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也是一种操纵
300天读书打卡第284天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
哲人:下面,我要说明一下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关于以育儿活动为代表的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可以表扬的立场。
青年:不可以表扬?
哲人:当然,同时也反对体罚,不认可批评。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
青年:究竟为什么呢?
哲人:请你考虑一下表扬这种行为的实质。例如,假设我赞美你说:“不错嘛,你做得很好”。你不觉得这种话有些别扭吗?
青年:是的,的确会感觉不愉快。
哲人:为什么感觉不愉快呢?你能说明一下理由吗?
青年:那句“不错嘛,你做的很好”中包含着俯视般的语感,让人不愉快。
哲人:是的,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
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但是如果是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你真了不起”吧。
青年:哈哈,的确如此。
哲人:也就是说用“你真了不起”“做的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间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你刚才提到的训练动物的事情正好象征了一种“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青年:为了操纵而表扬?
哲人:是的,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
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
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青年:这可以表达为“虽不同但平等”吗?
哲人:是的,平等即“横向关系”。
而自卑感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
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