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视木心
第一次知道木心,源于他的《从前慢》里的诗句。像读历史上留下的传世佳作——读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非得搞清楚是出自王维的手笔;读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非要知晓是韩愈的创造才肯罢休一样——读到“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我得看看作者是哪位大仙。如此,木心先生便进入了我的视野。
但仅限于此。后来知道了先生的弟子陈丹青。陈先生给我的印象是仗义执言。他有许多真知灼见影响着我,我信赖陈先生的话语。查阅了资料才得知,正是陈丹青把他的老师木心先生带到了大陆读者的面前,他在纽约听先生讲世界文学史讲座,跟着先生进行了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后来陈丹青整理那五年所记录下来的五册听课笔记,遂成一部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的大书。由是,先生才得以与大陆的读者见面。
而我之于木心,此前还没有认真读过他的一点点文字。直到今天,看到了先生的《琼美卡随想录》,遂一个猛子扎进去,体会一种特别的浩瀚无边的博大与唯美,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镇静剂。因为字里行间无不透射出先生走遍了千山万水后的淡定与从容,无不折射出他历经磨难与艰辛后的随性与安然。
先生说,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道其在谦什么。先生此语告诉人们如何辨识生活中的狂人。俗语说“少年自有少年狂”“人不疯狂枉少年”,意谓少年人就该狂妄,但少年人的狂,在于他的无知无畏,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狂,如此说,只是鼓励少年人质疑权威和尊长,遵从内心,敢于做自己而已。狂,往往需要资本,狂妄的人,往往自恃有才,恃才放旷是也。要想让自己的狂像那么回事,还得谦和些。如果一个人只有狂,而没有谦,那将是恐怖的。谦与狂对相而生,狂对外张扬,谦对外内敛,但都是示人的一种技法。在先生看来,谦依附狂而存在,要不然,不狂而谦的人,在谦什么呢?
窥视木心先生说,英雄的失策,美人的失贞,往往在此一瞬片刻,是意识和潜意识界限模糊的一瞬,身不由己的片刻。先生此语讲了一个人人都可能遇到的特殊的时刻——失策、失贞。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境遇?人的品质常常是在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但又常常在无关紧要处形成。这关键时刻是什么时刻?就是先生所说的“意识和潜意识界限模糊的一瞬”,人在这时已不能自已。无关紧要处,则是在有意无意的修炼的时刻,对照着一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业标准,对自己进行的砥砺和雕琢。
先生说,人格即风格。我理解这里风格的概念,用当下烂俗的说法,类似于人设一词。即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做人做事的一贯作风和特点。先生认为从前艺术家的风格,都是徐徐形成的,自然发育,受日月精华,自是潇洒宽松。而今光阴这么快,物质和精神对流激烈,艺术家形不成自己的风格。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职业。有一碗鸡汤说,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问题是在今天茫无头脑的生活里,有多少教师还能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并且能用自己所谓的人格魅力去忽悠少年人呢?恐怕是人格稀缺,魅力全无吧。
先生说,智力是一种弹力,从早到晚绷得紧紧的人无疑是蠢货。此语诛心。匆忙上班的人们,起早贪黑的孩子,时而失业时而有业的民工,天天像行军打仗,狼奔豕突,冲锋陷阵,神经绷得紧的不能再紧了,像在拳台上搏击的拳师,打出一只拳头,就一直这么直愣愣地伸着,勇往直前,这不是蠢货是什么?照先生的意思,而今已进入蠢货辈出的单元,或者叫批量制造蠢货的环节。此言不谬吧。
先生是有着至高造诣的艺术家,他谈及的都是对于艺术的评价或者思考。而我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懵懂孩童,不意间撞进一座艺术的迷宫,流连忘返。妄揣美意,信笔涂鸦,不足以表明我对先生的崇仰之情。
窥视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