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素养与人际沟通能力如何能够平衡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还在思索这个问题,在有些人眼中或许略显稚嫩。
在大学期间,有的同学加入各种社团,每天忙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每天都过得忙碌,自己也觉得充实。在社团中不断去结交朋友,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努力扩大自己的人脉。
当然,有的同学自进入大学时,便对四年做了具体的规划。我该考取哪些必备证书,学习专业知识,涉猎其他专业的某些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明确将要哪所大学那个专业的研究生。想方设法的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干货的实力派。

身边的同学和我说,“干嘛这么拼了,只要考试不挂科,每天在社团和学长学姐打好关系,结交朋友,对你以后才有用,这个社会就是和人打交道,人际圈子大,还怕找不到工作吗?” 也有同学和我说“你不努力利用时间,充实自己,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你以后工作如何面对各种具有知识技能方面的工作,难道一味的靠度娘?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难道凭借着朋友就能生存?”
两位同学各有各的道理,我们不能否认她们的立场。但如何保持学习与人际沟通之间的关系却得我们自己理性思考。
当今社会,大学已然脱离了那个专业对口分配的时代,大学专业宽口径就业已成为一种常态。如若你一味的去学习自己专业知识,不看重人际交往,最终可能会陷入自己界定的小世界,与其他人脱离。但如果你过分的注重个人的交往圈,而忽略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提高,即使在朋友提供的机会面前,你也可能会因为能力缺失而与机会失之交臂。
所以,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急需我们思考,权衡利弊。在能够保证自己自己专业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去拓展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才是最合适的做法,切莫得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