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帮你看了号称上海最好爵士俱乐部最后的一天演出,很遗憾这将是未
“习惯离别”
开始吧旗下自媒体
这周五,T酱通知你们Cotton Club也要说再见了,3月25日有场最后的演出。
就像说的那样,昨晚我从7点蹲守在门口,直到凌晨两点才撤。
听说show持续到天亮,这样的告别夜,沪上演奏水准一直让人放心的老牌爵士吧Cotton Club对好多人意味着什么,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19:00
Cotton Club门口已聚了一批人,在门口张望,跟朋友在路边聊天,老外尤其多,都是三五好友约着一起的。
T酱想推门进去看看,被服务生告知20:30才能入场。不少吧台座位早就被提前订完,剩下的都只能靠运气了。
站在人堆里,T酱拉旁边的人聊天,发现每人和Cotton Club都有故事。
周先生正在帮女朋友胡小姐拍照,在那面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画报前。胡小姐是爵士迷,喜欢Cotton Club,两人相恋半年一直约着过来都没成形,赶着最后一晚,一定要来看看。
这一家人是台湾太太和上海先生的组合,04年两人谈恋爱,经常来这里约会。
“没生孩子前来的多,后来有了两个小家伙,就没怎么过来了。想着最后一晚,一定要拖家带口来看看。”
这四个小朋友是上海师大的学生, club的年龄比他们的还要大,约好一起来见证这个历史时刻。
这个姑娘独自一人来的,被叫住拍照时,满脸都是笑。
更神奇的是,有个短发姑娘直接拖着行李箱就过来了。上前想给她拍张照时,她说,你拍拍我的行李箱就好了噢。
有位不愿意露脸的老先生说:“98年就来,当时也听不懂,后来慢慢就喜欢上了。这附近全是领事馆,外国人多,这几年倒是年轻人来的多了些”,说完接着感慨,“记忆里的爵士没啦。”
20:00
人越来越多,挤满了门口的大厅。老板Greg现身时,熟识的人一直叫着他的名字,他跟好多人合了影。
20:30
Cotton Club正式开始了最后一天营业。T酱抢到最后排的座,往窗外望去,正对淮海中路路口。
酒吧里早已被挤得水泄不通了,就算是厕所通向舞台的小道,熟门熟路的早就去那里站着了。
Cotton Club所有成员在这个舞台上亮相,旁边人感叹,“坐在台下就像看着青春的流逝,我是从这里开始听懂爵士乐的”。
23:30
人越来越多,看着就像一场永远不会散场的狂欢。
T酱挤不到前排拍照,此处照片来自Alvin
00:20
实在坐不住了,我们越站越靠前,随着整个节奏摇摆呼喊,头一次和T酱来这儿的朋友在耳边低喃:这么棒,真的不应该关啊。
01:30
间场时去门外,都是三两人站着抽烟聊天的,朋友圈里那些说着“今晚见”的人,也在电线杆旁遇到了。
Cotton Club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某年某月某一天,跟谁来,喝了什么酒,大概都记不得了,能记住的,就是高兴,愿意让你下一次再来的那种高兴。
听说那一带都将要拆迁,比再隔几十年能约“老地方见”的朋友逐渐消失更伤感的是,连那个“老地方”都不复存在。
就像Jz Club老板任宇清老任儿在朋友圈说的:
19年前我、coco、傅添翼、章啸露、谢湘铭、张大智从这里(Cotton Club)开始演奏爵士乐…Jz club已经搬过三回家,这将是棉花第一次搬家,在这里想像欧洲或邻居岛国那样不动地儿的做个百年老店看来是不太可能啦,在纽约,巴黎,阿姆有太多开了50年以上的爵士俱乐部,19岁才刚刚进入青年,所以路遥遥其修远兮,坚持到底就是胜利!long life cotton !
说不准,也许就这个夏天就能再相见,谁知道呢。
下一次
约在哪儿听J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