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精选楚天牧歌简书专辑简书美诗美文汇

带着汉字撞大运(1)

2020-08-16  本文已影响0人  情也

作为中国人,对于我们所使用的汉字是象形文字这一点,除了专家学者外,大多数人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点。看到“山”字,马上就能想到高耸的山,看到“泪”字,马上就想到眼泪从眼睛里流出来。这就是因为汉字的表意性和直观性,让使用者很快就能联想起来。如此,作为承载信息量大的文字来说,汉字是当之无愧的。

在“五四”时期,有一些学者曾推动过汉字拼音化。鲁迅先生就曾经说过,汉字不灭,中国必亡。他十分赞同文字拉丁化。当然这不是批评鲁迅先生,这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个比较激进的想法。而且,有这样想法的人不止鲁迅先生一个。其出发点也是建立在汉字难写汉语难说,不利于广大民众交流基础上的。这就是当时所谓与世界接轨,走拼音化道路。但都没能开花结果。

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围绕汉字的改革,也一直没有停下来过。最记忆犹新的,就是推行简化汉字。最终没有结果,至少是无疾而终。三十多年前,不知道是教委心血来潮,还是个别所谓学者执拗地要推进汉字拼音化,在某些局部,比如我们湖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强推所谓的“拼音整体音节直读”的试验。所谓“拼音整体音节直读”,就是课本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汉语拼音,所有的字、词全部用拼音代替。要让学生看着这一个个音节,能够直接读出来,认出来,并懂得最基本的意思。

那时,女儿刚进小学,其中就有一个班被“荣幸”选中。显然,这样的试验太“神话”了。音还是那个音,字却不是那个字了。老师难教,学生更难学。结果,不到半期便被废除。几乎可以说,就是教育改革的一大笑话。不过话要说回来,汉语拼音还是为汉字的认读插上了翅膀。但要替代汉字,恐怕难以实现。

而说到中国周边的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家,纷纷抛弃汉字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选择了“谚文”和拉丁化的拼音文字。这里面不排除民族独立的成分在里面,但也都认为汉字难认难写。可现在才发现,抛弃汉字,对我们大中华来说,没有多少损失,而对这些国家来说,损失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很多很多的“文明”。

华夏民族几千年的传承至今,不管口语方言多么千变万化,就因为文字的统一,而牢牢地将汉民族以及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幸得没有真正搞汉字拼音化,因为汉字是我们国家团结、统一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最强“工具”之一。

特别是到了今天,汉语、汉字越来越显示出他独一无二的魅力,在促进全球信息沟通、文化交流、以及汉语独有的磁力和魅力,更是让这门语言以及文字,呈现出他的不可替代性和极强的生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