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闹元宵,小伙忙“偷菜”
草多寸/文
老成都人闹元宵,硬是耍得嗨哦,小伙子忙到去心上人家的菜地里“偷菜”哦。
今天是元宵节,全中国从南到北,家家都要吃汤圆过节。今天过了,这年才算过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川北老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今天还必须登高望远,寓意不言自明。那时,不管是政府机关,还是做生意的大小商贩,过了元宵节,也才正式上班。有意思的是,从春节假期完到元宵节,差不多有十天的时间,单位上班都是有名无实,往往只有一两个人在值班,也不办具体业务,纯属应付上级检查,老百姓也自是理解,基本上不会去办事,都等到十五登高后再说,似乎大家都达成了默契,互相理解。
元宵节,全中国从南到北,家家都要吃汤圆过节。不晓得大家是否还记得,几年前,有一款网络游戏风靡全国,几乎人人都在耍,而且有的还耍疯了,用废寝忘食都难以形容。
记起来了吧?QQ农场,一款参与性极强的网络游戏,大家称之为“偷菜”。
不要告诉我,你睡到半夜还爬起来上网去“偷过菜”哈。
到QQ农场里去偷菜,曾是风靡全国的网络游戏。我们都以为“偷菜”游戏是个特时髦的时代产物,其实,我今天要告诉你,“偷菜”可不是你才会玩的,差不多一百多年前,老成都的小伙子们就会耍了,而且还比你诚会玩、耍得嗨呢,因为,他们可不是在虚拟世界里偷菜,而是在活生生的现实中去偷菜,而且还不会因为偷菜被抓起来,被人鄙视。相反,还可能因此促成一段美妙的姻缘。
我有一种直觉,设计QQ农场这款游戏的人一定知道老成都这个民俗的。
清末以来,老成都就开始流行一种民间习俗,现实版的偷菜游戏,那个时候名曰“偷青”。
元宵节晚上,老成都的小伙子如果喜欢上了哪家姑娘,就可以去姑娘家的菜地里偷摘几把青菜。而姑娘发现自家青菜被人偷摘后,便知道有小伙子恋上了自己,心中肯定会充满喜悦和期待。
小伙子把“偷”回的菜先交给母亲并告诉是谁家的,母亲如果也满意这个“未来儿媳妇”,就会用这些青菜煮上一碗阳春面让儿子吃下,以求儿子好运长青、心想事成。年后,父母便会托媒人上姑娘家去说媒提亲。
记到,元宵节晚上,仅此一天哦,过时真的就算偷了。
怎么样?这个风俗是不是很有意思?而且相当的好玩。遗憾的是,这个习俗后来没能延续下来,要是现在还保留这个风俗那肯定巴适得很,至少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旅游项目,比现在成都周边那些区县乡镇天天搞什么这样节那样节的,有创意多了。
这么好的一个风俗为啥子没有流传下来呢?说起原因还真是好笑,这偷菜发展到后来,被大家弄成了一种带有恶意的玩笑,不管喜不喜欢人家姑娘,都去别人家地里偷菜,而且越演越烈。
到民国时期,被一些人利用来结伙偷抢农民蔬菜。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成都各农会联名给四川省会警察局的呈文称:“流氓滥兵……下乡窃取菜蔬,大挑小揩,农民不敢阻止。”请求“出示禁止”。有鉴于此,四川省会警察局不得不“通令各分局一律禁止”。1944年2月7日,随着四川省成都市政府给市农会关于“严禁农历元宵‘偷青’旧习,以资保护农作物”的一纸指令,这个流传多年的习俗戛然而止。
你瞧瞧,好浪漫的一个民间习俗,就这样被这些家伙葬送掉了。
老成都闹元宵的七大习俗:
习俗一:偷青 习俗二:吃汤圆
习俗三:赏灯会 习俗四:打猜么
习俗五:耍冰锣 习俗六:上门送福
习俗七:祈子送灯
元宵节吃汤圆,中国从南到北,一直都有这个风俗。
赏灯会现在也有,不过,现代规模更大,制作的花灯更上档次了。
2019成都·龙泉驿首届客家民俗灯会”落户成都蔚然花海景区。此次活动旨在向世界展现天下客家第一镇的文化和风貌,历史与发展,以及对未来新篇章的展望。“打猜么”就是“猜灯谜”的意思。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了几千年了,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
耍冰锣是老成都小娃娃的一种耍法。头天晚上,打盆水,撒上一点颜色,放一根线,然后放在院子里结冰。元宵节一大早起来,提起自己的杰作——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冰锣,到街上到处耍。
孩子们将自己做的冰锣放在一起比试,看谁做得最好看。上门送福,有的地方现在都还兴这个,不过老成都不是大人去做,而是娃娃们敲锣打鼓,走家串户,为人祈福。说白了,就是娃娃们想挣点红包。
祈子送灯这个习俗有点特殊,主要是新嫁了女儿的人家,在元宵节这天,必买一盏漂亮的台灯和面粉做的小老鼠,送到女儿家,叫做“送灯”,意思是可以多生娃儿。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