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

整理餐具时,发现这只变了形的叉子排在其中,实在是突兀!与其他排列整齐一摸一样的叉子一比较,显得另类、不协调,影响了整体的美观和统一,最重要的是不方便放置:放在一起凌乱;单独放占用空间;扔掉还能用,对不起花钱买的银子。
“真是个异类!”猛然间脑子里就蹦出来这句话,把我自己吓了一跳,因为这是我常从别人口中听到的一句话。有时说的是我,有时说的是别人。
似乎只在与眼前的偶然吻合中,我才如此清晰地看到“异类”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说者心中的褒贬。
从一个主人、管理者、领导的角度来看—就像我此刻的身份,绝对是拥有至高无上的统治和管理权的,“异类”是最不好管理的,就像我上面选择的处理方法那样,有效可行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同类中剔除出去。这也就很容易让人想到“清除异己”在任何国家里的政治运动和革命中的口号、以及这个口号的含义了!
所以以某类人群、某个阶层、团体等对人称为“异类”的,基本是站在高高在上位置,以一个管理者的口吻和身份对他人做出的分类和划分,俨然被称为“异类”的已经不够格在他所属的群体、阶层、团体中,一种“我宣判把你从我所属的类别中清除出去”的变现说法!
而这背后就是一套便于社会秩序管理的社会制度,和被这种制度所灌输的群体意识、群体思想、甚至是群体生活!他们从来不会看到个体的差异性,即便如此也会被“少数服从多数”的所谓民主给否决了!在这样的体制下,似乎“异类”、“少数人”是没有、也不该有什么“多数人”该有的权利和利益的。这也是很多本质上的不同的个体愿意被塑造成集体中的一个模块儿的原因吧!因为“异类”意味着被嫌弃、被孤立、被淘汰!



想到被奥斯卡提名的动画片导演Max Lang所编辑撰写的这本儿童书里,从小就开始对孩子认知和接受他人与自己不同的差异性的教育,不禁感慨:若是那些和我一样常被人当“异类”看待的人,早些受到这样的认知教育,在幼小的心灵里就种下了对这个带有贬低词汇的免疫疫苗了!
也正因为此,被划归“异类”的乔布斯、比尔盖茨大行其道,有了改变世界文字的微软、让人类进入超感思维的“苹果”......也会有了那么宽松的环境,让特斯拉在荒郊野外独自逍遥建起自己的实验基地,才有了拥有将近278项专利发明的伟大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也有了借用他的发明而使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特斯拉”牌汽车。

也正是允许孤僻异类的梭伦在瓦尔登湖畔寂寂生活,才会有传世之今的名作《瓦尔登湖》。

同样出了函谷关的老子,留下了滋养千年人类的名篇《道德经》。

曾有幸遇到原法源寺主持能行法师,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犹在耳边“异人可遇不可求”。这是在那个时代唯一一个我遇到的对“异类”不是贬而是尊敬的人、长者、管理者。
也只有在不牵扯利益分配、权利纷争、资源无限的永恒世界里,才不会有什么“异类”与“同类”、“少数”与“多数”的划分,因为只有在这里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才知道:供养他们生命不是哪个人、哪类阶层、哪类团体、甚至不是哪个国家!永恒的世界里没有国度划分、也没有群属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