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坐下,写,就对了——《写出我心》
逝去之事不可留,
完事三平二满休。
字句人家皆无惧,
一生有爱无尽头。
Accept loss forever
Be submissive to everything,open,listening
No fear or shame in the dignity of your experience, language,and knowlege
Be in love with your life.
曾一度风靡美国各大书店的《写出我心》,是1986年美国作家娜塔莉·戈德堡(Natalie Goldberg)创作出版的作品。娜塔莉当时已经有10年的禅修冥想经验,在一次禅修冥想时,突然悟到禅修冥想和写作训练是有通性的。这本书谈的便是写作,它也谈到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书中所谈有关写作的各点,亦可转而应用在跑步、绘画,或任何你所喜爱并决心在生活中从事的事物上。她倡导“用写作来修行”,使她成为了世界级的写作名师。
娜塔莉在大学毕业之后,先是与三个朋友合伙开了家福利餐厅,直到有一天,她在一家书店前看到《水果和蔬菜》,她惊讶地发现原来煮茄子这样的日常小事也可以来写书,从此,她茅塞顿开,开始决心写自己知道的事情。她认为,在写作这件事上,众生平等——无论你身处何方,来自何等社会阶层,是男是女,皮肤是什么颜色,都可以用笔去表达自己。她给社会上各式各样的群体教授过写作课,包括大学生、喇嘛、嬉皮、修女、劳改犯等,书籍出版后,她更是收到过各行各业的读者来信。
来源于百度图片在本书的第一部分,重点强调在是“总之,闭嘴,坐下,写,就对了”。我们做其他事情都会强调练习,比如要练习学英语、练习打篮球、练习做饭,但对于写作,除了上学时完成老师的要求之外,我们很少去练习。灵感和欲望绝对不会自动来报到,有兴致也好,没有兴致也罢,都得坐下来。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住着2个小人,这两个小人始终缠斗不休:
我不想写。
你给我写。
等一下再写,我好累。
现在就写。
这两个小人都是“我”自己,一个是“有逻辑和有意识的我”,一个是“情绪化和潜意识的我”。就像是化身博士,一会儿是杰基尔博士,一会儿是海德先生。藏传佛教大师创巴仁波切说:「这逢巨大的反对力量时,我们必须保持开放。虽然没有人鼓励我们开放,但我们仍须一层层剥开心扉。」
练习写作亦当如此:我们必须保持开放,信赖自己的身体,聆听自己的心声。活在当下,无所畏惧,开放心灵,当下的状态自会提供主题。凡是在你眼前的,不论是什么,都是一个好的开始。可以是随手抓起的一本书里的某句话,可以是写关于家人的故事,也可以是今天上班路上遇见的某件事,还可以从‘’我记得‘’写起,写很多细微的往事。从这些话题中选一样给你感受强烈的事物,不管感受是正面或是负面的,把它当成是你热爱的事物写写看。用热爱的心态,能写多久便写多久。
来源于百度图片当我们写作的时候,要设定一个时间,可以是十分钟、二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多久都行,但重要的是我们要写完整个时段。
1. 手应当不停地写。(不要停下来重读你刚才写的那一行,那只是在拖时间,并在设法掌控你正在说的话。)
2.不要删除。(那是在编辑你写的东西,就算写出来的并不是你原本打算写的东西,也随它去。)
3.别担心拼错字、标点符号和文法。(甚至别去管是否把字写出了格子,或超出线。)
4.放松控制。
5.别思考,别想着要合乎逻辑。
6.直捣要害。(倘若你写出了可怕或太过赤裸裸的东西,那就一头钻进去,其中说不定蕴藏了很多能量。)
我们平时写作的时候,就是想着太多的合乎逻辑,才发现时间过去了,纸上还是空白一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胡思乱想也会,奇思妙想也罢,总之,闭嘴,坐下,写,就对了。要将经验自意识中筛选出来,需要好长一段时间,娜丽塔把这种经验的筛选称之为“堆肥”。其实这种“堆肥”,就是要让我们不断积累,不断挖掘生命里的有机细节,直到这些细节从杂乱无章的思绪垃圾堆里筛下来,落到坚实的黑土地上,生根发芽。
片桐老师说:「小小的意志力成不了事,必须拿出庞大的决心。庞大的决心并不单单只有你在努力,它意味着整个宇宙都在背后支持你,与你同在──鸟儿、树木、天空、月亮,还有十方。」在堆了许多肥以后,你与星辰、当下那一刻,或饭厅天花板上的水晶吊灯,豁然结盟了,你的身体张开、说话了。一旦你的写作从这堆垃圾和堆肥里开花结果,花朵便会持续且稳定地绽放。
不管我们写什么,只要坐下来写,持续堆肥。了解了堆肥的过程,可以减少我们焦虑。尤其是当看到别人成功而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时,我们无法控制每件事情,连自己要写的东西也掌握不了。这时,我们不能破罐破摔,必须要保持练习,持续堆肥。别人的成功,只不过碰上好时机,比我们先收获罢了。我们这辈子或下辈子也会碰上好时机。没有关系,继续练习吧。
用你的写作占有你想要的任何事物,然后放手,任其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