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官方有偿征稿 稿酬200+ 关注公号【河大大】索取约稿函简友广场

阅读,理解吗?

2021-03-18  本文已影响0人  漫读慢笔

小时候的语文课,我们需总结提炼一篇文章或一首诗的中心思想,了解作家诗人的内心欲望。

长大后的论文里,我们需通过比较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从作家们笔下的人间百态提炼出一个人类共同的故事。

然而,阅读是一件事,阅读理解是另外一件事。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是讲述阅读理解的一本超级大体量的书,信息密度大、架构规模大,是阅读类书籍中难得一见的佼佼者(例如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作者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授托马斯.福斯特,他在本书中传授的是一种“阅读语言”,一套常规与模式、规范与准则的阅读文法,利用这套语言,你可以轻而易举的洞察每种文学作品的内涵,洞悉作者的深意与反讽。

文学教授抱怨饱受记忆之苦,每当他们读一本新书,常常觉得“我在哪里见过她来着?”。希腊神话、圣经、童话、圣餐礼,亦或是莎士比亚的戏剧里?在文学教授看来,全世界只有一个故事。

《太阳照常升起》,来自于圣经《传道书》中的一段“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久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处之地。”

《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和《仙后》中那些追寻探索的骑士,都是为了宗教信仰踏上征途。《贝奥武甫》讲英雄战胜恶棍,提到魔鬼格伦德尔是该隐的后代……

请注意,能以此方向对文本进行解读的基础是大量大量的基础阅读,而阅读确实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日本作家赤羽雄二认为,人在30岁之前应该读300本,之后每年读50本书,普通人暂且以这个数量打底。

当然,文学教授也把“工具箱”最简单的第一层交予读者——象征和模式。我们读文本时要多关注人物所处的季节、天气、地理环境等。“雨雪风霜总关情”,想一想《肖申克的救赎》里,男主人公逃出监牢的那一晚是不是瓢泼大雨?这场雨可以看作是一个象征性的洗礼,那个黑夜可以看作是新生活前的磨难。

可以说文学教授并不是通过眼睛来读文学书的,他们会跳到文本所处的历史时刻去理解,此处依然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做背书。

基于工具的应用,阅读更是一件需要想象的事。想看到所有的可能性,就要发挥想象力,将故事进行解读,不然一个故事只是讲某人做某事而已。

所以,我打算从附录的阅读书目开始追那三百本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