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共读第九天
昨晚睡得不早,但是今天起的挺早,并且没有困意,这大概就是心里有事的原因吧,因为今天有晨诵课,并且中午还有共读,共读的思路还没有厘清,心里有点沉。况且下周要上晨诵公开课,还要做讲座,任务有点大,还有一件事,周日晚上有咖啡馆的提问。可能是由于有这些事的驱动,早早醒了,你看,有事了,生命状态就紧张起来了,否则是松散的。那么当一个人有了志向,生命状态会有更大的不同,可见立志之重要。
今天共读的《示弟立志说》,就是阳明先生给弟弟讲立志的。前面学过一篇有关立志的文章,那是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后,在当地兴办学校时,给刚入门学习的弟子定的一个教条。两篇文章结合起来看,忽然就通透了很多。作为学生入门学习,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而学的问题,用洋气的话说,这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是上层建筑,它决定着学习的动力,也决定你的人生走向,也决定生命最终的样态。
这篇文章是阳明先生写给亲弟弟的,所以肯定是恳切的没有虚妄之言的(我这是拿小人之心度先生了,先生对谁都是真诚、关切的)。
先生的弟弟来信问求学的事,先生仍从立志谈起,弟弟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感觉太大了,太虚了,想让先生切记的浅显的说起,这时先生就写了这篇文章。
文中说:夫学,莫先于立志。一句话就说出了学习起点:立志。志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陪用灌溉,劳苦而无成矣。如果不立志学习,就像种下一个没有根的植物,你再浇水施肥,最终是一无所成的。世上的人之所以因循守旧,随波逐流最后成为污下者,是因为志不立的原因。如果想立志成为圣人,成为圣人就是去人欲存天理,去私欲存天理的方法是:“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什么是正诸先觉呢?也就是以一颗恭敬端正态度对待先知先觉者。要带着一颗尊崇笃敬之心去学习先觉者。考诸古训,圣贤教人都是让人去人欲而存天理。
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跟也,水之源也为什么志向对人来说这么重要,因为人的生命有限。通过立志把所有的能量聚焦到一点,不浪费,实现人的最大可能性。立志,就是确定一种生命的姿态,思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立志后,要时时处处问责自己的志向,去掉私欲。
后世大患,尢在立志。确实如此,如果人人立下君子、圣人之志,那将是怎样的一种美好景象。 触动最深还有文章最后一句话:但能实心体之,然后信予言之非妄也。当我们正诸先觉,考诸古训,并多多实践体征。就能明合道妙。今天看《知行合一王阳明》时,阳明先生“致良知“易学易行,可是很多人都走偏了,时时保持警觉,去人欲存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