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读书

欲断•难舍•怎离

2017-06-15  本文已影响337人  way菜畦
断舍离

断,是断绝不必要物品进入的渠道
舍,是舍弃不必要物品留存的可能;
离,是我要从混乱世界脱离的决心;

一、背景

在物质匮乏的上一个时代,物质等于生存条件,等于决定下一刻会不会挨饿受冻的标准。记得去年广州的一次台风,严重到需要停课停工。广州人民很惊觉,到处搜刮食品物资。那天下班早,然而去到市场已被扫荡一空。对的,刻在骨子里的基因告诉我们,在野外见到肉就要吃到撑、能打包还要撕多一块肉回去吃。因为或许我们无法知道下一顿在哪里、是蚂蚁还是猪肉。

甚至经历过战争年代的爷爷辈们,聊起这个还使劲跟我们说这种时候要屯多点米在家,不然打起战来有钱都买不到米。很可笑吗?不可笑,这是客观发生过的事实。只是,在这个年代重新发生的概率较低,不代表没有。衍生出来的结果是,无论是否必须,总有人要屯好多东西在家、甚至被说为是垃圾站。我也爱捣腾,家里很多大家看起来没有的东西,但关键时刻改造一下就能奇妙解决问题的东西。

二、 断舍离

然而,2-8原则告诉我们,其实20%的物品就可以满足80%的生活场景。而其他的物品可能一年用一两次,或者是永远不用却不舍得丢弃的。

1. 舍

断舍离,我们要做的第一步不是断,而是舍!

很多人学习很多整理的方法,把各种东西分门别类存放好。确实明确分类了,但是各种收纳箱还是堆满了住所占据了空间。会有两个影响:

  1. 空间:花费大量空间存放,现在房价这么贵,还要用十几二十平方来当储物间?
  2. 时间:整理分类、找物品等需要时间;
  3. 精力:整理分类、记忆、惦念等需要精力;

很多一年才小小用一次的东西,真没必要花“时空力”三样法宝来实现。比如大装修才用的电钻、喜欢但已经旧得不能穿的衣服、买了新的但不忍丢掉的电器,诸如此类的东西都可考虑丢掉。从整理的思考维度转化到直接丢弃,那剩下少量必须的东西不用花很大功夫整理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 断

有了舍的思考,拿在输入的步骤就会考虑,就算这些东西我买了,会不会也很快被我扔掉?今天贪念买了临近过期但很便宜的牛奶,直到过期也喝不完,实际上是值不回这个价的;通过买的批发方式买了一堆马桶刷,最多一年也用两支、其他等着报废,等等。当行动前能预见未来、核算成本与收益,很快就能做出决策——该断当断。

断,不是简单地一刀切,而是多维度衡量获取的必要性。转而将成本投放在性价比高的物品上。而通过舍与断的反馈交互,建立一个动态的反馈系统,用舍来指导断。通力协作后,想必我们能一片清净。

3. 离

斩断欲念,脱离执念
离,是通过断与舍,将自己在充斥物质的生活中脱离开来,进而在意识层面脱离混乱。

很简单一个例子,在到处是打斗的贫民窟长大的孩子更容易犯罪,而在文学世家熏陶的孩子耳濡目染、大概率会更有文学素养。人本身就是因为会学习模范才能这么好地传承文明,而环境是我们第一接触、时刻会学习效仿的第一“老师”。而人的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环境。当我们从物质混乱的环境中脱离来到十分清净的空间,就有更多注意力思考放空。

真如大学时宿舍的氛围不适合学习思考,我就干脆整天在教室、图书馆。当在某一环境下无法让自己能安心做想做的事、或者是自己的能力无法在特定环境下做事,那唯一的办法只能脱离。看过有父母整天在家打麻将吵吵闹闹却要求孩子认真学习的、也看过团队leader毫无规划却要求成员快速成长。很多时候无力改变环境时,只能寻求脱离找寻更好的归宿。

三、关系

1. 物

说到底是欲望、是贪念让我们对越来越多的东西产生依赖。捡便宜、折扣优惠,很多无形的东西加多了我们在某一方面的消费。而实际上,我们原本不需要这么多!我们以为越多的东西给我们,就能有越优质的生活。然而并没有,且增加了心理负担。

2. 人

三种人不舍丢东西:

以上几种类型,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安全。不愿放弃过去的幻想、不愿面对当下的问题、不愿放下未来的负担。反而当下要做的东西被抛弃了,试问这样哪有可能会成功?

四、如何做?

  1. 动机:关注弱关系物品储存的成本、损失;断舍离后无需耗费过多精力管理,更有行动动机;

后记

断舍离不是一种行动,而是一种思维。拨开云雾见天明,是在繁杂的物品、思绪中找寻最为关注重点的一种心态。

人没有了冗杂的事物烦心,自然轻松自在。当自己的心态能调整到只关注当下,只关注与自己有关的,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瞻前顾后、有那么多迷茫焦虑。留下的是纯真,是专注。

断舍离是一种动禅。行动带动灵魂。通过收拾整理、丢弃斩断,找到本真的自我。

当你欲断时,发现有很多难舍的,又想不通怎么去离。那就想想那句老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更多要关注当下自己所思所想。

不要禁锢在过去,也不要受限于将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