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
我是一个有总结癖的人。
这篇文章特别招喷,所以不发微博,只发不开放评论的简书就好了。转到即刻也会招喷,即刻的评论喷我比微博狠多了,“产品神棍”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请即刻负责推荐的盆友别推这一篇……
昨天跟联合创始人聊天,提到我2006年就做网易的内容总监,老同事大多出来创业,都比我干得好,我在里边接近垫底的位置。作为产品经理固然很强,作为创业者其实不及格。为什么同为网易系,我创业比他们差这么多呢?
我总结了三点原因。
第一,是赛道和时机的选择。
旅行赛道有两条路线,主路是OTA,辅路是攻略行程。我这个人完全没有卖货的基因,所以选不了主路,而做攻略的时间窗口是2010-2014年,2015年这个窗口就关闭了。
我从2012年5月开始创业,从12到14有两年半的时间,穷游抓住了时间窗口,我没抓住。主要的原因是旅行攻略重运营,强产品在里边起到的作用并不大,而运营资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优势,所以领头的是2006年创立的蚂蜂窝,2004年创立的穷游,都是十年老店。其他竞品,比如我家的旅行攻略刚刚完成原始积累,准备发力的时候,时间窗口已经关闭了。
即便时间窗口不关闭,攻略行程的下一步是商品分发,我估计也做不好。
第二,是我个人能力和偏好的拖累。
我在2000-2003算是内容精英,2006-2012加入网易,做的是管理官僚。2012年创业,又把自己放回了一线的产品精英这个位置。从官僚到一线,花了不少时间适应,连画原型都要从头学,中间的产品决策失误,大概造成了半年的时间浪费。
比这个更糟糕的是,我沉迷于一线,特别喜欢产品经理这个身份,对我在VC面前的说服力造成负面影响。的确有不少投资人觉得我是个好的产品经理,不是好的创业者,就不投了。再加上旅行赛道的攻略行程本来是辅路,不是主路,CEO看上去又不像个企业家,搞得融资非常困难,拖了半年多,最后被携程收购,拿到的钱也很少,而竞品拿了多几十倍的几千万刀(……最后还是挂了,旅行赛道就是这么残酷)。
上面两块时间浪费加起来,一共一年多。之前说过,2012年5月-2014年底,市场留给我的时间机会一共就两年半,浪费掉一半,我还玩个蛋。
第三,是我社恐症的拖累。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厌恶社交,不是厌恶和人打交道,是厌恶社交。带来的负面后果是认识的人很少很少,人脉关系非常的差(相对我的行业身份来说)。
人脉差,就招不到资深而强悍的同伴。
这几年招聘,靠的是我的微博,受众是平时就关注我,信任我的人。我有一点个性魅力,容易吸引那些天资优秀,但不算资深的人,主动给我发应聘信。
但足够资深的人很少主动发应聘信,你得去社交场合认识他们,拉拢他们,哄着他们加入。而我抗拒一切的社交场合。
如果我找到了足够多的资深同伴,就能弥补我的一些个性和能力短板。蝉小队除了第一任技术合伙人Quake之外,其他人还不够资深,更多是在蝉小队里边成长起来,跟我的互补性是不够的。我们很强,但还不够强,不足以在旅行赛道的hard模式下“改命”。
上面总结的三点,最重要的是赛道和时机。如果我当时切入的是一个强产品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市场,那么我作为产品经理的优势最大化,数据很快拉起来,资本方就不会看低我。一旦产品的上升曲线好看,招聘自然顺利很多,猎头也能起到作用。
对赛道的选择,一小部分是眼光,大部分是命。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