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一千二百八十七)

2023-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妙手柯楠
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黄帝曰:天象周旋,转于地下,而地居其上。夫子乃言下者左行,则地之左行为下,得毋否乎?

岐伯对曰:地在人之下,太虚之中,故前有地下之论也。

“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

黄帝曰:地居太虚之中,何以冯附而不坠乎?

岐伯对曰:充天塞地,造化之大气扛举之也。夫此造化之大气,不外风寒暑湿燥火之六节,磅礴冯附于其间。

试即六气之冯附征之:如燥气至,万物必成而干枯;暑气至,万物必长而茂盛;风气至,万物必动而发生;湿气至,万物必润而华泽;寒气至,万物必坚而收藏;火气至,万物必温而畅达。

“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化生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

更即身以验之:人身一小天地,肝肾居下,风寒故在下;心肺居上,燥热故在上;脾土居中,故湿亦在中;独火游行三焦,遍乎上下之间,而无专位可指者也。

然六气虽各不同,而寒统燥湿,暑统风火,将见此寒暑六入之气,弥纶天地。觉太虚虽虚而不虚,而化化生生之机,充周靡间焉。

但六气之化生,不无偏胜。故燥气胜,则地凝而干;暑气胜,则地亢而热;风气胜,则地震而动;湿气胜,则地泞而泥;寒气胜,则地冻而裂;火气胜,则地坚而固矣。

此天之六气运行于地,统乎上下,包括无遗也。非大气之举,历历可冯者而何?帝其详参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