃智民,不是要弃智。

类似这样的翻译的译著在过去的经典中都没有出现,所以我们这次做的《道德经》主要是正本清源,回到大道至简的状态,让这些更接近于道的本源。既然是道,它就会让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而不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理解。这一次我们鼓足勇气去出新版本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道德经》新译本称为实践、实证版。道不是缥缈的,整个《道德经》涉及到如何治国、如何治家、如何健康,甚至涉及到如何探索认识宇宙、如何认识生命本质、如何处理关系。所以《道德经》涵盖的范畴很多,大到治国,小到治家,微小到可以修身。既有宇宙的真相、生命的真相,也有社会的现象,所以这样的一个《道德经》,我们会从实用的角度来做这次的讲解。

《道德经》不是一门简单的知识,而是具有实践和指导意义。可以落实到“用”的层面。看了新版《道德经》不会觉得我只是学了一本经典,或者说我懂了一门学问,而是每一个讲解都跟我们当下的事业、当下的国家、当下的家庭、当下的身体结合起来,可以学以致用。所以我们这一次的《道德经》的翻译和讲解,我们更愿意把它叫一个实践国学。

第四,对未来做个引领。现在的人们开始关注“系统化思维看问题”,把个人、家庭、社会开始串联起来,开始思考人类的发展方向,而《道德经》里面为这些都做了一个系统讲解。这个系统是什么?就是《道德经》作为万经之首,它不仅蕴含了自己的道理,而且可以把其他的经典贯通起来。

我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道德经》就像宇宙和生命的一个原理说明书,《黄帝内经》就是关于生命的一个硬件的升级程序,《佛经》、《圣经》、《古兰经》就像软件的升级,《易经》就是使用说明书、侧重于你怎么样用它,《论语》就是我们的言行举止行为规范。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各种经典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但它们相互之间又是通的,并不是矛盾的一体,这才符合“道”涵盖一切、容纳一切,而一切都可以“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许多人认为这次《道德经》新译是一个颠覆,这个颠覆不是文字上的颠覆,而重要的是对思想和意识的一个颠覆,让我们更近距离地触摸“道”。我们不敢说我们这一次的讲解就达到了《道德经》所表达的终极的“道”的本质,我们只能说我们做了一个抛砖引玉的角色,我们欢迎更多的人用更多不同的观点去演绎“道”、诠释“道”、传播“道”,我们愿意让这个“道”变得平民化、质朴化,可以更轻松的应用。

记者:据说老子  学  院来开设了专门的《道德经》的培训班,你讲的和之前其他老师讲的会有什么不同?

张三愚:古人讲“道理”,三愚讲“道行”。为什么我要讲?不讲道唯恐失道,要让道可解、可明、可证、可行。《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从道,国,民,法,德,养生,无为,成圣等九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生命科学。让人们学以致用,以实践来验证古人之智慧。未来不仅要讲《道德经》,还要讲《周易》,让周易容易、轻易、简易。现在道之“不道”,易之“不易”。我希望通过讲“道”说“易”,开一方便法门。

道行天下,四海一家!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既是一本百科全书,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它特别适用于我们这个时代。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新版《道德经》正本清源的主要调整:

章节进行了调整:

对总共81章重新进行了归纳,分成9个主题,每个主题刚好是9节。重新编排后,使道德经的气脉得以畅通。比如,把原先的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作为了第一章,直接开门见山把什么是道给说明了。

句读调整了:

比如,原先”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样的表述其实没有多大意义,而重新断句后意义就呈现出来了:有,无相生(即有从无当中来,无中生有);难,易相成(难事从容易的方面开始做,一点点开始直到把难事解决);等等。

把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解释了

比如: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实际上,老子把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社区的展现给了世人。

《道德经》内容宏大,每一个字都是“道”它共有九篇,每篇有九章,共八十一章。

(一)道篇:让我们明了道的本质,洞悉宇宙运行的规律。

(二)国篇:治国和企业管理的智慧之道,懂得道法自然者,将是治国或是企业管理之楷模。以法治理则杂乱,以道治理则至简......

(三)民篇:从世界上最早的相对论(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早二千八百年)让我们行不言之教,尊重万事万物和人的本性发展(符合道),不需要刻意努力和奋斗,坚持有为去做,自然轻松,顺势而为......。

(四)兵篇:用兵和领导的智慧之道。教我们学习圣人,用众人之学,避众人之过,自然显化不需努力,教会我们如何以柔胜刚,以弱胜强……。

(五)法篇:教会我们如何从因缘入手,把最尖锐的(包括观点)消融,把纷乱的外象统一,把所有的闪光点归一,哪怕最微小的也不遗漏......。

(六)德篇:让我们明悉:用道来治理(国家、企业),如日月运行,万物生发,日用而不自知……。

(七)无为篇:让我们明悉国家和企业自动化运作的智慧之道

(八)长生篇:教我们了悟长生和健康长寿之道……。

(九)为圣篇:让我们明了道,学习用道的三个方面来为人处事......。

2017年,你们不应该再迷恋某一位大师——无论是天使还是其他许多位现在或过去在这世界上工作的大师。你们得在意识上成长起来,让生命体验成为指引你的真正大师。而外在的导师只是你迷路时一个临时的向导。~张三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