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也是年终岁尾最后一个赶集日。
所以这样的赶集日,自然是人最多的,也是做生意的人想抓紧挣今年最后一笔钱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的收入可以赶得上之前的一个月,当然也看你卖的是啥。
我倒是不慌的。家里人8点就去街上了,连早饭都没有吃,也不知道到底要买什么。
外面菜地上,是明晃晃的霜。我以为,今天会有大太阳,结果是今天的太阳没有了踪影。很冷,将手放到外面,只需要30秒,手就冻得失去知觉。
所以直到8点半才起床,将衣服放进洗衣机里,煮了一碗面条和鸡蛋。做完这些,就到了9点半。
做早饭的时候,猫咪一直在脚边蹭我,又不停的叫唤。我知道它一定饿了,可我也不知道它要吃啥。想弄一点肉给它,我翻遍了冰箱,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给它扔了一个鸡脚。
9点30分,家里赶集的也回来了,东西买了不少。我决定上街去看看,看看那个壮观的场面,然后还承担了购买香油和面条的任务。
兜里揣了一些南瓜子,哈哈,我这个小吃货,一路走着,也一路吃着上街。路遇很多熟人,他们都是返回的,每个人手里都拎着大包小包的,最多的是爆竹和鞭炮。大人居多,小孩子很少,这样的氛围,和我们小时候差了很多。
我走得很慢,天的确很冷,将羽绒服帽子戴在头上前行,暖和了许多。步行20分钟,就到了街上。
所谓的街,其实也就不到100米吧,两边都摆满了商品,吃的玩的居多。
有两样食物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一样是绿豆糕,不是浙江的特产,而是用热油炸出来的香软合适的粑粑。我每次看到这个,必定会买一个来吃。当我看到一个孩子拿着它在吃的时候,我就断定这街上有人在卖。可是,我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有遇见,估计是卖完了收摊子了吧。为什么我会对它情有独钟呢?还是和小时候有关吧。小时候,有时和妈妈一起去赶集,妈妈会给我买上一个,那个味道,至今无法超越,也就会被留恋。用汤圆粉子和绿豆做成的食物,油炸后,软糯香鲜。记得有一次,就在买粑粑的当口,妈妈的钱被小偷偷走了,我也就没有吃上那个粑粑。
另一样是爆米花。一个小孩抱着一大袋爆米花从我面前经过,我也看见了制作爆米花的地方,尝了一颗,甜甜的,但不香,和电影院买的差不多,也就作罢。昨天学校接力文字中,小青老师放了一张我们小时候爆爆米花的场面,那个时候也是激动无比。制造爆米花的人背着机器下乡,家家户户都会拿出一些玉米去做这个,我也很喜欢经过“砰”的一声炸出的爆米花,那也是人间美味。为什么现在没有那样的味道了呢?因为玉米的品种不一样了,制作方法也不一样,逝去的童年也不一样了。小时候,家里能够留出玉米去做爆米花,也是需要平时节衣缩食的,因为玉米会成为我们的主食,而有时,主食都会断粮,就会用红薯土豆当饭吃,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爆米花的美味也就成为童年记忆的担当。
在街上可能就逗留了几分钟吧,很多人都散去,街道也可以正常过车了。我们拎着香油和面条,慢慢往回走。
一年一年,日子很快,我们也慢慢变老,这样的赶集生活,是在和童年的那个我重逢。
我还是有些纯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