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知
2021-0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心有所薯
又一个博士后一跃而下。
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但是很早就告诉自己的孩子一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句话听起来没皮没脸,却可以全然释义“活着”两个字,必须首肯我们所行所为其根本目的是生存。
所谓“赖”,也非字面意义,而是与生活和解。
每个人都必须学会低头,多少人都是在“跪”着生活,记得课本里有篇文章《台阶》,他的父亲一辈子就是想把门前的台阶垫高,用尽毕生努力。
杨绛先生笔下的“老王”,多么末流的人都要有活下去的信念。
谁也不是生就就是贵族,谁也不知道一个人一辈子究竟要争口什么气,总之没有了“生命”这口气,你就是争得全天下又如何?
病理性自杀,也多半源于生活中的巨大压力,积劳成疾,圣经里,上帝最不能接受人类自己了结生命。
耶和华说过:压伤的芦苇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不熄灭。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知道学习的苦与乐,它也同样示人以荣辱与共。
愿自己的孩子,内心像湖海一般宽阔,时刻告诉自己: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其实,活着比什么都难,因为没有永生;但是活着又比什么都容易,只要量力而为。
哪怕全力以赴,却徒劳无功,那没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稍稍给自己一点点Q精神,没有坏处,要脸一定要,面子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