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光《西方经典学习群》读书

走鋼索所需要的善意

2019-03-18  本文已影响4人  思想筆記
本文從個人學習歷程的角度出發,討論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以前看事情沒有自己的體系,常常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

有一度,我相信世界有超越經驗界之上的絕對真理。相信這個很幸福,因為感到有確切感,雖然人不得而知終及真相,但至少是相信有的。可惜,我這個人該說是「深思熟慮」好呢,還是怎樣?我會認真地把一個觀點推演下去,成為我行為的指導方針。相信自己所活的世界不是終極絕對的,造成我有一種不務實的態度:反正現在這些都會過去,今世如何活,好像怎樣都好,不如好好寄望那另一個「真實」的世界。

有一度,我感到每個人所知道的,都受自己的經驗所侷限,而經驗又是如此容易被知覺所攪亂。這世界無所謂真理,沒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這樣的信念讓我活的消極虛無,一來是人生沒有終極的寄託,二來是我所努力奮鬥的一切對別人都將沒有意義,因為那只是我的一家之言罷了。我將隨風來隨風去,一切都感覺無所謂。

有趣的是,我的信念擺盪在極端的兩極,行為模式卻是相似:對活著的當下行為消極,沒有負起此刻自己應負的責任。

當我逐漸對世界懷有更多善意,願意用具體的行動,讓自己、讓自己身邊的人變得更美好,此時,正是我了解康德的契機。

上述我兩極的信念,正好對映到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寫作純粹理信批判時(Critique of Pure Reason),想批判的兩位思想家:

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認為,世界是客觀存在著的,人對它的認識不受主觀評判影響。


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認為,人知道事務的途徑,是通過五感。由此推論每個資訊都受到個體當時主觀經驗的干擾,人對事物的判斷是不確定的,世界上也無所謂事實。


康德批判休謨:

經驗包括智識結構,經驗是按照空間時間因果等概念組織過了。我們對世界的經驗與知性的先驗原則一致。所以我們能有經驗的本身,已經說明我們可能獲得客觀知識。

康德批判萊布尼茲:

知性需要根據經驗到的時空要素來建立,否則將不可證真也不可證偽。我們認識的實體,不是柏拉圖超領域抽象客體,也不是萊布尼茲無視角的單子,而是一易於變化的普通事物。

讀到這,說聲抱歉,短短篇幅我沒有詳細呈現兩位思想家的內涵,也沒有解釋清楚康德的批評。本文志不在此。從我的學習歷程來看,康德誰也不信,是因為他很善良、很有責任感。

他否定「我們不能有任何知識」的論述,就肯定了人可以知道的能力,肯定了人的行為可以帶來貢獻和意義。能力帶來責任,康德否定休謨,是突出了人活著的責任。

他否定「超越人世的絕對知識」,就肯定今生活著的特別價值,我們的知識建立在我們的經驗之上,我們需要詳細的看、考證,不要空想,你不能冀望輕輕鬆鬆有一本「聖經」天馬行空地說什麼就是什麼。求知是辛苦的,人要勤奮才可獲得知識。康德否定萊布尼茲,突出了人活著背負的重量。

康德帶著善意,從兩位哲學家的思想內涵中截長補短,走在一條只有有道德、有善意的人才能走上的鋼索。

我很榮幸可以認識康德。致敬!

2019-03-17


參考資料:
Roger Scruton, Kant: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200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