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读书专题周刊06期|如何提高阅读质量?这里有些窍门
卷首语:
《读书》专题周刊第6期和大家见面了! 本期探讨的是如何提高阅读的效率。
成功人士都是喜欢读书的人,这一点无需再举例论证。但我们也看到很多人,一年读书几百本甚至上千本,却并没有取得什么特别的成绩,这是为什么呢?
那种一字不差地将一本书从头念到尾却不经大脑的阅读,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将书上的白纸黑字武装到自己的脑子里去对抗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而不是用来发朋友圈、求点赞。
阅读是有技巧的。很多学者就这个话题写过很多书;读书专题的一些小伙伴,也把自己关于读书真知灼见贡献出来,大家不妨借鉴。
1、九个虫虫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我帮你看完了,精髓都在这里了,从此看书不再枯燥乏味
阅读的时候还是以尽兴为主,没必要刻意停下来做笔记。因为有时候随着剧情的推进,阅读者会完全投入到书籍中,而忘了记录。这时你可以等到读完高潮部分,回过头来再记录其中你认为很好的地方。
如果对书中的内容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就不需要强迫自己必须写出感想来。
读书笔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好的句子段落或者章节,另一种是对某段内容的看法。
等到几个月或者更久后再回过头来重读当时的笔记,会发现很多的惊喜,比如:原来我还读过这本书、原来当时我还这么想过等等。所以要养成重读的习惯。
编者按:读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读完就忘,读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更甚者,读完了问他讲的什么?不知道。
日本人奥野宣之写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方法,能帮助读者更有效地阅读书籍,告诉读者怎么把读过的书转化为自身可利用的知识,或者也可以说是让读过的内容“变现”,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
当然,这本书最主要的是谈做笔记:如果说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想,那么读书笔记的作用就是让自己更有深度。
2、邵筅笙666 :关于阅读,我有几句悄悄话想和你说
像小偷一样学习:先从大量的阅读公众号文章开始,很多的概念被一些优秀的自媒体人,用简洁的语言和方法阐述给你听了;不要排斥任何观点先全盘去接受,就像小偷那样,在别人家里偷东西,看到好的当然都先全部都拿走,能带走的都是好的,回去再慢慢分赃!
像皇帝一样阅读:主题阅读就可以在这个时候登场了。现在你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判断了,接下来的阅读,你要做的是集中和简化!把你需要学习的主题确定好,列出所有有关的书单,一般8-12本左右!在主题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因为是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的,所以很多的内容及概念是有重叠性的,可能只是换一个描述的方法而已,那我们就选择跳过,或者略读来带过!
像傻逼一样坚持:阅读是一件延迟满足的事情,当你看完一本书当下你会觉得醍醐灌顶,但是这仅仅是局限于当下,这种感觉你很难保持长久,所以阅读也不只能单单阅读,更多的需要你,记录,思考,整合,输出!别怕今天的自己坚持的像个傻逼,今天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会成为日后别人的望尘莫及!
编者按: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作者以机智的比喻提出三个阶段:开始阶段培养习惯,广泛阅读,全盘接受,提高认知; 进阶阶段主题阅读,量身定制,懂得取舍,提升效率;持续阶段尝试输出,整合归纳,链接思想,周而复始。
3、豌豆儿的豆 :提升阅读质量,不妨试试这些技巧
读书大概就那么三个阶段,读书前、读书时、读书后。
读书前,要明确目的。带着目的去浏览会更加专注,也更容易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知识。要有时间意识。一个明确紧急的时间节点会让你的大脑绷紧一根弦,时间意识会让你有紧迫感,紧迫感通常会提升你的专注力,而专注的人效率会更高。要用输出倒逼输入。
读书时,想让书中内容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做笔记是个不错的选择。除了传统的笔记方法,大岩俊之还在《实用性阅读指南》里推荐了思维导图,并对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做了详细的讲解。
读书后,要想让读的书都融进你的骨子里,藏进你的气质里,要对照书籍自我指导、对照目标找准差距、将目标转化为行动,再将行动细分去执行。
编者按:擅于阅读的人往往比不会阅读的人成长速度更快,也更容易获得成功。擅于阅读,就是能指够将书上的白纸黑字武装到自己的脑子里去对抗生活中的一个个难题。那种一字不差地将一本书从头念到尾却完全不经大脑的不叫阅读。日本作家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就是这样一本金点子的书。大岩俊之曾经也是一个读书渣,只是因为发现“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就开始了对阅读义无返顾的探索,现在大岩俊之已经是日本有名的独立讲师。
4、Angkon:认知升级:买了很多书,看不过来?你需要对读书认知升级
停留在自己原来的舒适区,就像一个大学生去读初中生的书籍,读得再快,再多,也没有太大帮助。
读书的价值并不在于数量多少,有效的读书是进行认知迭代,让我们进入更高的层次认知。认知迭代,就是精深你对某一事物的认知,拓宽你对某一事物的认知,颠覆你对某一事物的认识。
改变了读书标准,不再让数量来引导我们,也不会去关注有没有读完。读书时,关注从书籍中提炼找到关键的认知,找到那些突破性的知识,
编者按:本文作者介绍了锚定读书法。在我们读书的时,可以先检索下目录,快速浏览书中的大概,明白书主旨,最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带着这个主旨来读书。就像是主动阅读一样,这样就能够非常快速地吸收相关的资讯。
5、燕冬生 :读过就忘?你忽视了复述的重要性
读书如何才能有好心态?至少做到这三点:(1)预设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2)给自己一个任务:复述。(3)设定一个期限:多久内读完。
如何有效读一本书?分以下几步:第一步,读完序言、浏览目录,预设问题。然后,复述!第二步,浏览全书。就是快点翻看,遇到感兴趣或重要的地方,停一下,可做标记。然后,复述!第三步,从头到尾看全书。做一次完整的总结: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解决?具体方案?第四步,找一个人,口头叙述你都学到了什么?如果你讲不出来,就要向对方道歉,或者请人家吃饭等等。对方心里肯定会想,净浪费时间!!!你觉得难为情吗?那么,读书时干什么去了!?第五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复习,复习,再复习。
编者按: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曾对读者提出两点建议。其一,不要对该书等闲视之,大略读过就束之高阁;其二,要把自己当成老师,不仅要吸收,还能做到复述。本文作者借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的两点建议,结合自己的平时体会、课程学习,提出几点建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复述,复述,复述。
6、韩同志 :强力读书法
杨绛在《钱钟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这篇文章中,提到了钱钟书的笔记:
1、他做笔记时间是他读书时间的2倍;2、借的书还掉,买的书送人,只有笔记永久保存;3、凡读书笔记,必有书目和版本及原文页码;4、笔记之外,还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万维钢老师的《用强力研读书》对“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提出了四点要求:
1、清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2、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3、 大量自己的看法和心得;4、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它书或文章的联系。
编者按:本文作者喜欢研究“如何做好笔记”,一直坚持“不动笔墨不读书”。他做笔记的方法是:对于书中精彩的金句或者喜欢的段落,最好摘抄下来,平时多读读,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笔;对于书中觉得有用的知识,不仅是记录下来,还要把它和实际生活的应用场景进行嫁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用这种强力吸收的方法来读书,读一本就要有一本的收获;读完一本书,然后扔掉它,继续前行。
结束语:
本期6篇均为读书专题精选文章,排名不分先后。专题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编辑:金台望道
审核:狐八妹【读书专题主编】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下期不见不散!