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悲观还是盲目乐观:中国最大的悲剧是没有悲剧意识

2020-11-09  本文已影响0人  高高国际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有些书像快餐,便捷、轻松、省时间,却没有营养;有些书像螃蟹,瞟一眼都吓走不少人,更何况还食之不易。然如今爱上螃蟹的人却越来越多,快餐却终究上不得大雅之堂,也不可能满足那些越来越深刻的灵魂。

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命运悲剧……认识悲剧、反思悲剧、避免悲剧……悲剧意识一词对于普通大众似乎很陌生,但是在大师的世界里它却天天出现,王国维、梁启超、尼采、海德格尔、朱光潜、克尔凯郭尔、叔本华……他们都对“悲剧意识”有着共有的洞见,一致认为:一个人倘若先拥有了悲剧意识,反倒才会更加积极、更加主动、更加乐观——对痛苦的思索不能保证幸福,但却可以避免更多不幸。

大师级文化学者程亚林先生所著的《悲剧意识》就是这样一本深度剖析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悲剧问题的种种思考的书,更是一本解析人类的悲剧性与悲剧意识的、严肃的书。它从人性的细致入微处,结合历史大势,用通俗语言讲解了人生一切悲剧的真正主题。从而“启发人发掘悲剧意识中潜含的平等意识、自由意识、博爱意识,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生态度、健康的灵魂”。

书中更是援引了大量近代思想文化名作中的名言金句,经典、精彩,堪称文史哲爱好者不得不收的“恒金美玉”。

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

团圆快乐的文字填完了,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一种满意的观念,绝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绝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绝不能使人起根本上的思量反省。

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本书作者的好友、当代著名哲学家邓晓芒教授在谈到这本书时说:中国最大的悲剧是没有悲剧意识,也就是对于现实悲剧的反省意识。他同时更把具有悲剧意识视为我们“人生的功课”。

悲剧意识看似深奥,但却是人类生命的根基性意识,与生命同时存在。因为人类本性的脆弱、不完美,人的理性和意志就常常处在一种交战中。只有具备悲剧意识,才能使得我们回归到自身,获得属于自身的深刻意识,重新成为自己的中心。

悲剧意识可以使人直面“大死”而“大活”,因而是大勇、大慧和大悟的生命表征。本书所探讨的“悲剧意识”哲学问题,正是关于生命、意志、心灵、矛盾的哲学,复现了作者犀利的思索。是一本解析痛苦的思想之书。

本书从近代以来的百年忧患谈起,透过种种社会历史事件剖析“悲剧意识”本质。作者以其深厚的中文造诣,严密的逻辑,引经据典,用诸多灵光一闪的思想片段,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深刻的思想之门,是一本高端读者不可不读的哲思启示录。

因先进的知识分子对现实中的悲剧性事件、人类悲剧性处境最为敏感,所以作者先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学悲剧、人类悲剧性处境的认识角度切入,深入剖析了从王国维、胡适、鲁迅到朱光潜等大家对悲剧问题的思考,兼及西方传入的相关理论与思潮,另读者渐次深刻而明了地认知悲剧意识。

书中不仅有历史叙述和个案研究,更有笔者的独家思考,辅以大量以历史悲剧为内容而创作的精美画作,得以使人通过对悲剧思想史和相关面的把握,具体又深细地体悟生命的悲剧意识,提醒人们不能再堕入自欺的陷阱,启迪人们对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的思考。

《悲剧意识》深度契合当代人的感触和心理倾向,对于人们矛盾的内心、内里的痛苦可谓是一剂良药。它通过分析当下的人生痛苦,结合西学的启示,让读者清晰认识到:找回生命悲剧意识不一定能予人世俗意义上的幸福,但拒绝正视生命悲剧意识的人在人格精神上必然不幸。不仅挖掘出了潜藏于民族性格中的轻悲剧潜意识范式,也对集体无意识做了历史的回顾和剖析,使读者有机会籍此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改变思维习惯,逐渐成熟心智,进而因“拥有悲剧意识而不会悲观”。

读好书就是读自己,纳高见才能悟真谛!

精装烫金双封面设计,思想的美感与视觉的美感同时呈现,学术书也能美丽时尚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