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素质教育堵死了贫寒子弟上升的唯一通道吗?》摘录与反思

2021-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傲雪寒梅香

摘录:

1、如果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只是“锦上添花”地助力于“上层精英”或城市孩子,而忽略了“雪中送炭”,冷落了广大底层的孩子,这样教育不要也罢!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子弟不会钢琴也没有机会拿这个大奖那个金牌,更没有“拼爹”的资本,他们唯一拥有的是勤奋与刻苦,并凭借这个在考场上一分一分地拼,然后走出贫瘠的大山。

2、素质教育包含了应试,且追求应试成绩。因为既然是教育,就必然有考试,没有考试的教育就不叫教育——当然我这里特指“学校教育”。而既然有考试,当然就得应对考试,简称“应试”;而既然有“应试”,自然就得追求尽可能高的考试成绩,包括考上清华北大的成绩。在这一点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是完全一致的。

3、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谈应试和升学率,这没有什么理亏心虚的。有的学校生怕被指责为“搞应试教育”而讳言应试和分数,那是不自信。面对所有学生(而不只是少数“尖子生”)抓升学率不可耻!

4、但素质教育又不仅仅是考试和应试成绩,还有应试和成绩以外更丰富的素养,比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这些虽然都是现行考试制度无法测量的,但很重要,非常重要,相当重要!

5、我们之所以用“应试教育”这个概念,是因为这种教育只追求应试: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这样的教育就是畸形的教育。不少学校的课程直接对着中考高考科目,与中考高考科目无关的,一律不开设,或者仅仅存在于教室墙上的课表上,以应付上级检查。

这样的学校,已经没有教育了,只有“教考”;这样的校园,也没有学生了,只有“考生”。所以我们批评应试教育,不是批评应试,而是批评只有应试。

6、素质教育并非取消考试,相反,没有基于所有学生(注意,我一直强调“所有学生”)原有学习水平提高的考试成绩(当然包括高考和中考),就不是完整的素质教育。

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目的。前者着眼于人的全面成长,而后者只着眼于人的片面而畸形的发展。一个要“全面成长”,一个要“畸形发展”,你说这二者如何“和谐统一”?这个“对立”不是“人为的”,而是客观存在。

有人振振有词地说:“难道应试能力不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吗?”当然是,但如果只培养人应试的能力,这样的“素质”再高,对于一个人来说也是畸形的。

8、只要目中有人,就是素质教育!

再说具体些,所谓“目中有人”,就是把学生当人——全面发展,注重人格、尊重个性、培养创造力,就是有人的气息、人的情感、人的尊严、人的温度……大到一所学校的课程开发、教材建设、评价创新、教学改革等等都要有“人味儿”,小到一位老师在发试卷时不动声色地把角卷上再发给没考好的学生——这个细节正体现出了浓浓却不露痕迹的人情味。这就是目中有人,这就是素质教育。

9、我们不要因为某些学校的升学率高,就说人家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同样追求很高的升学率。这不是关键。关键是教育有没有“人”的含量。

10、我愿意重复我说过的一段话:“不管素质教育的内涵多么丰富,它都指向人的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只要心中随时真正装着‘人’——人的心灵、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未来……而不只是分数,那么你教育的举手投足,时时刻刻都是素质教育。”

11、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可能废除任何考试制度(更别说高考),因为它本身就必然包括了应试,它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必然追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业上尽可能提升,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上升”的通道,包括上清华。

反思:

我觉得有的人之所以会说:素质教育堵死了贫寒子弟上升的唯一通道。究其原因就是有些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没有弄明白。有的学校领导以为素质教育就不抓成绩了,开展好各种活动就行了,导致这样的领导做错了。这样的领导做错了,但是这样的领导还整天说自己搞得是素质教育,所以这个学校的家长就说素质教育不对,堵死了贫寒子弟上升的唯一通道。我想大致情形就是这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