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诸葛亮的单相思
1
千古奇策《隆中对》
对三国历史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年轻的诸葛亮以一篇洞观时局的《隆中对》,未出茅庐而定三分天下。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隆中对》记述的有350余字。主要内容是说:曹操很强大,暂不可与之争锋;孙权也不是好惹的,要和他结盟,荆州的刘表和四川的刘璋都缺乏执政能力,可以先后夺取这两个地方。然后,搞好内政外交。等到天下有变,就两路大军分别从荆州和四川向北进军,一举夺取天下,恢复汉室。
当屡战屡败,苛求大才的刘备听了这番高论后,犹如拨云见日,顿时茅塞顿开,当即就拜诸葛亮为自己的大谋士。
从此刘备就走出了低谷,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贯彻执行《隆中对》,逐步走向事业的辉煌,最终建立了三国鼎立中的蜀国。
如此看来,诸葛亮简直就像一个编剧,他以千古奇策《隆中对》为框架,导演了蜀汉政权从发展到壮大的全部过程,而历史的进程也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1.jpg2
《隆中对》,是一个空论
只要是了解一点诸葛亮背景的人,都可以看出这个《隆中对》的故事不可信。刘备与诸葛亮初次见面的对话过程,初看很奇妙,再看吓一跳。
据《襄阳记》和《襄阳府志》记载:“沔南名士黄承彦为诸葛亮的岳父,诸葛亮的岳母和刘表的后妻(蔡瑁的姐姐)是同胞姊妹,诸葛亮的大姐夫正是蒯家的蒯祺……”
原文记载的内容较多,限于篇幅原因不在此抄录。再说,诸葛亮复杂的亲戚关系,可能一下也看不明白。总之一句话:年轻的诸葛亮与荆州的刘表、蒯越、等重要人物都有姻亲关系。
照这样说,诸葛亮是跟刘表集团的关系好呢,还是跟初次见面的刘备关系好呢。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诸葛亮同刘备这个陌生人刚一见面就大言夺荆州。为了一己功名,出卖自己的亲戚,如此吃里扒外,你说可怕不?
如果你是刘备,你还你敢再谈下去吗?这样的人你敢用吗。
退一步讲,即使刘备和诸葛亮一见倾心,真能做到“交浅言深“”,《隆中对》的谈话内容作为一种战略意向,也是性质模糊的。
远期战略是一种推演假设,近、中期战略粗看可行,但如果考虑当时各方动态因素,也是一种空论。
2.jpg先说“拒曹”。
以《隆中对》总目标而言,拒曹是“兴汉”的先决条件。但在战略上规定对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
建安八年,曹操率军进驻西平近逼荆州。因突发袁谭、袁尚兄弟内争事件,才转兵北上,可见曹操具备随时夺取荆州的实力。
建安十二年,曹操在北攻乌桓与南攻荆州的取舍上,与幕僚有一番讨论。也就是说,在诸葛亮发表《隆中对》的当年,曹操依然对荆州掌握主动进攻优势。
而刘备驻新野时就曾被曹洪打的落花流水,仓皇而逃。后来投靠刘表,才得以驻樊城保住小命。诸葛亮受刘表节制,既谈不上主动利用曹操用兵间隙出击,更不能预定曹军对荆州用兵的时间。
而当建安十三年(208年),曹军真的进攻荆州时,刘备在当阳又被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窜时连老婆孩子都顾不得了。
彼时的政治和军事格局,诸葛亮讲“既要不与曹操争锋,又要必取荆州作为立足之地”,这是说了个大实话,也是放了个大空炮。**
刘备好歹也是带兵打过仗的人,他就真的能做到对诸葛亮一见倾心吗?
我们来评价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借用小品“卖拐”里的一句话:忽悠,你接着忽悠。
3.jpg再说“联吴” 。
“连吴”是《隆中对》中最重要的战略,可在建安十二年时,刘备是想“连吴”就能做到的吗。
首先,刘表与孙策、孙权兄弟间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孙氏在建安四年、八年、十二年三攻江夏,并于十二年攻杀黄祖。此时孙权拥兵十余万,且有“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有之”的战略目标。
也就是说,当时的孙吴和荆州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死对头,孙吴不会“连荆”,当时的刘备投奔刘表,所用军资完全依赖刘表,刘备来讲“连吴”,刘表也绝不会允许他这么干。
再者,刘备属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根本就没有连吴的条件和资本,强大的孙吴也根本不会把刘备看做联盟的对象。
4.jpg
最后说“夺益”。
“夺益”是《隆中对》中最能显示诸葛亮作为一个战略家富有远见的一个主题。
但在建安十二年前后几年,刘璋并非是一个任人宰割的肥肉。刘璋在建安五年平息益州大族赵胜叛乱后,数年之间,益州内部还比较稳定。
其次,张鲁、韩遂、马超等人是否会抢先争夺益州?尤其是韩遂等人当时己与曹操合作,曹操是否会进军益州 ? 刘璋是否会主动附曹 ?这些都是不确定因素。
以当时的信息传递条件,并不是刘备和诸葛亮所能预见到的。
那么**诸葛亮如何就会在《隆中对》对夺取益州那么乐观呢?
仿佛这一切都是天已注定,也都在诸葛亮的成算之中,这很显然是太夸张了。
5.jpg3
《隆中对》逻辑上的虚幻性
《隆中对》的最终目标则是一种主观愿望,因为客观原因,存在着三大矛盾,导致最终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跨有荆、益”与“外结孙权”的矛盾
对于孙权来说, 荆州与扬州唇齿相依。刘备的军队一旦顺江而下,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荆州对东吴如此重要,孙吴就必须要保荆州,即使刘备的部分势力存在于荆州也是不允许的。
由此可见,《隆中对》提出的既要“跨有荆、益”,又要“外结孙权”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2、“外接孙权”与“复兴汉室”之间的矛盾。
要复兴汉室,刘备就必然要将东吴作为统一的对象,而孙权也是一个雄主,他割据一方,最终目的就是要当皇帝的。
纵观三国历史,孙刘联盟稳定的时期,都是蜀国势力较弱的时期,**东吴同蜀国的联盟也只是利用关系,蜀国的强盛与孙刘联盟是水火不相容的。
那么又如何能做到“外接孙权”的同时又能“复兴汉室”?
3、刘备标榜“信义”与“统一天下”之间的矛盾
刘备素以“信义著于四海”,他就是打着“信义”的旗号来发展自己的势力的。
刘备若讲“信义”,就不能借了孙权的荆州不还,也不能抢占刘表的益州。如此,刘备“跨有荆、益”的目标就不能实现。
而他一旦占有了荆、益,就是不讲信义,自然无法取信于天下人,也会影响“统一天下”目标的实现。
6.jpg4
《隆中对》战略的阶段性实现
既然《隆中对》的战略只是一种主观幻想,那么刘备连吴和占有益州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据史籍所戴:刘表死后,荆州政局动荡,曹军进击,刘备通过公子刘琦的关系才收得荆州十余万众,这才引起静观荆州变化的鲁肃的注意,从而向孙权建议与刘备联合作战。
《隆中对》所谓的“外接孙权”,不是刘备先联吴,而是东吴先有了联合作战的意向,孙权为了东吴的利益才达成的联盟意向。
至于刘备入蜀,**则是赤壁之战后,孙权、刘备、刘璋结盟,曹军以马超孙权为主攻对手,刘璋在迎刘备入川上犹疑失误等等诸多因素作用下,才取得的结果。
可以说,这都是当时政治、军事大环境的不确定变化下,刘备钻了空子,抓住了机遇而已。
但凡成就帝业、一统天下者,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民富国强,人才济济,人心归附,政权稳定;客观条件包括敌国的内部矛盾尖锐,人心背离,人才奇缺,军力国力不断削弱。要等到己方强于敌方,最后能够各个击破,从而一统天下。
而三国分立后的魏、吴创始人又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手下都是兵多将广,英才云集。魏、吴两方都不乏统率千军、驾驭全局的雄才大略之人,他们对当时的时局发展,都洞若观火,哪一步该走,哪一步不可逾越,都能够慎重行事。
况且曹魏和东吴的综合国力都大大强于蜀国,诸葛亮所期望的“天下有变”,也不曾出现过。
所以,《隆中对》所希冀的客观条件并不具备,诸葛亮提出的发展战略,也只是他的“单相思”。
而历史的事实是,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是并不存在的,他只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出于自己的政治理想所演绎的一个故事。
三国历史上的“隆中对”又是如何产生的,限于篇幅原因,放在下篇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