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和音乐中的叙述——读余华的《文学或者音乐》
无论是不是真心爱好文学,对余华的名字大家应该都不会陌生。他的小说《活着》一直雄踞当当网畅销小说榜首位。对于这样一位作家,我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虽然拜读了他最新的小说《第七天》,但充斥在整部小说里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阴气令我对小说的作者也敬而远之了。再一次接近余华的作品是偶然读到了一篇他论福克纳的文章。他在里面阐述了被他尊称为师傅的福克纳如何影响了他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也许是这篇平实的文章让我突然意识到应该向所有的大师来学习如何写作,所以我决定再一次走进余华的文字,向他学习。
《文学或者音乐》收录的是余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写有关阅读和音乐的论文集和随感。全书分为文学和音乐两部分。我是先从音乐的部分开始阅读的。一位作家写其他作家的作品对他的影响是很寻常的。而谈到音乐对写作的影响,于我而言,更值得期待。我几乎是一口气把音乐的部分读完,但在关于柏辽兹的那段停下来了。可能这部分的内容对我来说还比较艰深。跳过这段后,我把后面的全部内容读完了,这让我加深了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音乐和文字有太多相似的地方了,让我简要地来概括一下:音乐也是一种叙述。不同的叙述方式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让听众在内心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和文字的叙述不同的是,文字面对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而音乐这门语言,相比较而言要精确地多。
音乐作为表达人类情感的工具也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就如同一部文学作品有铺垫,有高潮,有结尾一样,音乐作品也面临在达到高潮之后如何收尾的问题。余华让我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注意一个事实:有时候“轻”比“重”更有力量。他用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和霍桑的《红字》来论证了这一点。
在探讨文学叙述的部分,余华让我们观察大师是如何处理极端心理状态下的写作。杀完人之后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福克纳传授给余华的秘诀在这本论文集中被作者大方地袒露出来。真正的高手使用的方法就是让这个人的心死去,让他的眼睛打开。通过描述人物在极端情况下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动作来反射出他内心的状态。有的时候,恰恰相反,可以通过很轻微的、寻常的叙述来制造一种反差和冲突。在叙述中,没有心理描写是心理描写的极致。这是余华阅读后的总结。
通过这本书,我们还可以了解余华在刚开始写作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在困难中作出的抉择。当然,他并不是直接谈到自己,而是在讲述另一位大师的作品和经历时提及的。可以说,文学的魅力在于,我们总是能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甚至找到自己要走的道路。
斯特林堡在《红房间》里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诗人阿尔纬德·法尔克去拜访一位有权势却蛮横霸道的出版界巨头史密斯。斯密斯对法尔克的诗稿不屑一顾,强行要求法尔克写他布置的选题。法尔克对这个强行加在他身上的选题毫无兴趣,甚至是无比厌烦。但他迫于生活不得不接受这个任务。回去后,他开始像个打字员一样机械地写作,好不容易凑出了七页半却再也写不下去了。最后,他在饥饿的绝境中用仅剩的、连一顿午饭也买不起的钱写了一封回信给斯密斯,退回了强加给他的写作任务。之后,法尔克松了一口气,所有的不适,包括饥饿感都一下子消失无踪了。
余华被斯特林堡的这一笔深深震撼,至今仍然影响着他的写作。因为他也曾有法尔克的类似经历——为了发表,或者说,为了赚钱而写作。他也经历过因为不忠于自己的内心,而让写作这件事变成了一项苦刑。在一个似乎骆驼马上要倒下去的时刻,他把笔扔掉了,决定再也不写这样的小说了,而要让写作永远忠于自己的内心。神奇的事情在现实中也发生了,余华所有的心理包括生理上的不适都通通消失了。
这部论文集带给我一个最大的帮助是训练了我的眼睛、耳朵、大脑和心。原来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就像在音乐中有故事、有色彩,文学中也有音乐和图像。一个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一定要把他所有的官能打开。他要像科学家一样严谨,也要像艺术家一样激情满怀。而伟大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往往都兼具这两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