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不喜欢变为喜欢?《活法》拆解(020)

2019-01-27  本文已影响2人  刘丽华_b632

R:原文:

“热爱”是点燃“激情”的火把,要成就一番伟业,必须做能够自我燃烧激情的“自燃性”的人,我把它表达为“自我燃烧”。物质有三种类型是:

(1)靠近火就燃烧的可燃性物质

(2)即使靠近火都不能燃烧的不燃性物质

(3)本身就可以产生燃烧的自燃性物质

人的类型也一样,既有无需周围的人要求什么,就自我熊熊燃烧起来的人;也有即使周围给它能量,不知是麻木,还是摆酷,冷若冰霜,一点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性的人。这种人也可以说是有能力,但缺乏热情和激情,多数人最终没有能够发挥能力,生命就结束了。从组织上来看,不燃性的人并不遭人喜欢。自己冷若冰霜就算了,有时这种冷酷还会消耗周围的热情。所以,我经常对部下说:“不燃性的人不必留在公司。希望你们成为自我燃烧的自燃性人。至少是当靠近燃烧的时能一起燃烧起来。”成事的人是自我燃烧、还把能量传弟给周围的人,他们绝对不是按照他人吩咐、等待他人命令才开始行动的人,而是在指令到来以前,自己率先而为并成为别人的榜样,是富于能动性、积极性的人。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燃性的人呢?如何才能获得自我燃烧的体质呢?其最大且最佳的办法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我曾经这样写道:“从事一项工作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能量能激励自我,燃烧激情。燃烧自我的最佳方法是热爱本职工作。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只全力以赴地去干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的反复中你会更加热爱工作。这样,无论怎样的努力,都不会觉得艰苦,最终能够取得优秀的成果。”总之,“热爱”才是最大的动机,意愿也好、努力也好、成功之路也好,所有这些基础都是“热爱”。“情人幽会,千里也成一里”,“爱好、是进步的动力”,正如这些世代相传的俗话谚话一样,如果热爱,自然而然地产生积极性、作出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进步。在别人看来是千辛万苦,而本人非但不认为苦甚至当做乐趣。因为工作繁忙,我很少呆在家里,所以,附近的邻居担心地对我的妻子及家人说:“您先生什么时候回家啊?”乡下的双亲也曾写信忠告:“这样辛苦工作当心搞垮身体啊。”但是,当时我本人毫不在乎,因为喜爱,既不难受也没有觉得疲劳。实际上若不如此热爱工作就不可能产生如此上卓著的成果。无论哪个领域,成功的人往往是那些沉醉于自己所做的事的人。热爱你的本职工作----这可以说是通过工作使人生丰富多彩的唯一出路。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稻盛和夫先生把人分为三种,自燃型,易燃型还有阻燃型,自燃型的人是别人的榜样,是主动积极的,怎么样才能自我燃烧,还能把能量传递给身边人呢?热爱本职工作是最大也是最佳的办法。如何做到热爱本职工作呢?在我拆解的《改变一切:如何突破个人事业与生活的瓶颈》这本书里面的答案是,你能不能看到、感觉到或是相信本职工作能给你带来美好的未来。在选择现在就享受还是将来付代价,我们通常就是想到现在,不喜欢变为喜欢有个策略,把改变当做游戏,为自己讲一个栩栩如生的好故事,从讨厌本职工作到热爱本职工作需要做的是,改变认知,将工作跟成就感关联。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会投入其中,不难受,也不疲倦,反而享受,《寿司之神》的小野二郎就是其中典范。

A1:描绘自己的相关经验:

身边有朋友说,就是谈不上热爱本职工作啊,每天上班的心情跟上坟一样沉重,怎么破?我记得《社会心理学》有一章节描绘人们从讨厌到喜欢的心理转变过程,人们通常是因为不擅长很讨厌,但如果熟能生巧,持续去做,就可以进入到舒适地带,不会那么讨厌工作,给出策略是,去做,做到熟练为止,到了熟练程度,人们就会不抗拒,此外,给工作找到更深层次的意义,也就是说,使命感的存在,如同李程老师的描绘,人们去做事情有三个动力,第一,安全感驱动,第二,热情驱动,第三,愿景使命感驱动。赋予工作使命感,那么不光是不抗拒工作了,就把本职工作视为生命意义的一部分了,享受其中,也乐在其中。

A2:我的应用,目标和行动: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梳理个人价值观,提炼相关元素,今日阅读《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分享读书笔记,22点前完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