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中国
初涉哲学,仿佛是近几年的事。而在此之前,自认为哲学博大精深,尽管妙不可言,但本非凡品,吾则一介凡夫俗子,肉体凡胎,何干何敢与圣人对话?
人到中年,暮已至,然不畏之,闲暇之余品一杯小茶,阅一本大书(其实是人类社会这本大书还没读透),品茶亦品人生,读书亦读生命,如此而已。不知不觉已至暮年,额头遍布纹理,心丝仿若寸断,奈何?
读经、读经典,后成吾趣也!
初读无他,继而方晓字里行间跳跃的是鲜活的生命,闪耀的是理想与梦的追求;再读,方觉通体舒泰;三读,才知中西哲学之通与悖也。
中国哲学可从《周易》
随笔 中国讲起(我认为不知正确与否),周乃周密、易乃变化。周文王因困羑里演《易》八八六十四卦,乾卦第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就此两句分析大有讲究。
天行健,上天(日月)在不停的运转,这是一种最古老朴素的宇宙观。可以和西方相对论相比(1905)要早上几千年。这和我们常理中的静止相谬。地势坤,坤是势力、是包容,同时也是静中有动,这与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相吻合。故天、地之论是宇宙,宇宙在不停息的运转,地是包容,滋养万物,滋生众生。这几个字谈的就是自然。自然在按照它的轨迹依仗它的品质运转,这一点可以把它理解为道,道是什么?《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第一和第三个道就是名词,道理,按《易经》去解的话,就是规律、是轨迹,是一种自然的力量。
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人和小生命,君子就应该发奋图强,顺应天意,不畏懦去做事。这又和明代的王阳明(理学家、心学)所做的所讲的相照应,那一句是“致良知 事上练”;后一句是君子以厚德载物, 德是德行,是美德,是包容,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承载“物”。物是什么?物是当下,是未来,也因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或者周后之孟子所说“本性”“无性”“天良”这就是人的修养与勤奋。
综上所述,《周易》所讲的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自然在运转,人也必须加强修养,以承天意,敬天、畏天,顺天意,修吾身。这是我所能读出来的第一点,如河洛图等,皆如此。这一点成为我国后世圣贤立身之本,人不与天相争,不与天相悖也!
传之后世,在敬畏天地的基础上更加侧重于个人的修养,儒家
随笔 中国从“仁”引发“仁、义、礼、智、信、恕、忠、孝”等,仁是仁爱,义是大义,礼是准则,信是诚信,恕是宽恕、包容,忠是忠诚,孝是孝敬。这八个字讲的就是人对做人的标准、伦理、准则,同样也是人的修养问题,从儒家的《论语》、《大学》、《中庸》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正是通过它的口(后世则是他的弟子的口)向人传送这样一种理念;如何做人!并且将一个人(修养的目标)未来都已定下:那就是“物格而后致至,知至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即我们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还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只不过是在《礼记》中谈到了一点社会秩序。
有一点我是敢肯定的,它给人树立了一个目标,是个人修养的目标,即达到了仁、义、礼、智、信、恕、忠、孝”这样一个最基本的目标;同时也给人有一个动态的目标,即平天下。这在当时,乃至后世它本身就是一种追求,一种信仰,故称“孔孟”也。
与此同时,也有一种思想与“易经”相吻合,与“周易”的人与自然相吻合,那就是道家的思想。
随笔 中国道家的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就是人与天地与自然的关系。其中有一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傍明,挟宇宙,游于尘垢之外”道出就是与自然一体。最明显的一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这样一种思想,强调突出自然。
还有一句能够突出它的“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理解为:大自然是无所谓仁慈的,它看万物就象丢掉那个草狗一样,圣人也是这样,强调了自己的顺应自然。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也应看到其复杂的一面:“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也为天下先”。慈即慈善,让人快乐,强调不奢侈,不追求物质的欲望。不为天下先则是它的顺应天理万物之思想。全面继承这一观点的是庄子,“庄周梦蝶”道出什么,道出一个“我即宇宙,宇宙即我”这一人与自然完美的和谐。“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背,不知几千里也……”这种极具精神分裂的狂热,倒也道出了他的一种追求或者与污世俗的抗争。
由此可见,道家思想追求一种修身,那就是无欲,顺其自然,同时也强调了无妄。
综上这是中国自“易”以来的两大哲学流派,尽管同出一源,但流派不同,二者都侧重个人修养,儒家定目标,看规划、重落实;道家强调无为、无妄,我即宇宙,我即自然,天人合一,逍遥自在,即“我在”!对于群体而言,涉及更多。《礼记》《学记》中一点,似乎也是为迎合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之需也。“三纲五常”是一种秩序,是一种等级、层次严格分明的秩序,故一直在挨骂,一直被改进,一直也未被超越,这或许是中国文化之鼎峰。
与此同时,倒也出现一大批各种流派,就叫诸子百家吧。墨家强调和平,主张兼爱非攻。这是人与人之间沟通;法家强调“刑”倒是与现在的以法治国相吻合;阳明家继承了宇宙演化与人的关系;纵横家及其他不谈。更多的是国与国,与大同世界吻合等等,不一而论。
我认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其根源在于《易》,在于《儒》与《道》,而《易》则为其水之源,木之本也。
纵观中国哲学,重在于修心,无论“儒”、“道”皆如此,儒家哲学《大学》就有此语“正心、诚意”这种修心哲学在宋代达到一个顶峰,二程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明代王守仁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则是达到了另一个极端,突出了人的作用,而忽视了环境之外在。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哲学,以儒、道为根源之中国流派文化侧重于符合礼(理)之修养。这也就是为后来者更多强调在个人修养,而“存天理、灭人欲”,则完全强调了符合自然(以朱熹为主)导致了后人多为人格分裂,“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随笔 中国吾观中国古代文化,仗剑无意,快乐意仇,然至今还有谁?谁之过?
不去怀疑古之文化,昨日一文道出:近代日本对吾中华几次出手,自元以来,明清无不少也,何故?其人语曰:中国文化自宋陆秀夫南海一跃,断根矣。其自以中华文化为正统,然又反观日本人之人格,武士之风畅矣!吾思其以唐之文化为宗并得其真,融之,酿出本土文化,同时也酿就亚洲之苦累,盖如此!
所以不重人而重理,亦如此!
满清误国,即可理解为文化误国,清入关天下乱,止步引入渗透。以斯文作饵,唤天下争而执立,无奈也!然变化之异也!文在何处?在统治阶级之主流也!化于何处?化于众生也!礼崩乐坏,焉能不覆?!
反观西方,古代西方哲学以古希腊为祖,以古之神话和英雄为源,因此,其哲学又可称为神学,即秩序学。然至14世纪初,神学逐渐没落,个人思想兴起,至今自立、自由、民主皆是也!只是近代又出现了秩序学,这也是一种文化,其导致人的追求与欲望被解放,因此有了中西方哲学之近代最大碰撞。
以战争为开端的中西文化之碰撞于五四运动得以彰显。国力微弱,民心思变,于是吾中华之一大批年轻人奋笔疾书。“解放人性”“追求思想”之风兴起,倒也令中国文化灿烂一时,如梁启超、
随笔 中国胡适、鲁讯等。然而人性的底子一旦被放开,更可怕缺少收敛(这与故代之中国文化完成相悖)之精英,至民国乱矣。
新中国人的因素完全被解放,在一贫如洗之神州大地建立高堂大厦,民心之齐可矣,贫穷之疾痼矣,自然灾难、列强封锁,然众生固有所精神在!
……
……
随笔 中国“道可道,非常道”,可理解为不可说,不可说,实在不可说,道法自然,归于自然,万世之轨迹也。
强调人之修养本无错,关键是在此以何为基础!
可否作结,不可知,不可知,亦是不可知!
随笔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