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与答

如何面对爱发脾气的老公?(答读者问)

2017-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周美言

老师好,我老公的脾气非常大,生气的时候嗓门大还骂人,有些话非常伤人,我和孩子都很讨厌他这样,他父亲(我公公)也是这样,动不动就骂我婆婆,但他们在外面都是很好的人,很少发脾气,我不知道该如何和他们沟通,也担心我儿子会不会将来也受到影响?


发脾气骂人是一种言语带来的精神暴力。相比社交/工作环境,家庭是一个更私密而安全,在这里发脾气人会较少担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以及相应的后果,所以通常人们在家中会更真实地呈现自己。

家庭,是一所学校,父母是最早,也是影响最深远的老师。我们在家庭(这里的家庭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即我们出生并长大的家庭)中学习如何处理情绪,如何人际互动,如何面对矛盾和冲突等等,这些学习经验会被我们带入成年后的生活,特别是当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想一想我们对待配偶、孩子的方式,有多少是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关的?要么是复制学习,要么是刻意与我们抵触的方式不同,但都深受影响)。

很可能你丈夫从他的原生家庭中学习到了用大嗓门、发脾气甚至骂人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一些情绪和感受(比如不满、失望、愤怒,而更深层次甚至是担心、害怕、无助,因为对很多人,尤其是男性来说,表达愤怒,比表达害怕和无助更容易,从表面上让他们看上去“强大”,而非“脆弱”)。 人们总倾向于在压力下使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即便自己都不喜欢这些方式,比如很多人会在发脾气之后自责后悔)。要想改变得先有所觉察(觉察到自己行为造成的影响,觉察到自己的一些“自动化的反应模式”),然后刻意调整。

而如何与爱发脾气的人相处呢?首先要自我保护,照顾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或减少内心伤害。“你不能阻止波涛,但是你可以学会冲浪”(而不是被浪淹死)。虽然言语伤害也是暴力,但它毕竟和肢体暴力有区别,肢体暴力发生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即便抗争,也可能因为力量等原因承受伤害;而言语暴力是作用于心灵的,而我们的心灵如果足够强大,是完全可以保护自己的。举个可能极端的例子,如果你面对一个精神病人在对你大喊大骂,你会感觉到受伤害吗?(可能你也会有些担心和害怕,但如果你确认你是在安全的情境下,他的大喊大骂可能就让你一笑了之了)。所以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我们听到什么,而是我们对于所听到的东西,赋予了什么意义。

第二,对待肢体暴力,有一个原则叫做“零容忍”,意思是在发生第一次的时候就要清晰而坚定地对这样的行为说“不”。让对方知道你是不接受这样的行为的。(否则的话暴力极大可能会反复发生)。而面对言语暴力,同样需要我们说“不”。有这样一句话——“别人对待你的态度是被你训练出来的。”仔细思考不无道理,关系是互动的,任何一方发生改变,都会让关系发生改变。你说你的公公动不动就骂你的婆婆,如果你的婆婆是一直默默忍受,相当于默认了这样的方式,公公也一直没有机会意识到需要做出任何调整改变的必要。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你“以暴制暴”,虽然不少有力量的妻子,会面对发脾气的老公回击以更强大的火力攻势,这样的后果通常是导致战争的不断升级,而根据常识,交战国的双方,通常都损失惨重,甚至殃及国民(往往是我们的家人,孩子)。

面对有语言暴力倾向的老公,我们需要“知己知彼”。 “知己”是说知道自己在面对语言暴力的时候的回应模式,是默默忍受?是奋起反抗?是干脆置之不理?不同的回应模式带来不同的结果,而这些模式通常也是我们在过去学习来的,如果这些模式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那你需要看到一些新的可能性,而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执着和限制在这“唯一”的方式里。知己也同时包括知道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真正在乎的是什么?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想清楚,才会有行动的方向。

“知彼”是了解对方——爱发脾气的人内心通常住着一个没有被好好照顾过的“孩子”,他们没有机会在过去学习到如何用一种更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真正感受、真正需要。如果我们有机会去聆听去了解,那些“愤怒”下面通常都有一些“伤痛的故事”。

我们讲亲子教育时,说孩子需要一个态度“温和而坚定”的妈妈来支持他们更好更健康地成长。而爱发脾气的人同样需要一个“温和而坚定”的人来带动影响他们,温和不是软弱,而是稳定成熟不被激惹,甚至是对对方内心那些脆弱的部分,负面情绪的看见和接纳。而坚定,来自我们内心对自己的尊重,对暴力行为的清晰say No态度。

如果你可以共情和接纳对方的情绪和感受(对方自己可能都做不到),可以平静稳定地告诉对方你所希望的沟通方式,鼓励对方直接表达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发脾气通常都和期待未被满足相关),而不是用发脾气的方式。如果你们的感情基础仍在,仍然有对关系的承诺,渐渐地,对方会发生改变,你们的关系也会随之改变。

你们现在的小家,正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孩子不见得会长大后继续爷爷、爸爸的模式,但他也正在从父母的互动、关系中学习和收到影响,目前看来可能你是家中最可能起到“转变”带动的那个人,这有挑战、不容易,但可能也非常值得。

如果说过去我们在小时候可能没有机会从父母那里学习到不同的情绪表达和互动沟通方式,而现在我们有机会为孩子创造不同。至少,我们可以去勇敢尝试,这是我们所拥有的机会,也是祝福。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