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写作简友广场

写写身边的人和事

2023-09-22  本文已影响0人  大雁f

几年前,因为生计我去服装厂打了一段时间的工。

服装厂里的工人很辛苦,也很热闹。她们说话做事从不按套路出牌。

她们每天坐在那里干着同一件事情,既要认真又要执着,虽然工资低,她们干得却很起劲。因为在家门口干活,孩子不再留守,陪伴孩子是一个母亲的天性,能给孩子的童年带来快乐和温暖是每个母亲的理想。

女工大多来自各个乡镇,她们没有多少文化,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可她们勤劳能吃苦。她们差不多在城里都买了房,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教育。为了还房贷,男人们出去打工,女人就在服装厂里扎衣服,每天拿着一百多块钱的工资,知足又快乐。她们在领取工资后会领着孩子出去旅游,就在家门口不远的地方。

发了工资她们会买化妆品,买时尚的衣服。有时她们还会在厂子里做买卖,把自家地里的红薯拿来在厂里销售,大枣、核桃、葡萄干,不知道是她们家里的还是从外面批发来的,后来发展到卖化妆品四件套,只要能卖的东西她们都会在车间里销售。

她们很现实,现实得让人瞠目。就连吃过的残渣剩饭她们也会收拾起来拿到家里喂鸡喂鸭。

她们是勤俭持家的好女人,可是她们又有些小毛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们不懂这些,她们会从职工预备的馒头里拿到自己家的电动车上省得晚上自己再买。她们就如鲁迅笔下的“豆腐西施”,那个细脚伶仃的杨二嫂。

她们泼辣、世俗、爱财却又有吃苦精神。老板娘对她们是又爱又恨。

打拼服装行业多年的老板娘是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铁娘子,她为了保持身材,五十岁了常练瑜伽和辟谷,她可以做到七天不吃饭还能精神抖擞地给女工开会,教女工跳舞,她想把她手下的职工调教成有素养,有技术,有追求的新一代女性。

我看到了老板娘的努力。她说,她是职高毕业,刚开始去深圳工作的时候,一个月只有一千五百块钱的工资,她没有人家的工资高,可是她从来不跟人家攀比。

2000年时她和她老公开了自己的公司。为了事业她要孩子很晚。五十岁的时候她的孩子才开始读高一。

她是浙江人,我虽然和她供事很少,始终把她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服装厂里的那些职工是我笔下人物的素材和来源。

我很久没有在那里工作了,不知道现在厂子是什么样子?很想去看看,却又没有时间。写点小文怀念那个时候的日子,我觉得也挺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