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过去幻如烟 (3)

2019-01-27  本文已影响279人  草青青水清清

由于各地群众灾后的生产自救,加上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关心,灾后的生产恢复很快就和我们无关了。我们的种子门市部也命中 注定地沦落成一个街头乞丐一般的角色,无人问津。我白天时常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在柜台上放一本书,随手翻看,想想心思,竟也丝毫也没有想过如何扩大经营的事情,倒是醉心于山水之间。反正日子长,一下班我就骑着车子沿着河向北或向南一路游荡。我显得很轻松,对沿河两岸的精致很专注。蔬菜公司往北去的路上的每一棵树,我都应该很尊重地驻足端详打量过。路边有一个碾米厂,不大。我不止一次地眯着眼睛透过满是灰尘的窗户好奇地向内探望,想看看那台碾米机和我们村的 那台是否一样。我很喜欢通向童埠方向那条沙沙的公路,路边有一个小池塘,和我们家后面的那个很像,只是里面似乎长有荷花还是菱角吧。我每次经过都会停下来,凝神静气地陪她片刻。因为热天洗澡不方便,有时候我会带上换洗的衣服,跳进青通河里洗个澡。我实际上不会游泳,只是静静地站在水中,用毛巾蘸水擦去汗 水而已。那是我与这条河最亲密接触的时间了。眼睛沿着河的流向向远处张望,一片远山,很有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自问那是一个什么所在?心底痒痒,便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去看看那山里面究竟是番什么景象。后来恰好我们有个同学分配在那里教书,我还真的约了同学一起骑车沿着东岸的公路一直起到童埠去了,看望同学,也了却了心愿。从那个碾米厂附近有一条向左的岔路,有一段路面几乎与稻田齐平,沿着这条路径直走,就到了一个不是很高的小山去,上坡后打眼一望,几座民房稀疏分布在密密的杉木林中,路几乎是红色的。这条路上应该还有一条通往318国道的小道吧,记得探寻着走过一次,没想到竟从城西边烈士纪念塔附近窜了出来,心里像解出一道很难的方程题似的舒服。

向南,向牌楼方向去,则有更美的山。对于牌楼,我没有涉足,总觉得很神圣。每次回家,听我父亲拉家常,都说我们家过去 曾经在牌楼住过一段时间,后来才搬到西乡去的。我也曾经做过这样的打算但是后来还是放弃了。我怕看到的都是陌生的面孔找不到我们家住过的痕迹而感到深深的 失望。我的两个姑姑都可能因此嫁在了附近。大姑的家就在莲花峰下,有一次去她家,表哥兴致很好,带我爬山。山势很陡,抬头看也有壁立千仞的印象。有了这番 经历,后来不管是去哪个山游玩,总是和这个山峰比比呢。我自认为过了笔架桥(是这几个字么?)向山里去的风景很美。如果在桥附近稍停,手持广角相机,找一 个适当的位置,把桥身,桥下的清清流水,几座白白的民房,莲花峰,还有左边的山崖以及山崖下的公路都括进镜头的话,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雨雪雾霭的天气, 都一定能得到一副非常优美的照片,自然,恬淡,虚实调和,山水相宜。如果能有这张照片,我会把她放在相框里,挂在自家的墙上,每天看上一眼,该多好啊!可 惜,遗憾的是,我没能。

我很后悔在那段时间里没有想起来借本青阳县志来看看。作为一个县的首府,青阳县城应当有些遗迹和遗址值得我们去追思和 探究。比如,青阳的经济文化沿革是怎样的?历史上的青阳是否有过周期性的繁华和衰落?如果有,其原因是各个朝代的中央政策,还是区域性的某种经济因素的出 现和消失?当然,这样紧蹙额眉满怀心思地去思考一个县的历史和现实,是需要一个很成熟的初衷的。可是,当时我还象一个肚子里装了一点知识的刚懂事的孩子,虽然开始体会一点愁的滋味,但并没有条件这样抱着一种很实在的情感静静地远距离的去审视青阳。在日复一日无所事事的工作中,只要有点时间,就想找一个地方,去放眼远眺。

这样的寄情于山水的好日子没有持续几个月时间,我就接到县里一纸调令。为配合进行全国性的农村社教,我被抽调到西乡工 作队,进驻庙前镇,进行社教工作。我至今还纳闷,这项工作应当由党员参加的,可我不是党员,怎么会有幸入选了?个中原因,一直未知。西乡这支社教队由卫生 局的一个老领导率领,队员来自好几个不同行业,除了我以外,都应该是在各自单位里很有阅历和见地的领导骨干。庙前镇政府给每个组员安排有住处。因为我家离 镇不远,就要求每天回家住宿,我父亲母亲也当然乐见我如此。这次的社教让我有了机会去看一看一心、石山、玉屏、华阳、双桥和窑西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