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展》精华解读
关于作者
斯科特·索南沙因,美国莱斯大学教授,他获奖的科研项目、教学方法、咨询服务已经帮助了《财富》全球500强的管理人员、企业家、专业人士成功解决问题。
关于本书
我们往往不假思索地认为,“获得更多”是成功的关键。个人想要更多的财富,公司想要更多的资源,国家追求富国强军——多就代表成功。但这本书告诉我们,达成目标,不一定要依赖更多的资源,办法可能就隐藏在你手头的资源里,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创造性地使用它们。
核心内容
延展首先是一种习惯,其次是一种能力。要想成为出色的延展者,一共要经历两个难关。第一个难关,是扭转观念,重塑我们的资源观,从崇尚追逐到信奉延展。从物资短缺的远古时代起,追逐资源就是人类的天性,这是我们基因里的默认设置。改变习惯,首先得向本能宣战。第二个难关,是掌握方法。延展就像直觉灵感,它不能靠从外界直接学习获得,而是日积月累的修炼之后,从自我内部生长出来的能力。这本书将告诉你如何修炼这种能力。
前言
有个老师,给学生一人发了一个气压计,让他们去测量一栋大楼的高度。最科学的做法是,分别测量地面和顶层的大气压,然后利用物理公式算出高度。但是这个办法,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得到。有的学生去借尺子,一层层测量,最后把层高加在一起;稍微聪明点的学生去找绳子,把绳子从楼顶垂到地面,然后测量绳子的长度。只有一个学生,既没有去请教物理老师,也没有寻找别的工具。他的做法是,把气压计送给大楼管理员,让管理员直接告诉他高度。
你看,达成目标,不一定要找更多的工具,求更多的人,办法可能就隐藏在你手头的资源里,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创造性地使用它们。
延展两个字,有点类似我们经常说的深耕,也就是垂直发力,把一个资源开发到极致。善用现有资源的高手,在书里被称为延展者,相对应的,那些习惯水平发力,追求额外资源的人,被称为追逐者。注意,这两者并不是反义词,只是观念的优先级不同。延展者并不拒绝追逐资源,他们只是把深耕内部资源的优先级放在了扩展外部资源之上。反过来说,追逐者也一样。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管理学教授斯科特·索南沙因。他认为,延展首先是一种习惯,其次是一种能力,要想成为出色的延展者,一共要经历两个难关。
第一个难关,是扭转观念,重塑我们的资源观,从崇尚追逐到信奉延展。从物资短缺的远古时代起,追逐资源就是人类的天性,这是我们基因里的默认设置,改变习惯,首先得向本能宣战。
第二个难关,是掌握方法。延展就像直觉灵感,它不能靠从外界直接学习获得,而是日积月累的修炼之后,从自我内部生长出来的能力。
接下来,我就从这两个关键问题出发,为你解读这本书。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咱们先来给自己把把脉,说说人为什么会习惯于追逐资源?追逐思维会带来哪些弊端?把这两个答案连在一起,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延展比追逐更有用,也就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重塑资源观。
人为什么会倾向于追逐资源?我们普遍以为,发展就必须要获取更多的资源:要长得更高,就要吃得更好;要变得更美,就得用更贵的化妆品;想把事业做得更大,就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我们对资源的渴望,是出自发展需求。但是在作者看来,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对资源的占有欲,也有非理性的一面。把这些隐藏的真相逐一揭穿,你会发现,你苦心追求的东西,有时未必是必需品。
首先,追逐资源是一种本能,没有任何动机,我们只是单纯地想要得到更多。书里介绍了一个巧克力实验。实验员把一群人组织到一起,让大家回答问题,答对的题目越多,获得的巧克力就越多,但有个限制,赢得的巧克力必须当场吃完,不能带走。在实验初期,题目很简单,每个人都赢得了不少巧克力。实验后期,题目越来越难,参赛者赢得的巧克力也早就超过了他们的饭量,但他们为了赢取更多的巧克力,还是绞尽脑汁,继续答题。
这个道理就跟吃自助餐往往会吃撑差不多,我们明明知道吃多了难受,而且不利于健康,但是,我们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其实是人类的基因决定的。在上百万年前,食物稀缺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不停地捕猎,获取更多的食物。直到一万年前,农耕时代到来,我们才有了稳定的食物源,但是,追逐资源的基因,却并没有退化掉,我们大脑里天然就有多多益善这个默认设置。这些资源真的对你有用么?未必。
其次,追逐资源的心理,源于心理学上的上行社会比较。其中的上行,就是向上行走的那个上行,说白了就是攀比心。就连身经百战,内心强大的运动员也不能免俗。
美国西北大学的几位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2012年的奥运会比赛,他们观察了几十位运动员在领奖台上的细微表情,结果发现,最沮丧的,是银牌得主,而铜牌得主的喜悦程度往往不亚于金牌。因为铜牌得主想的是,至少我做到了,他们注重的是自己已经获得的成果,而银牌得主想的是,我差点就赢了,他们在意的是自己没有获得的成就。
这种攀比的心态,其实源自一个更深层的情感,就是人类的自我评价需求。著名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曾经说过,所有人都想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这是人类的基本倾向。但是,我们无法在与人隔绝的情况下完成自我评价,必须得参照他人,才能感知到自己的位置,比如存款、住房面积、车子价格等等。
一个东西越是容易测量,它就越容易被拿来比较,我们也就越渴望得到它们。简单说,我们先是有自我评价的心理需求,然后有不甘落后的攀比欲,两者共同作用,就使我们对外部资源产生强烈的占有欲。
最后,追逐资源的心理,还源于一种更底层的情感需求,安全感。这并不是说,占有更多的资源,会让人感觉衣食无忧,而是我们在追逐资源的过程中,会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这种掌控感和确定性,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安全感。比如你认为,想更快地完成某个项目,那就要增加人手;你想在工作上有更大的影响力,那就要有个更高的头衔;要挽救一个销量下滑的产品,就要增加营销投入;学校要增加教学成果,就要加强师资力量;要改善你的恋爱关系,那就买个更昂贵的礼物。
总之,在追逐资源的链条上,你会认为,一切问题都有解决方案,每件事都可以通过追加资源来解决。我们会沉浸在确定性和安全感中,不停地追逐资源。
安全感需求,还有刚才说的上行社会比较和本能的追求更多,这是我们面对资源时的三种非理性情感,它们会加强我们对资源的占有欲,去追求一些我们原本不需要的资源。当然,占有更多的资源,好像也没什么不妥,作者真正担心的,并不是资源本身会带来什么危害,而是我们在追逐资源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陷入一个叫做正反馈游戏的思维陷阱。这才是追逐思维带来的最大危害。
正反馈游戏,就是消耗和获取之间,形成了正向激励,消耗的资源越多,你能获取的资源就越多,接下来你为了获得更多,就会消耗更多,直到把所有的资源消耗殆尽。这个解释可能有点抽象,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正反馈游戏最典型的模型,就是早些年的互联网产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互联网产业看重的是增长,只要一个企业能获得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它的估值就会水涨船高。
美国的电子商务网站 Fab 就是一个典型。这家网站成立于2010年,经过了11轮融资,募集到了3亿多美元,然后就进入烧钱模式,开了90家线下分销中心。每当他们花掉一笔钱,公司的市值就会上涨,他花得越多,投资人给他的钱就越多。这家公司市值最高的时候,达到了10亿美元,他们最终的野心,是成为仅次于亚马逊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好景不长,因为缺少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投资人没多久就失去了耐心,纷纷撤资。公司的情况急转直下,很快就没落了。
早期的硅谷,有很多这样的企业,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共享单车。一旦陷入正反馈游戏,你会发现,获取资源比有效利用它们要容易得多,你会在舒适区里流连忘返。随着参与这场游戏的玩家越来越多,你会陷入攀比中,获取资源只是为了超过对手,刷出更强大的存在感,最初的目标,反而被抛在脑后。就像大海上的万吨巨轮,装载着宝贵的物资,却找不到航向。
换句话说,追逐资源或许可以带来短期的奖励,但从长期来看,过度迷信追逐,会让人迷失目标,而且看待资源的方式会变得越来越狭隘。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每种资源的用途是固定不变的,比如回形针只能用来固定纸张,它绝不会成为明信片上的装饰;竞争对手只会对自己的公司产生威胁,而不可能与他们合作;用户的意义只是带来流量,而不是提升产品的口碑。
这些都是追逐思维引发的副作用,也就解释了作者为什么强调,延展比追逐更有效。追逐者的逻辑是,获取更多的资源,等于取得更好的结果,但显然,外部资源是不可控的,一旦正反馈游戏中断,玩家就出局了。而延展者的逻辑是,更好地使用资源,等于取得更好的结果。他们会创造性地使用已有的资源,并且始终秉持清晰的目标,这就意味着,延展者始终占据主动。
以上就是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回答的问题是,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看待资源?追逐资源的冲动,从某种程度上源于非理性的本能,一旦任由追逐思维主导,就很可能陷入正反馈游戏,迷失最初的目标,丧失创造力。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会做一名延展者,学会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的资源。
第二部分
那么,怎么成为一名延展者呢?第二部分,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认为,延展不是一种可以直接从外部获取的经验,而是基于长期锻炼之后,从自我内部生长出来的能力。具体怎么锻炼?作者观察了很多善用资源的高手,总结出了一套方法。这套方法听起来可能有点反常识,但是作者认为,只要坚持,一定有用。
第一个方法,叫做主动放弃,限制自己。提起创新,我们总觉得,它最大的敌人就是约束,创新的土壤应该是自由。但是,作者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为设定一些限制,反而有利于激发创新。比如开发一个新产品,假如先给出明确的预算限制,再着手设计,结果往往比没有预算限制要好得多。因为在有限的条件下,你不得不对现有资源开发新的用法,这个新用法往往更有创造性。假如要什么有什么,可以用新资源来实现新功能,那就根本没必要研究现有资源的新用法,也就谈不上创新了。在以创意为主导的艺术领域,这种规律尤其明显。
有个著名的画家,叫菲尔·汉森,少年时因为神经损伤,留下了一个手抖的后遗症,抖到画不出直线。但是,汉森的艺术生涯并没有画上句号,“既然我只能画出弯弯曲曲的线条,那么我就用它们来作画。”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创造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但是,在小有名气之后,汉森的日子变得富足,他开始追求更好的颜料,更高级的画笔,想用这些外部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结果事与愿违,他发现自己反而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最终,汉森又放弃了高级的工具,并主动给自己设置了更多限制,比如不依靠任何画笔,把颜料涂抹在手上,徒手作画。很快,汉森又找回了灵感,并且获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还被选定为格莱美的官方艺术家。
你可以把这个激发创造力的过程,想象成利刃刺破铠甲。假设每个人的潜能是固定的,当你把注意力分散到很多资源上,你的创造力也随之分散。但当你聚焦在某一个点上,创造力就会凝聚成一把锋利的宝剑,刺破目标。所以,作者认为,主动给自己设置一些局限条件,反而会引导我们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资源。
这是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成为延展者的修炼方法,主动设限。
第二个方法,叫做先当刺猬,再当狐狸。刺猬和狐狸的说法,来源于犹太学者以塞亚·柏林,刺猬指代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他们崇尚一元主义,也就是做某一个领域的专才。狐狸指的是涉猎广博的杂家,他们奉行多元主义,也就是每个领域的知识,都要了解一点。
以往我们都认为,社会需要的是专家。在那本著名的《异类》中,曾经提出过1万小时法则,也就是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大概需要1万小时的训练量。换句话说,你要在某个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把全部精力花在自己的领域。但是作者发现,1万小时法则并不适用于所有领域,它只适用于那些有固定规则的竞技项目,比如曲棍球或国际象棋等。对于没有固定规则的领域而言,1万小时训练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规则总在不断变化。比如互联网、艺术创作、市场营销,想有所作为,光通晓某一个领域的知识是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借助不同的专业背景,从多元的维度审视资源。
比如最近几年特别火的一个职业,产品经理。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专业,产品经理可以不是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他必须什么都懂一点。比如一个互联网产品,它首先是一个技术产物,这就要求产品经理得懂 IT,它同时也是服务产品,这就要求你得懂一点用户心理学,它还要开拓市场,你得懂点市场营销。
作者认为,要想在一个领域内获得更大的作为,要先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知识。但是,你不需要当一只彻头彻尾的刺猬,在对本专业的知识学习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应该调转方向,去涉猎别的领域。其他领域的知识,会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反过头来帮助你解决自己领域的问题。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要想多样性地利用资源,自己得有多样性的知识积累。这是成为一名延展者的第二个修炼方法,学着做一只广博的狐狸。
前面这两条,主动设限和狐狸式学习,属于思考的心法,接下来,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第三个建议,则是行动的身法,叫作放弃计划,即兴行动。也就是在计划不周全,甚至是没有计划的情况下,马上开展行动。
我们一直认为,有效的行动离不开缜密的计划。但是,书里面有个研究很颠覆。有人调查了将近2500家公司,结果发现,这些公司成功与否,和它们是否善于制定计划,两者之间关系并不大。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计划没有用,而是我们高估了计划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计划的本质,就是在精度和速度之间做出妥协。制定计划,是追求行动的精确度,同时,也拖延了动身的时间。在我们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周遭的环境可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制定计划的过程,本身也是储备外部资源的过程,这种心态,也会加深我们对外部资源的依赖。相反,即兴行动,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激发我们创造性地使用现有资源。
书里引用了这么一个故事。一队侦察兵在阿尔卑斯山迷路了,士兵们都很绝望,这时,一个士兵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地图,大家马上根据地图,制定计划,两天之后,他们平安返回营地。
这个故事好像很普通,但注意,接下来才是重点。这张地图,根本就不是阿尔卑斯山的地图,而是另一座山的地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当我们迷路时,什么地图都管用,因为地图能让他们迅速冷静下来,并且马上行动。我们会主动去探查周围的环境,寻找水源,发现身边一切能够利用的资源,这么一来,生存就得到了保障。然后,大家再根据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太阳的方位,光照的角度,来找到正确的方向。
计划的真正作用,在于让团队之间达成共识,并且迅速行动,一旦行动起来,我们就会本能地调动已有的资源。所以,迅速行动的意义,其实是激发我们使用资源的创造力。这是作者给我们提供的第三个修炼方法,培养即兴行动的习惯,来激发我们创造性使用资源的潜力。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内容,怎么成为一名延展者。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两个思考的心法,分别是自我限制和狐狸式学习,还有一个行动的身法,也就是即兴行动。把这三者加到一起,我们的延展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地开发。
总结
到这里,这本《延展》中的精华内容,已经为你解读完了。
回顾一下,我们一共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应该怎么看待资源?追求资源是人类的本能,但过度追逐资源,有可能让我们陷入正反馈游戏,并且削弱使用资源的创造力,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做一名延展者,而不是追逐者。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成为一名延展者?作者给我们提供了三种自我培养的方法,分别是主动设置局限、掌握多元知识和即兴行动。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发现,作者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适合当下环境的思考策略。我们都能感受到,周围正在呈现出两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资源的边界越来越清晰,那些我们以为是无穷无尽的资源,其实是有限的。最典型的就是互联网产业,早些年,公司都在追逐流量,似乎流量红利永远不会结束。但是最近两年,智能手机彻底普及,几乎人手一部,流量资源已经接近封顶了,这就意味着,未来的战场不再是扩张用户规模,而是深耕用户价值。谁能有效地服务用户,解决用户的深层次问题,谁才是未来的赢家。
第二个趋势是,资源红利消失的速度,正变得越来越快。以前,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可能会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比如石油产业、天然气产业。但是互联网时代,一个领域从兴起到没落,可能只需要几年,甚至更短。资源红利的窗口期越来越短。
这两个趋势都告诉我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有效使用资源比扩展资源更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让我们树立延展优先的资源观,并且提供一套自我培养的方法。
最后,跟你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经历。2001年参加高考时,化学试卷里,有一道压轴的大题,很多化学不错的人,都栽了跟头。这道题其实并没有多难,关键在于,解题里有一个步骤,用的不是化学公式,而是物理公式。假如你有兴趣,可以上网查查,我还记得这个物理公式叫盖吕萨克定律。但是,很多人没有想到要运用物理公式,他们还在化学课的知识里寻找答案,结果错失了这道大题。
这段经历恰好验证了这本书的主题,面对难题时,解题方法很可能就在自己手里,你拥有的资源,要比你想象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