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归因谬误
昨天下午和朋友在餐厅吃饭,旁边桌上一位男士委屈又愤怒的声音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你知道吗,她总是曲解我的建议,比如说,我看到一篇励志的好文章,发给她,立马就会炸:凭什么那个老妖精做到的,你就要我做到?!……
我听到一本关于父母和儿童如何沟通的书,发给她,想让她知道每天给孩子看 ipad ,对于孩子的大脑发育是有害的,她就说我怪她不会照顾孩子……
她总是发牢骚说我在工作上不帮她,但是我给她提建议,她就立马说我要求太多,总是针对她。
她不求上进,每天不是在各各购物App上买买买,就是刷一些无聊的低俗小说,沉湎于高富帅的温柔乡里不能自拔,反过来就叹息说自己命苦……
这根本就是她好逸恶劳的本性,不想着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而是通过病态的购物和囤积来获得短暂的爽感。一天收到七八个快递,家里客厅里、书房里、过道上到处都堆着快递箱,我儿子走路都磕磕磕绊绊,想要顺畅地走过去都难。我都要疯了……
她是一个没耐心的人,经常对着孩子大吼,还发脾气打孩子。我真的宁愿一个人带着孩子,也不想孩子生活在这样杂乱又没有安全感的家庭里……
你能理解么?真的不想再这样下去,我对她一点信心都没有,真是彻底绝望了……”
正好菜上来了,我和朋友扭过头来,相视一笑。
我打趣他:上次听你说准备要小孩,你家夫人多才多艺,温柔贤良,你们的感情那么好,孩子将来一定会很聪明很幸福。隔壁那家的小孩真惨,碰上这样的妈妈,前途真是堪忧。
朋友说:你也相信那位妈妈真的就如小孩爸爸所说的那样吗?那你可能也跟他爸爸一样,犯了“基本归因谬误”的错误。
我一惊:什么是基本归因谬误?
朋友郑重地说:
基本归因谬误是归因理论里的一个现象,是指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通常会倾向于高估个人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
看着我一脸茫然,朋友就继续解释:
你看这位爸爸,他从头到尾,都是在用一系列的情绪性的形容词,如“曲解”、“责怪”、“发牢骚”、“不求上进”、“好逸恶劳”、“无聊低俗”等等。但是这位爸爸没有完整还原事发当时的场景,也没有详细描述妈妈的行为和解释,只是不断地评价妈妈的人品有问题,这就是基本归因谬误——人们常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略当事人所处情境的重要性。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上班迟到了,老板批评你,你会怎么解释?你会解释说是闹钟坏了、地铁安检排队太长了、路上遇到交通管制等等。但是,如果你的手下迟到了,你批评他的时候会怎么说呢?你会批评他: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你这个人的工作态度极不认真,平时懒惰成性,没有责任感,没有上进心。
看到没有,这就是典型的基本归因谬误:
我们很容易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会更多地考虑到情境的因素,但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就会更多地归因于别人的本性。
我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也惊出一身冷汗。
韩愈在《原毁》里写到: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
也就是说,古代的君子要求自己很严格,对待别人很宽容,现在的人则对待自己很宽容,要求别人很苛刻。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真的会犯一些不自知的错误。
人的行为往往不是由本性决定的,而是由情境决定的,但我们在不熟悉别人的情境时,就会一下子跳到对他们本性的判断上。
当我们经常给一个人从本质上下断言的时候,很不幸,这往往会变成强化我们错误认知的自证预言。
也就是说,我们猜忌他们,他们同样猜忌我们,这个梁子就结下,打不开了。
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