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听书笔记

2020-08-22  本文已影响0人  伊伊_果果

作者认为,情绪并非与生俱来,它也不具有普遍性。情绪不是被激发的,而是由个体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能够通过一些方法,有效地管理情绪,控制情绪。

核心内容

第一,情绪建构论的主要观点都有哪些?为什么说情绪是我们主动创造出来的产物?

第二,在情绪管理方面,巴瑞特教授提出的“情绪建构论”,都会带给我们哪些启发?

一、从情绪建构论的角度出发,我们该怎样认识和理解情绪?

传统情绪观认为: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就能够判断出他此时此刻有着怎样的情绪,这叫做“情绪指纹”。

汤普金实验得出:第一,面部表情的确是可靠的,是可以识别的“情绪指纹”。第二,情绪表现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

巴瑞特教授实验:

1.ps拼接技术,情绪指纹,并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

2.大猩猩玩具吓唬婴儿,情绪表现似乎并没有全世界的普遍性。

人们的情绪表现和社会文化有着更加紧密的关系。

情绪建构论认为,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受到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情绪的产生,有三个关键要素:大脑的预测能力我们身体的内感受,以及储存在头脑中的不同情绪的概念

整个过程是,我们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从而调节自身的系统,产生内感受。当这种预测和感受,与我们头脑中原有的情绪概念相匹配时,便构建出了某种特定的情绪。

情绪建构论的观点:第一,情绪指纹并不存在,每种情绪并没有与之对应的典型的生理反应;

第二,情绪表现不具有全世界的普遍性,你的情绪表现,和你所处的文化环境,以及你的个人经历有着更密切的关系;

第三,情绪的产生,不是被动的,不是被激发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大脑通过预测,主动建构出来的。

二、我们应该如何提高掌控情绪的能力

“情绪粒度”:指我们在不同情况下,区分并识别出自己感受的能力。情绪粒度高的人,能够准确识别并且描述出自己的情绪。

提高情绪粒度的方法:多掌握和情绪概念相关的词汇、体会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学习外语中表示情绪的词汇、创造概念来描述自己的情绪。

让情绪更加稳定和健康的有效做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